卡奴难偿欠款,那一场透支生命的杀戮

时间:2022-08-13 05:37:37

消费技巧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持卡一族一定要切记: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更万万不能的是因偿还欠债而动邪念,切记切记。

“卡奴”,顾名思义,就是信用卡的奴隶,指的是那些受困于偿还信用卡本金和不断产生的高额利息的信用卡用户。据中国银联公布的统计数字,目前我国银行卡持有量已接近10亿张,持卡人中绝大多数为中青年人。据有关部门调查,持卡3至5张的人已不在少数。我国目前出现的“卡奴”可分为三类:因卡太多而管不过来的人;因刷卡消费带来经济压力的人;学生等没有经济收入来源的人。

2008年5月29日,北京市的一对年轻“卡奴”夫妻为了还银行信用卡每月400元的最低还款,犯下故意抢劫罪,28岁的丈夫被判处死刑,27岁的妻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这一极端案例,为“卡奴”们敲响了警钟!

啃老一族,众声反对中的新婚

27岁的冉丽是一个典型的北京女孩,从小在皇城根下长大,有着一点点傲慢,一点点自私,父母百般宠爱,一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模样。中专毕业后,冉丽就一直呆在家里,父母也曾经托人给她找工作,但冉丽都没干多长时间就辞职不干了,整天要么呆在家里上上网,要么出去逛逛街,日子似乎也没有多难打发。

春去秋来,转眼冉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正当父母替她到处张罗对象的时候,冉丽却领着一个小伙子回家来了,说要和他结婚。

这个小伙子叫杨贺星,北京郊区大兴人,比冉丽大一岁。两人认识时间不过几个月而已,但同为都市年轻人,喜好追逐时尚,颇有共同语言,迅速落入情网,于是两人决定玩个更时髦的“闪婚”。

母亲王素敏听到这个消息后,半天没回过神来,好一会儿,她才弄明白,女儿居然要和眼前的这个小青年结婚。这不是胡闹吗?王素敏将冉丽支开,开始审问杨贺星的底细。

经过一番盘查,王素敏得知杨贺星也是中专毕业,而且一直没有稳定工作,四处打工,王素敏心里当下就不乐意。虽然自己的女儿不成器,但作为母亲她还是希望冉丽能够找到一个好婆家,找到一个学历高、工作稳定、条件比较好的丈夫,起码以后她不用担心女儿的生活,可是眼前的这个男孩什么也没有,怎么能让她满意呢?

冉丽不服气:“我们是没有钱,可是我们有爱。有爱我们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妈,您怎么变得这么物质了?您不要因为他穷就看不上他。人家《泰坦尼克》里的露丝不就爱上了一个穷画家吗?”

王素敏生气地说:“那是电影,不是现实的,你以为那船不沉没,露丝和杰克的爱情就能长久吗?就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吗?”

冉丽抛下一句:“您不可理喻!我就要和他在一起,谁也别想拆散我们!”转身跑到客厅拉起杨贺星出了门,剩下王素敏独自垂泪。最终,冉丽和杨贺星还是在一片反对声中结婚了,两人住在杨贺星大兴的家里。靠着双方父母的接济,杨贺星不时找一些零活干着,小两口的生活虽说不宽裕,倒也维持了下来。

2004年4月,冉丽生了一个女儿,生活的压力陡然增大。不久,冉丽嫌住在郊区生活不便,想搬回市中心住,她便抱着年幼的女儿央求母亲替她找一处房子,让母亲看在外孙女的份上帮忙。王素敏虽然一直很生气冉丽和杨贺星的婚事,但毕竟血浓于水,当看到小外孙女那可爱的模样后,心里的气消了一大半,大人能吃得了苦,可是孩子吃不起。

2004年年底,心软的王素敏在小红庙附近为冉丽租了一套房子,把冉丽一家三口接过来居住。因为冉丽和杨贺星都没有工作,她先交了3个月的房租,每月1200元,并且告诉他们:“我已经付了前3个月的房租,以后的房租就要由你们自己来付。不是我爱说你们,你们也是做父母的人了,该懂事了。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孩子的将来着想啊。现在养个孩子多难啊,目前我还能接济你们,但你们不可能一辈子靠我们这些当父母的。明天就出去找工作挣钱!”

刷卡一族,提前消费下的爽快

由于孩子太小,所以冉丽和杨贺星商议,杨贺星先出去找工作,冉丽留在家里带孩子。于是,第二天杨贺星就出去找工作了。但是晚上杨贺星回家时,他没有找到工作,倒是拿回来了一张“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的信用卡。

原来杨贺星路过一个银行时,正巧碰上这家银行正在举行“开卡有礼”的活动,在一个漂亮的推销小姐的极力劝说下,头脑一热的杨贺星就办了一张信用卡。

冉丽见杨贺星出去一天没有收获,嘴上没有说什么,心里却不太高兴,但杨贺星没有觉察出来,反而兴冲冲地拿出一个毛绒玩具逗着女儿,说:“这是今天我办卡送的礼品,怎么样,不错吧。我办了一张信用卡。”

“什么,你装什么样啊?钱没几个还办个信用卡,烧包吧你。”冉丽气呼呼地说。

杨贺星一把搂住冉丽说:“老婆大人,看来你是不怎么了解信用卡的妙处啊!”说完,杨贺星像变戏法一样掏出一瓶高级化妆品,说:“这是不是你一直想要的?”

冉丽惊喜地叫了一声,问:“呀!给我的呀。咦?你哪来的钱买的?”

杨贺星得意地挥挥手中的信用卡,说:“我今天才知道信用卡真好啊。我这张卡可以透支5000元。在北京这个大城市里,没有信用卡你根本就不能算一个真正的都市人!”

冉丽想了想,问:“信用卡好是好,可是我们哪有钱还款啊?”

杨贺星说:“你放心吧,我明天继续去找工作。你要知道,信用卡天生就是让你透支的,透支正是信用卡全部精神之所在。”

杨贺星最终找到了一份卖电器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总算有了一份收入,王素敏知道后也稍稍放了心。有了一份工作后,冉丽和杨贺星再也不担心还款的问题了。尝到信用卡透支的好处之后,冉丽也办了一张信用卡,两人开始充分享受信用卡的用处,当上了潇洒的“刷卡一族”。

起初使用信用卡时,小两口体会到的是一种刷卡的与消费的满足,并为自己拥有一个精明的头脑沾沾自喜。两人用信用卡购买的第一款贵重商品是笔记本电脑。冉丽早就想拥有一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了,她已经看好了一个大品牌的新款,但一直没钱买,现在有了信用卡,冉丽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小两口感觉刷信用卡的感觉太“爽”了,几乎没有花钱的感觉。信用卡大大刺激了他们的消费欲望,很多时候都没法自制,得到了很多超出自己消费能力的物品。而在“提前消费”这一最大的诱惑下,冉丽和杨贺星正进入一场狂热的透支消费大潮中,而由此引发的还贷危机,被暂时的和表面的美丽浮华掩盖了。

不过月底的账单还是让冉丽和杨贺星大吃一惊,怎么花了这么多钱啊,杨贺星那点工资显然差得太远,怎么办呢?两人只好厚着脸皮向自己的父母求救。钱虽然借到了,但两人都挨了一顿骂,灰溜溜地回来了。

小两口愁眉苦脸地凑在一起,杨贺星说:“唉,真是的,你没听见我爸骂我什么,简直太没面子了。”冉丽也说:“是啊,我真不好意思再去找我妈借钱了,早知道要还这么多钱,当初就不买这么多东西了。”

“哼,说得好听,哪样东西你舍得不要?有办法了,我们可以再办几张信用卡,每个银行都办一张卡,这样错开还款日期,还一家银行的钱时就拿另一家银行的钱去还,我听一个哥们说过,他说这叫以卡养卡。”杨贺星兴奋地说。

冉丽一想,虽然这不算一个很好的办法,但至少这样就可以不用再厚着脸皮去借钱了,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了!

于是,冉丽和杨贺星的钱包里塞满了各式各样的信用卡,总信用额度达到了好几万元!这些信用卡都有不同的用途:有专门用来日常消费的,有用来购买类似笔记本电脑等“大件”的,还有用来分期付款买家具的等等。除了吃饭以及到一些小商铺买一些零碎的物品外,冉丽和杨贺星几乎极少有用到现金的机会。到还款的日子时,就挖东墙补西墙,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一个无底洞。

沦为卡奴,透支生命难偿钱款

2006年春天,杨贺星所在的公司倒闭了,欠银行的钱经过利滚利越来越多,小两口的生活又陷入了困境,而银行的催款电话却如阎王爷催命一样,一天十几个,让他们不得安宁。但“是祸躲不过”,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最后小两口不得不动用银行提供的“最低还款”服务,从此掉进了循环信贷的陷阱。日息,月息,本息累计,这些压得他们透不过气来。

2006年4月底,为了还钱,冉丽和杨贺星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到处借钱。可双方家长都让他们伤透了心,说什么也不借钱了,周围的朋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思来想去的冉丽想到母亲的工资卡里存了不少钱,这些钱母亲轻易不会动用。快被银行电话逼疯的冉丽决定铤而走险,她悄悄地将母亲王素敏的工资卡偷了出来,取了46000元钱,一部分存到信用卡里,一部分留着日常生活用。

王素敏很快发现自己的工资卡里少了一大笔钱,到银行一查,是有人从柜台取走的,她怀疑是冉丽取了钱,找冉丽求证时,冉丽也不得不承认了。

王素敏彻底被这个不肖女激怒了,她质问冉丽:“你太让我伤心了,这是我养老的钱啊,我供你吃供你穿,都快被你榨干了,连棺材钱你都不放过!我到底造了什么孽,养了你这么个不成器的东西!从今以后,你休想从我这里拿到一分钱!”冉丽和杨贺星大气不敢出,任凭王素敏训斥。

挨了训后,杨贺星打起精神出去找工作,不久找到一份临时信息员的工作,而冉丽却习惯了呆在家里的生活,不想出去工作,又怕母亲骂,就骗王素敏自己现在在商场卖化妆品。王素敏听了后,没有起疑心,认为两个孩子总算懂事了,于是安了一点心,常常帮他们带孩子。

2006年8月初,银行又催还贷款了,最低还款额是400元,但是小两口的钱加起来只有200多元,根本没有钱还。杨贺星只好找他妈去借钱,但一分钱也没有借回来。

垂头丧气的杨贺星对冉丽说:“现在,只能找你妈去借了。”

冉丽愤愤地说:“我不去,我没那个脸再去找我妈借钱。你一个大男人,怎么这么没出息,当初我真是瞎了眼了,怎么会看上你!”

杨贺星被冉丽的话气得够呛,两人吵了起来。最后,两人都吵得筋疲力尽瘫坐在地上,杨贺星低声骂道:“这日子真不是人活的,把老子逼急了,老子就去抢!”冉丽以为他在说气话,也没放在心上。

2006年8月18日,再次被银行电话逼得走投无路的杨贺星对冉丽说:“银行又催我还款了,姑奶奶,我求你了,求你去找你妈借钱吧!”冉丽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不去!”

杨贺星沉默了一会,说:“那就去抢楼下的小卖部,小卖部每天流水挺大,应该有钱,小卖部的女孩一个人在家,咱们后天凌晨动手抢。你去把门骗开,吸引女孩的注意力,我进去撬锁翻抽屉偷钱。”

冉丽吓了一跳,问:“抢钱?这可是犯法的事啊。要是被那女孩发现了怎么办啊?”

杨贺星咬咬牙,说:“一不做二不休,现在考虑不了那么多了,你想办法骗开门,和她聊天,吸引她的注意力,我进屋撬抽屉,偷完钱就跑,周日去偷。”冉丽想了想便同意了。

8月20日凌晨3点20分,冉丽和杨贺星悄悄出了门。四周一片寂静,两人蹑手蹑脚地来到小卖部附近。冉丽壮着胆子摸到小卖部门前,回头看见杨贺星躲到了南墙附近。冉丽犹豫了一下,但还是举起手来敲了三四下门。

不一会儿,女孩晓芸开灯问:“谁啊?这么晚了,已经睡了,明天再来吧!”

冉丽小声地说:“是我,冉丽,我有急事想打个电话。”

晓芸一听是熟人,便起床打开门让她进屋。小卖部面积不大,中间做了隔断,外边卖货,里边放了两张床睡觉。趁晓芸不注意,冉丽把桌上的电话线拔下来,假装拨了几个号,说要等个电话,晓芸打着哈欠说:“可以。我还没睡醒了,还想躺会儿,你自己等着吧。”说完,便趴着睡着了。

冉丽回过头来,看见杨贺星在窗户外面把手机屏幕摁亮后左右晃动,意思是催她快点动手。再三催促下,冉丽终于狠了狠心,将钳子从手提包中取出,双手举起来用力砸在晓芸后脑勺上,晓芸尖叫着挣扎起来,攥住冉丽的双手手腕,冉丽手中的钳子掉了,两人厮打起来。

躲在外面的杨贺星听到一声尖叫,知道冉丽动手了,便一下子由门外冲进屋里,右手拿刀,左手按住晓芸左侧肩膀,往晓芸后背扎了两三下,但晓芸攥着冉丽的手没松开,一直在叫着,心急如焚的杨贺星怕惊醒了其他人,便捡起钳子照着晓芸的头用力砸了好多下,又拔出刀往晓芸后背、腰部连续扎了几十刀。

一旁的冉丽早已被凶狠的杨贺星吓傻了,她从没见杨贺星那么凶过,一直扎到晓芸身体不动了才停手。然后,杨贺星让冉丽把晓芸耳朵上戴的金耳环揪下来并让她用被子给女孩盖上。杨贺星到外屋去,让冉丽找工具撬抽屉,冉丽从撬开的桌子小抽屉里翻出200元现金,一本内存3200元的工行存折,一张身份证,从桌子大抽屉里翻出一沓一元的现金20多元,从下铺枕头旁边拿走一部蓝色诺基亚直板手机。

冉丽把自行车搬到里间的床垫上,用小卖部的两个塑料盆把脸上、手上、腿上的血洗干净,把灯关了,关上门就走了。

刚刚杀完人的杨贺星竟然像没事人一样,一大早就去帮丈母娘遛完狗,然后他才去上班。

8月20日中午,冉丽打电话告诉杨贺星翻出东西的有手机、存折、身份证,而现金只有200多元钱,杨贺星不禁骂了一声:“真晦气,想不到比我多不了多少钱。你查一下存折能不能取钱。”于是冉丽用抢来的手机拨打95588,咨询忘了密码怎么办。

晚上杨贺星下班回来,问冉丽:“存折能取吗?”

冉丽说:“没有密码不能取。费了半天劲,才这么点钱。都是你,非要去抢,现在好了,还杀了人!”

正烦着的杨贺星吼道:“行了,唠叨什么呢?你当时也没反对啊?还能怎么办?你把现金留着,其他都扔了。”

2006年8月22日21点,晓芸的老乡因找不到晓芸就将小卖部的门撞开进屋,发现晓芸被害。很快,警方发现了冉丽和杨贺星作案的线索,两人于2006年8月23日被羁押,因涉嫌犯抢劫罪于2006年9月29日被逮捕。

2007年8月28日,法院判决杨贺星犯抢劫罪,判处死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冉丽犯抢劫罪,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一审判决后,杨贺星提起了上诉。2008年5月29日,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维持了一审判决,这对年轻的“卡奴”夫妻以悲剧收场。(文中人物为化名)

编后:现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已经普遍接受了“提前消费”的理念。这些生活在经济相对宽余年代的人,崇尚“今天消费明天还账”,所以纷纷拿信用卡消费。可以说,信用卡在某些方面坑害了很多不能节制自己消费欲望的年轻一代。冉丽夫妇为还债杀人当然是一个极端案例。但是,这其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对于持卡者来说,要谨慎消费,毕竟透支后还是要偿还的。

上一篇:柯南:扬起自由旗帜的民族诗人 下一篇:最美的衣服叫"婚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