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方法

时间:2022-08-13 04:16:23

浅议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方法

摘要:

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事关政府形象和城市的市容市貌,市政道路的质量关乎到民生利益和安全,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质量控制

近几年来,各地都在大力开展市政工程建设,市政道路工程有许多不同于其他道路工程的特点,这是由于城市道路范围内有各种管线和地下设施需同时施工,城市交通的需要又不允许工期过长,各种城市公用设施、交通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建设,加大了工程的复杂性,经常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通病。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市政道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一)施工环境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城区内的市政道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保证不影响周边居民的出行、不占用较多公共空间、不产生更多生产污染等影响日常生活的要素,施工作业面狭窄。在工程性质方面,由于大多数市政道路为政府出资建设、大修和养护,在噪声污染等方面对市政道路的施工时间、时段都有很大的限制,因此工期往往是需要缩短。所以,对于工程进度安排与工程质量控制之间的关系的把握是首先要值得重视的。

(二)多学科作用对施工质量难度的加大

市政道路不仅仅是道路工程范畴,在实际施工过程之中经常与电力、电信、供热、给排水、煤气等地下管线在不同位置产生交汇, 面对各个专业的学科交叉,面对相对较零散、系统性不强的各项工序,均对市政道路的施工技术及管理人员在各专业技术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施工单位的行为

当前市政工程施工企业行为不够规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招投标工作不规范,违规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施工质量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松懈,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不够完善;运行资金短缺,导致拖欠民工工资和材料供应商货款的现象经常出现,同时也导致工程工期不准确。

(四)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违反《建筑法》的转包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工程质量严重下降;施工不规范,不按要求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低,管理素质不高,质量体系不健全。

(五)人员管理的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作业的大部分都是农民工。他们能吃苦耐劳,要求也不高,但是他们缺乏专业技术训练、专业技能培训、缺乏质量安全意识、缺乏对自身权利的保护意识,也缺乏对市政工程施工工艺的掌握。如何对施工的人员进行有效管理,这也是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可行措施

(一)高标准规划和设计,确定规划设计方案

市政道路施工不但要考虑其承担的交通功能,还要考虑到不与其他项目相冲突。设计时要结合本城市的定位和长远期规划,综合考虑与给排水、热力、电力、燃气、通信等管线的平面布置和互相交叉。因此,要求建设单位及时与设计沟通,对提供的多个设计方案精益求精、优中选优,在诸多方案中确定高水平、高质量的规划设计方案,保证按照最优方案进行施工。

(二)合理的工程计划安排

城市道路各种各样的给排水、电讯、电力、燃气、供热等管线均有统一协调的规划与布置,在市政道路的横断面以下形成有序的管线网络。施工时要遵循先建设安装地下管线而后修建道路工程构筑物的顺序,整个施工过程中不是只有道路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作业。多个施工单位参与,多个分项工程同时进行的联合作业如何配合得当成为了质量保证的关键。同时还要兼顾地面以上不能够阻断交通,合理组织与控制路面交通也是其重要的控制因素。如何在以上叙述的复杂条件下,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利用有限的人力和机械设备,又要保证正常的工程进度,利用多层次、多学科多级的综合性施工进度网络图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动态加强工程计划管理,成为了提高城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制胜武器。

(三)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

对原材料的采购要选择有国家认证的生产许可企业,有一定的技术检验、社会信誉度高的生产厂家,随时掌握材料的质量、价格、厂方的供货情况。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试)验报告及复试报告,并注明使用工程项目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日期、经办签名及原件存放点。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进行复试,复试结果合格方可使用。

(四)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

承担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施工的单位必须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等级的资质,并在证书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承包方在招标、投标工作中,总是有现实或者主观上的财政方面的压力,这就容易在竞争的投标者中,决定并接受低报价的投标人,而这又往往是以牺牲质量作为代价的。因此,要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通过招投标来确定合格的单位进行施工。

(五)提高人员素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和自检体系,抓好各种技术和岗位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达不到岗位要求的人员,不允许上岗。在人员管理方面必须形成职责分明的制度。其次,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保证整个施工过程有章可循,职责分明。

(六)加强施工现场的跟踪检查

开工前检查的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其次,工序交接检查应建立制度化控制,坚持实施。对于关键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组交接检查,以确保工序合格,使下道工序能顺利展开。施工质量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

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市政道路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重视其施工质量的控制。应当从工程进度、工程计划、执行标准、施工技术难点等各繁杂的任何施工条件出发,针对施工生产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问题都要有人负责,有据可查。以人为的主观行为克服并解决自然施工条件的客观困难,加强施工中各环节的质量监督工作就能全面提高在城区中的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上一篇:宁波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高架车站建筑造型与景观... 下一篇:关于高速公路道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