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养殖行业发展规模与规模效率分析

时间:2022-08-13 08:02:21

海水养殖行业发展规模与规模效率分析

摘 要:为满足人们对海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在现代海水养殖行业发展中,规范化发展逐渐成为海水养殖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但从当前我国海水养殖行业发展规模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规模效率较低。本文即从海水养殖行业发展规模现状入手,对加快海水养殖行业规模发展与提高其规模效率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海水养殖;规模化;规模效率;发展

中图分类号:S9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113

海水养殖业是人类通过水产养殖技术与设施,根据养殖对象习性与海域条件对海产品进行养殖的一种经济行业,是一种发展海洋水产业的重要途径。我国在海域面积上,处于世界第4位,邻接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域,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且沿海滩涂宽广,在海水养殖行业的发展方面具有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随着人们对海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与海洋生态文明的现实要求,海水养殖行业发展规模化逐渐取代传统粗放式海水养殖模式,对海水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过,当前海水养殖行业发展规模还存在一些问题,规模效率也较低。如何推动海水养殖行业发展规模,提升其规模效率是当前海水养殖业重要课题。

1 我海水养殖行业发展规模与规模效率现状

1.1 养殖规模小,产业集约化程度低

我国海域面积宽广,海水养殖业拥有巨大发展潜力。但我国海水养殖行业在滩涂与20m等深线以内浅海利用率方面分别为20%与0.5%,海水养殖利用率较低,整体规模较小,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从我国海水养殖业整体发展情况看,其中75%为家庭承包制经营方式。在该种经营机制下,海水养殖规模普遍为每户1.33~2hm2,海水养殖连片面积相对较小,养殖成果50%以上采取分散经营,一家一户地分散式海水养殖与经营,对我国海水养殖行业规模发展与规模效益有直接影响。

1.2 经营管理粗放,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水平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水养殖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在开放式与粗放型养殖阶段,突出表现在养殖者缺乏先进海水养殖经营管理理念,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水平较低。从近年来对海水虾类的养殖情况来看,当前在养殖模式上,大部分地区均采取“广养薄收”,这一养殖模式在成分方面相对较低,但在产量、效率及效益方面却并不高。且大部分海水养殖在设施建设上现代化水平比较滞后,数字化技术应用与研发程度低,很多高精器件还需要依赖进口,如水质传感器等,而海水养殖智能控制软件等应用也还处在探索阶段。

1.3 产业化程度低,缺乏完善产业风险保障机制

我国海水养殖业在产业化程度上还较低,当前形成商业化订单经营模式企业还较少,产业链条短,至今尚未出现有代表性的养殖品牌。另外,海水养殖场建设标准普遍较低,在产出能力方面较弱;在渔业良种体系与水产苗种场设施方面还不够健全,规模效率低;在海水养殖技术与理论方面整体还比较滞后,规模化发展过程中环境代价大。与此同时,我国海水养殖产业在风险保障机制上也不完善,渔民和渔船是我国渔业当前主要互保对象,涉及海水养殖业的险种较少,海水养殖户缺乏损失风险保障,而灾后重建因工程期较强,往往需要很多启动资金,导致很多海水养殖难以持续发展,规模发展与规模效率缓慢。

2 推动我国海水养殖行业发展规模与规模效率对策

2.1 推进产业化运营,加快我国海水养殖规模经济步伐

要改变我国海水养殖行业发展规模现状,提高规模效率,就必须加强产业化运营,推动我国海水养殖行业现代化进程。对于海水养殖业的规模发展来说,质量是重要决定性因素,而提升质量的关键在于标准化生产,这就要求我国积极推进海水养殖业标准化生产。在标准制定方面,各级政府与相关行政部门为主力军,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海水养殖标准化的制定,对海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制定和推行。我国海水养殖行业还必须树立品牌化经营意识,需要具备品牌竞争意识,打造高品质的产品与售后服务,实施多样化品牌营销策略,严格控制海水养殖产品质量安全;需要明确发展规模对于品牌竞争的重要性,适当地扩大各项海水养殖规模,借助规模优势提升我国海水养殖行业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我国海水养殖还应推进系列化加工,建立加工基地,对加工产业带不断巩固和提升,促进海水产品加工基地转移到海上等。我国政府部门应为海水养殖规模发展与规模效率提升提供全面的社会化服务与保障,加强海水养殖市场竞争立法,完善其市场体系,健全评估与检测制度,开展人才培训与引进等。通过海水养殖行业产业化运营的实现,拓展我国海水养殖规模经济。

2.2 通过技术创新与工业经营管理理念,提升海水养殖规模效率

要推动海水养殖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我国就必须坚持对相关科学与技术的研发,为海水养殖行业品种选育、饲料、疾病控制、产品深加工等各方面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这就要求我国加强海水养殖技术创新与工业经营管理理念,提升海水养殖规模效率。安全的海水养殖设施、自动化的海水养殖装备与智能化的海水养殖管理等,是海水养殖业规模化发展的基础,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证明。我国应加大对海水养殖技术研发的投入,将国家项目作为导向,在此基础上引导地方、企业资金向海水养殖技术研发方面流入,促进海水养殖技术在投入资金方面的渠道更加丰富化;我国海水养殖行业还应对经营管理体制进行优化,树立工业化经营管理理念。现代海水养殖行业涉及多种行业,如水产、食品、工程以及生物等,我国海水养殖行业可加大对龙头企业及水产企业集团的关注与建立,在海水养殖生产经营体制上积极改变传统家庭承包制,采取综合性生产经营体制,即向“龙头企业+基地+渔户”模式转变,推动海水养殖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不断提高海水养殖行业在生产经营方面的集约化水平。

2.3 完善海水养殖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其规模化持续发展

为了推动海水养殖行业发展规模与规模效率持续性发展,我国应加大对其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设立政府专项引导资金,对海水养殖行业风险投资基金与政策性保险进行发展,为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提供保障。现代海水养殖业相对其他行业来说,具有高技术与高风险特征,企业发展规模成长期风险往往较大,风险投资基金的早期介入,能有力地帮助海水养殖企业快速走出风险,实现进一步发展。我国可对政策性保险进行发展,借助政府信用担保以及资金支持,动员社会对海水养殖风险进行分散,改变面对风险时海水养殖经营者孤立的窘境,这也是推动海水养殖行业规模发展与规模效率提升的重要保障。我国还应加大海水养殖行业中“政保企”对接力度,提高海水养殖行业高科技保险服务质量,对科技保险理赔绿色通道进行建立,对开拓科技海水养殖企业融资保险产品积极探索和开拓,促进海水养殖行业规模化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雨生,房瑞景,乔娟.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6):72-77.

[2]王端岚.中国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2):94-98.

[3]王军,韩家波,王志松,等.辽宁省海水工厂化养殖业现状调查[J].河北渔业,2013(5):45-48.

[4]张成,张伟华,高志平.我国水产养殖业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4(6):38-45.

[5]萍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我国海水养殖业效率测评与提升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21-22.

作者简介:王一笑(1981-),女,本科,工程师。

上一篇:四川自贡塔罗科血橙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下一篇:黑鱼水库底栖动物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