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查七对制度在DR检查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13 04:00:21

三查七对制度在DR检查中的应用

关键词:DR检查 三查七对 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10-0159-02

三查七对制度贯穿于医疗护理的全过程,是保证病人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1]。有研究表明,有近一半的差错事故是由于不严格执行这一制度造成的[2]。随着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除有病就医外,无病防病、健康体检的人多了,我们DR 室作为医院最基础的辅助检查科室,病人流量也随之增加,每个病人都要经历登记,化价、拍片、洗片、诊断、领取报告这些环节,每个环节的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因而,严格落实三查七对制度对我们进一步完善DR 室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此和同行作一商讨,旨在消除不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1 落实三查七对制度的必要性

影像科作为医院的辅助科室,在规章制度地落实方面远不如临床科室,总认为在这里实施的是辅助检查,不会影响患者的安全。制度上的松懈、思想上的淡化,使DR 室的工作也看似比临床医疗护理工作较为简单。其实病人在DR 室的检查是一个烦琐、复杂的过程,病人持检查申请单前来化价、登记、交款后按顺序检查,医师完成拍片、洗片、诊断后病人的资料归到登记室,病人再按约定时间取回报告,就此完成一次检查流程。在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疏忽大意导致差错事故发生的隐患,不仅影响了病人的诊治,也极易出现医疗纠纷。

我们地处边疆,少数民族患者较多,语言不通是导致不安全隐患不可忽视的一面。比如维吾尔族患者女性叫古丽夏、古丽汗、古丽娜较多,男性叫买买提、塞买提等也不少,有些病人一听叫古丽或是买买提就急着往里进,好在再叫第二名病人时及时发现,将片子对调,否则后果较为严重。另外拍片时,技师一时疏忽左右部位标号搞错也曾发生过几次,报告发至科室,临床医师发现后又及时反馈回来。在发放报告时,也曾有过核对不仔细,将报告单和DR 片搞混至门诊接诊医师发现后才及时纠正。因此,规范DR室的管理,严格落实三查七制度对于杜绝因疏忽大意而致的差错事故非常必要。

2 具体方法

2.1 首先要强化科室人员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理念,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组织学习相关医疗规章制度和三查七对的具体做法。

2.2 医疗常规中规定,三查是指服药、注射、处置前、中、后查,七对是对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我们结合实际工作,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了DR 室的三查七对制度,具体做法如下:三查即预约登记时查,DR 检查前查,发报告时查;七对即对姓名,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体征与申请检查部位是否相符,申请检查部位、方法与实际检查部位和方法是否一致,DR 片与申请单是否相符,发放时诊断报告与DR片是否相一致。

3 DR室三查七对应用的效果

3.1 提高了环节质量,杜绝了事故苗头病人从执检查申请单进入DR室到拿到报告单和DR片的整个流程中,护士、技师、医师严格落实三查七对制度,层层把关,较好地杜绝了叫错人、拍错片、标错左右、发错报告等不安全隐患。尤其是在上午诊疗高峰期,严格的查对制度,良好的工作次序,不仅克服了忙乱的现象,更为病人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打牢了基础。我们曾遇有两名同叫莎依娜的女性患者等待拍胸片,一个是72岁另一个是23岁,当时是名实习医师,只叫名字没有查对年龄,叫年轻者时年老者被家人急忙带入,叫年长者是年轻者进入。出报告时细心的医师发现年轻者的胸片与实际年龄有些差异,主动询问病史,发现了疑问,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及时更正,避免了误诊、错诊。

3.2 减少了开单科室的差错发生率

影像科的工作与临床科室密切相关,我们严格落实三查七对制度,不仅完善了本科的各项工作,又避免了部分科室差错地发生。如一名胸腔积液的患者,行穿刺术后要复查胸片,申请单病史一栏与实际病情相符,但检查部位却是腹部平片,我们当即与相关科室联系,证明是医师一时疏忽大意将胸片开成了腹片。因我们的细心查对,避免了病人一次无辜的X线照射。

3.3 避免了医疗纠纷

任何临床活动甚至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3]。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病人选择就医时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及服务态度也就更加关注,因此与此相关的医疗纠纷也相应增加。我们加强规范化管理,严格三查七对制度,较好地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即保护了自己,又避免了医疗纠纷,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这对科室乃至整个医院的发展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地不断深入,病人希望获得优质医疗护理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规范医疗规章制度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需要不断强化医护人员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应对能力,健全风险管理体制,有效推进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真正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建敏,侯政.加强查对制度的管理[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5:38.

[2] 夏风珍.175 例差错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1994,10(1):36.

[3] 程红群,陈国良,蔡忠羊等.医疗风险管理的探讨[J].医院管理杂志,2003年,181(7):405~406.

上一篇:我国护理人员在职教育课程的设置 下一篇:如何当好外科片区护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