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嘴叼着手电巡山

时间:2022-08-13 08:50:18

天黑了,必须用电筒,王祥贵残缺的左臂只能短时间夹住电筒,大多数时候,他只能用嘴叼着――

5月下旬的一天,在酉阳金银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登山步道上,一位残疾人正艰难地用独臂夹着扫帚打扫步道,黑白相间的头发被汗水湿透,散发着热气。

他叫王祥贵,是金银山森林公园的护林员,在这片森林里,他整整度过了22个春秋,前不久被评为“森林重庆”建设标兵。

50岁的他,脸上写着和大山一样的沧桑。

1980年春天,一场意外事故让王祥贵失去双手,只剩下半截左臂。他像一个小孩一样,一切从头开始。

1988年春天,金银山的护林员老了,王祥贵被推选为护林员。那时,这里还不是森林公园,树木稀稀拉拉的,但他从此和这片土地相依为命。

县领导说,2009年,金银山能够申报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王祥贵功不可没――是他用残缺之躯和坚强的意志守住了这片森林。

天黑了,必须用电筒,王祥贵残缺的左臂只能短时间夹住电筒,大多数时候,他只能用嘴叼着。嘴麻了,没知觉了,电筒掉在地上,他就用嘴去“捡”。

夏天山上蚊子多,王祥贵夹起衣服拼命扑打,总有不少蚊子在他身上留下一个个红疙瘩。没手,抓不到痒,他只能背靠树木或石头,在上面磨蹭。他的衣服,都是背部最先烂掉。

经常有人在草丛设下套子套野猪等猎物,王祥贵有时会误入其中。一次,一只细铁丝做的夹子将他绊倒在地。他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嘴脚并用,将铁丝解开。“还好,是细铁丝。”看着鲜血淋漓的脚,他暗自庆幸。

因为掌握不好平衡,摔伤是常事。一次,王祥贵摔进一个土坑,半小时才爬出来。多年来,他已记不清骨折过多少次,他的身上留着一道道伤疤,但他从没因此中断过工作。

在2350公顷树林里,任何一个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山里的每一个地点,他都如数家珍:凉天子、坡盖、刘家堡、大拐、彭家坳、玉柱峰……每个地点的树林特点,都装在他心里。如果山里有一棵树被虫蛀死或者被风折断了,他就要心疼好久。每一年都会有几棵树枯死,他就会难过好几天,然后下山央求人们砍去做标本,送到林业科研部门去鉴定,找到死亡的原因,他才放心。

2009年,金银山申报国家森林公园成功。林中防火隔离通道已打通,县里还专门成立了景区管理委员会。关心这片林的人越来越多,森林的防护工作逐渐提档升级,“独臂”汉子王祥贵再也不用艰难孤独地整日穿行在林中了。但他依然舍不得离开这片森林,主动请求负责林区步道的清扫工作。

林区步道有三公里长,王祥贵坚持两天清扫一次,从未间断。在工作之余,他发现环城路和公园之间的地带有一些空白地,便找来桤木、枇杷、桃树等树苗栽下,仅从今年1月到5月,就植下3000多株树苗。

上一篇:“最牛外科医生”支医记 下一篇:“下水道活地图”任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