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要时尚还是要实用?

时间:2022-08-13 09:57:26

超薄:要时尚还是要实用?

苹果推出的MacBook Air超薄笔记本电脑再次引起了业界轰动。但是使得MacBook Air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并非技术,而是精巧的设计和叹为观止的软件。MacBook Air让我们看到了电子终端的一种未来趋势――“超薄”。但面对众多的竞争者,MacBook Air的未来却未必是一片坦途。

环肥燕瘦,各有所爱。移动计算领域也在上演类似的剧目。厂商们一方面着力提高笔记本电脑性能,缩短了笔记本电脑与台式机的差距,甚至连屏幕尺寸也能一较高下,另一方面则不断追求轻薄如翼和小巧玲珑的外形。在这方面,索尼曾经走了极端,其于2004年推出的X505一度让人看到了科技的力量,叵耐实用性不强,最终沦为花瓶的角色,未能引起太多的关注。

相比X505,此次苹果在MacWorld上的MacBook Air的确让业界眼睛一亮。MacBook Air突出的特点就是轻薄,其最薄的地方不足1cm。但是这并不说明它真的开创了新时代。从技术角度来讲,使用了13.3英寸屏幕、整体重量超过1kg(并且还没有附带光驱)的MacBook Air,甚至还无法与松下、东芝和索尼的同类竞争产品相媲美,但为什么MacBook Air就独受青睐呢?

全球蔓延的

苹果效应

苹果效应曾消失于上个世纪90年代。但自2000年以后,苹果再一次以主流产品的形象出现在用户眼前,而且产品主要以消费品为主,原来的主业渐渐地被抛在了脑后。iPod的出现,更把苹果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使苹果在新一代人群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应该说,苹果已经从单纯的产品层面上升到了流行趋势的层面。

苹果进入手机领域,则让更多对苹果不了解的用户有了认知,苹果也从纯粹的圈子销售模式变成了大众消费购买的模式。它的用户从苹果的爱好者成了一般无特定偏好和选择的用户。《纽约时报》最近一篇文章着重介绍了iPhone在我国大陆销售火爆的情景,苹果产品的接受程度可见一斑。随着iPhone销量继续攀升,苹果的产品还将渗入到更多角落。iPhone已经成为介绍苹果的一张名片。有了这张名片,反而能够促进苹果电脑的销售。

正是因为苹果的敢做敢当,使得其已经成了同类产品的风向标。一旦苹果有新品面世,便有数不尽的模仿品接踵而来。功能外型相近者不尽其数,颜色模仿已经成为非常初级的模仿手段,即便是iPhone这样的产品,同样有数量众多的模仿者,它们的外形功能甚至基本相当,这些事实都让苹果无可奈何。

这就说明,在技术和设计的层面,苹果的产品并非独一无二,相反很容易能找到替代品。从技术角度看,苹果确实已然变了基调,它不再强调技术,而这也不是它的主攻方向。国外某IT网站的一篇文章就宣称,MacBook Air并非是苹果的创造:Intel为其定制了芯片,我国台湾省的厂家为其生产制造,真正属于苹果制造的就是那个设计出来的外壳,仅此而已。

但问题在于,其他厂家和品牌对苹果的模仿设计,将会面临非常大的风险。作为IT时尚的风向标,苹果的巨大推动力和品牌向心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比拟的。换一家厂商来推广与苹果设计上类似的产品,成功的概率将会小得多。

MacBook Air

喜忧参半

有趣的是,虽然在苹果的各个产品线上都有模仿者,唯独在笔记本电脑上,却没有人向苹果学习。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苹果笔记本电脑的道路偏离了主流方向,另一方面则是模仿苹果电脑的成本太高,而且得不偿失。但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苹果电脑产品系列的确是需要有一个大的革新。

苹果电脑一度备受欢迎。究其原因,一是支撑苹果电脑的除了其设计的精妙外壳之外,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软件;另外一个让苹果电脑风行的很重要的原因则源于苹果聪明地放弃了PowerPC架构,这使得苹果从封闭走向了开放,让很多徘徊在苹果之外的人都接纳了苹果。同样出现的很有趣的情景是,人们基本上都选择再安装一套Windows,商家也同样如此推荐(能够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居然成了苹果电脑畅销的一个因素,苹果是应该高兴还是不得不继续悲哀?)。

从技术角度来讲,苹果的电脑产品确实已经落后了。整体而言,苹果产品不是通过唬人的做法让用户倾心接受,而是用精妙的设计和创新的功能吸引人,在软件上尤其如此。但相比之下,苹果在电脑领域的硬件成果却可谓寥寥可数。现阶段的MacBook已经趋于老化,虽然其造型依然时尚,也有一些十分贴心的小功能,无奈其体积庞大,在用户越来越仰赖手持设备的今天,它们受欢迎的程度已经远远比不上iPhone,更不用说早已家喻户晓的iPod了。因而,无论是用户还是苹果自己,都期望苹果能够在轻薄的机种上做出一些努力,从而让苹果电脑的用户能够体面地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而不是被当成烦恼而痛苦的异类。

MacBook Air可谓排头兵的产品。为此,Intel甚至为它定制了处理器,从而能够缩减PCB(线路板)的尺寸。但有趣的是,Intel的努力似乎有些白费,苹果的内存居然不是用BGA封装的形式,而是使用了传统的TSOP封装,其对空间的浪费要远远超过处理器。现在看来,苹果此举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压缩成本。

这一次,苹果同样没有走在最前列。如同它的超前设计一样,这款MacBook Air不能算最轻薄的产品。在它之前有X505(尽管X505没有什么实用性可言)。MacBook Air同样存在问题:太局限在设计层面,从而省略了一些本来可以方便用户的设计。比如把电池集成在机器的内部,这继承了iPod以来讲究美观的设计,却忽略了可能给用户带来的烦恼。由于电池的寿命相当有限,因而更换电池便成了苹果的收费服务项目之一,而其定价并不低。这就像当头一棒,把很多人的购买热情打入了18层地狱。

此外,有业界人士曾指出:如果单从成本上考虑,Intel单独向苹果提供定制处理器实在不合算,尤其是MacBook Air的初期定量不会太大,这将大幅度提高制造成本。最重要的是,预计仍会有厂商愿意冒着模仿苹果MacBook Air的风险,也在轻薄上做文章,这就难保它们不会撺掇Intel把这个封装普遍化。事实上,Intel已经表示过可能会把这个封装普遍化。那个时候,MacBook Air的心情就未必还会依然这么好。

还有一个问题将困扰MacBook Air:虽然它采用了新封装,但是并没有采用最新的45nm工艺制造。尽管目前的新封装也有助于降低功耗,但对于MacBook Air如此轻薄的电脑,一旦其工作时间稍长,电脑将会热得发烫,为此其实用性也将大打折扣。此外,密封的电池可能还会面临电池的安全性考验,而多数轻薄型笔记本电脑都把电池放在边缘,便于设计和方便更换。从美观的角度看,MacBook Air尽管很成功,但安全性却值得商榷。

轻薄是时尚

轻巧的笔记本电脑尽管为用户所关注,但用户更需要随时能用的笔记本电脑。在这方面,轻薄笔记本电脑还有一个竞争对手――UMPC。UMPC催生了成熟的复杂PCB制造技术。早在X505时代,10层PCB技术就被带入了消费领域。威盛在C7平台上的跟进更表明了多层PCB成本的大幅度下降,这给了超小、超薄笔记本电脑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威盛已经通过nano BGA的封装形式,把具有完整功能的X86系统做在了10cm×7.2cm的PCB板内,因而才有了OQO使用威盛的系统成功推出UMPC的举动。更进一步讲,上游厂家已经为消费者解决了技术和成本难题,即便是用户本身都可能制造出十分轻薄的笔记本电脑产品,甚至是UMPC。日本的一个用户就用GameBoy的外壳,把威盛的Pico ITX的主板塞了进去,从而完成了UMPC的简单DIY。

但轻薄的笔记本电脑却不十分讲究性能。对其而言,电池的延续时间是第一位的要求,而且发热量必须有所控制。目前,这两个方面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MacBook Air可能依然面临这样的困扰。

这样看来,现有的UMPC在一些特性上可能会比超轻薄的笔记本电脑更具实用性。它们的体积普遍更小,容易携带,重量也更轻,屏幕尽管稍小,却也能浏览文字和图片……如果搭配GPS,那么UMPC相比单纯的笔记本电脑实用性将更为明显。最为重要的是,UMPC可以随时待命,随着SSD(固态磁盘)的逐渐成熟,移动计算的确开始进入了口袋。

移动计算的这些特点,倒是救活了一个厂家,那就是威盛。一段时间以来,讲究性能的场合根本没有威盛的位置,它把竞争对手放在了X86主流产品上导致了根本的错误。而最近的C7的定位却非常明确,重心主要是嵌入式的电脑系统以及UMPC。尤其是UMPC方面,伴随OQO第二代的推出,威盛从低谷走了出来,反而在移动计算领域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令人侧目。

有人认为威盛的产品性能过于低下,处理器设计也比较落后,甚至在制造工艺上也无法与一流厂商匹敌。但是在不特别强调处理器性能的移动计算领域,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却不那么地明显。在UMPC领域还有另外一个强悍的霸主――索尼。但是索尼的设计无法与OQO相提并论,虽然其产品性能高出很多,屏幕也更好,但是机器臃肿,发热量也过高,键盘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反观OQO,设计精妙,在威盛的Pico ITX主板的支持下,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尽管性能稍低,但却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考虑到C7设计的缺陷,威盛已经改进了设计,在处理器设计上赶上了时代,提供了乱顺执行、多层待机省电功能等等,使得新一代的处理器能够应付新的处理需求。尤其是移动的影音计算,大尺寸图片的查看和简单处理都将会是这些设备的主要应用范围。

何苦再推MacBook?

与威盛的及时变阵相比,MacBook Air却没有完全跟上这个时代,或者说它并没有领先独特的设计。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苹果曾首倡PDA概念,但是囿于技术约束,这种想法最终无疾而终。现在看来,那个时候的确是太超前了。我们有理由认为,从那个时候起,苹果就应该意识到移动计算这个趋势,而且以GPS应用推动移动计算设备进入新的时代。但是当时这款名为Newton的PDA败于当时的认知条件,加上当时苹果意图通过CD机进入音乐领域的失败,也让苹果缺少移动计算设备的热情,那种隐隐的刺痛似乎时常警醒着苹果不可超越雷池。 这些使得苹果这个开拓者失去了再次开拓的机会,反而是上游厂商的意愿和应用的成熟推动了移动计算的口袋化发展,而MacBook Air推出的时候还是传统色彩浓重的全功能笔记本电脑的模样。

在移动计算产品上,业界很早就有苹果要推出平板电脑的传言,而且对于iPod的走向都一致议论纷纷。有人煞有介事地勾勒出了未来苹果iPod的样子,却事有凑巧地成为了iPhone的雏形,这其中可能就有苹果本身的授意,这种通过爱好者提前的宣传要比广告有用得多。

由此看来,苹果把移动计算的平台下放给了iPhone,而没有单独地继续推广口袋计算平台的计划就很自然了,同时市场需要苹果做出一些改进以提高购买人气。实际情况是,苹果已经把移动计算的平台分化成了iPod、iPhone这样的产品,只不过是没有UMPC这么强大的口袋计算平台罢了。

相应地,苹果也把重心从计算平台向消费和移动转移,从而使其对计算平台的投入热情大幅度下降,导致了在计算平台创新的缺失。我们现在看到,在苹果的专卖店里面,最吸引人的已经不是它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和显示器,而是iPod这样的产品。目前,中关村大量的水货iPhone销售柜台热闹非凡,连苹果的专卖店都未尝如此风光,而苹果的鼎盛时期何尝这么广受追捧?除去iPod、iPhone的销售收入,苹果一年音乐的销售额度就能超过20亿美元,这其实是一个让人羡慕的数字。

由此观之,MacBook Air的推出可能不是一个好消息,反而意味着苹果电脑可能会如同这款产品的名字“Air”一样,将消失在空气中。在当前的电脑行业,苹果已经失去了话语权,它所仰赖的操作系统已经不需要苹果提供载体,多数仰慕苹果的新用户并不是冲着昂贵的硬件平台来的,而是冲着它的操作系统来的。甚至在iPhone这款产品上,其操作系统依旧保持了与MacOS X相似的风格,这却也说明了苹果的优势所在。

从这个层面上说,苹果更应该扬长避短。根据苹果的年度财报,救苹果于水火的并非其传统业务;把苹果推向世人而不是局限在圈子里的,也不是传统的MAC。在iPod已经妇孺皆知,iPhone更是遍地开花的当前,抱残守缺已然不应该是苹果的风格。守住一款看似不算独特的MacBook Air,恐怕于苹果不是一个好迹象。

上一篇:六类最受企业追捧的互联网产品(上) 下一篇:高性能计算“看中”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