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螺旋CT诊断价值

时间:2022-08-13 03:56:02

胃肠道间质瘤螺旋CT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螺旋CT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2年5月收治并行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20例GIST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 结果 肿瘤发生于胃10例,小肠5例,结肠2例,直肠3例。腔内生长者5例,腔外生长者12例,腔内-外混合生长者3例。肿瘤多呈圆形或类圆形,也可呈不规则分叶形。大多数肿瘤密度不均,内部常发生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动脉期多呈轻到中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更明显,而出血、坏死、囊变区无明显强化。 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这些特征不但对GIST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而且有助于预测肿瘤良、恶性,对预后判断有较好作用。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螺旋CT;诊断价值;影像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b)-0010-03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20世纪80年代初命名的非上皮性肿瘤,以前多诊断为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本病有了新的认识。GIST目前被定义为发生在胃肠道、网膜以及肠系膜上的大多数过度表达CD117和CD34的梭形、上皮样或混合性间叶性肿瘤。对GIST的起源有两种主要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GIST起源于Cajal间质细胞(ICC),另一种观点则认为GIST来源于更原始的具有多潜能分化的中胚叶的间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非定向分化的消化道间叶组织的肿瘤[1-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为GIST患者的临床、螺旋CT及病理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8年1月~2012年5月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0例GIST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8~71岁,平均53岁。临床主要表现为间断性腹胀、腹部不适、腹痛、头昏乏力、贫血、黑便。1例有排尿困难,1例便后滴血,4例患者为偶然体检发现。病程1~15年。

1.2 检查方法

1.2.1 设备与扫描方法 使用仪器为西门子Emotion-6螺旋CT。20例患者均行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患者空腹6~8 h,检查前口服清水800~1000 mL,平扫层厚5 mm,层距5 mm。仰卧位,扫描范围从肝脏至耻骨联合水平。平扫后行双期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以3 mL/s流速将100 mL碘海醇从肘静脉注入,注射后25 s及60 s分别行动脉期及门脉期扫描。所有患者图像均行1.25 mm层厚、间隔1.25 mm重建。5例患者曾行上消化道或全消化道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3例行钡灌肠检查。

1.2.2 图像分析 观察肿瘤位置、生长方式、大小(以2 cm及5 cm为分界)、形态、密度特征(出血与坏死)、强化程度、肿瘤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及有无转移(远处转移、淋巴结肿大)等。

2 结果

2.1 肿瘤的发生部位、生长方式及大小

发生于胃10例,小肠5例(其中,十二指肠2例,空肠1例,回肠2例),结肠2例,直肠3例。肿瘤位于腔内者5例(其中,胃3例,十二指肠1例,回肠1例),腔外12例(其中,胃6例,空肠1例,回肠1例,结肠1例,直肠3例),腔内、外联合生长3例(其中,胃1例,十二指肠1例,结肠1例)。大小1.5~25.0 cm,其中直径>5 cm者8例,2~5 cm者9例,5 cm的肿瘤内多可见囊变、坏死,部分可与空腔器官相通,气体进入肿瘤内,形成气液平面,1例出现肠梗阻。

2.2 螺旋CT表现

肿瘤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者12例、哑铃状2例,不规则分叶形6例。平扫密度均匀6例,CT值为30 Hu左右;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CT值为55 Hu左右,门脉期比动脉期强化更明显4例,CT值为73 Hu左右(图1~7);2例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CT值为80 Hu左右,门脉期密度减低。平扫密度不均匀14例,内部可见明显低密度坏死、囊变区,CT值为15~40 Hu,增强扫描动脉期多呈轻到中度不均匀强化,CT值为20~60 Hu,6例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更明显,而出血、坏死、囊变区无明显强化,其中3例坏死腔与胃肠腔相通时,出现气液平面(图8~10)。肿瘤动脉期部分病灶内或瘤旁可见增粗供血动脉3例(图11~12)。20例患者中有13例病灶边界较清晰,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7例边界不清(1例与腹壁及膀胱粘连,1例侵犯多段小肠、腹前壁)。1例腔内生长者出现肠梗阻征象。半年后复查:1例出现肝转移、1例出现腹膜转移。所有病例均未见肿大淋巴结。

2.3 病理表现

免疫组化显示CD117(+)、CD34(+)15例;CD117(-)、CD34(+)5例。本组病理证实,高度恶性9例,直径4~20 cm,平均为8.6 cm,其中7例>5 cm;低度恶性8例,直径2~5 cm,平均为4.8 cm;良性3例,其中最大直径为2.0 cm,平均直径为1.8 cm。

2.4 影像诊断与术后病理的符合情况

16例术前提示GIST符合率为80%,误诊率为20%(2例误诊胃癌、1例回肠GIST误诊为卵巢肿瘤、1例误诊为直肠癌)。

3 讨论

3.1 临床及病理

文献报道,GIST发病率占消化道肿瘤的1.0%~3.0%[3]。GIST好发年龄为40~60岁,男女发病大致相当[4]。肿瘤可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胃和小肠是最常见的原发部位,其中发生于胃部的占60%~70%,小肠占20%~30%,结肠、直肠等部位约为10%,而胃肠道外型只占2%~3%[5]。本组胃部低于发病率,结肠及直肠高于发病率,可能与样本量较少有关。GIST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与肿瘤的大小、发生部位、肿物与肠壁的关系以及肿物良恶性有关[6]。肿瘤较小时常无症状,往往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肿瘤较大并突入腔内生长时大多表现为呕吐、腹痛及消化道出血,便血,而发生于胃肠道腔外的则主要表现为中上腹部不适、腹部肿块,较少合并肠梗阻征象。病理一般认为GIST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观察是诊断本病的主要病理手段,GIST免疫检查表现为CD117或CD34阳性,而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不表达CD117或CD34,据此可确诊GIST[7]。根据肿瘤大小、核分裂象计数等指标进一步区分良性、低度恶性、恶性。

3.2 螺旋CT影像表现

GIST多呈膨胀性生长,生长方式可分为腔内、腔外、腔内外联合生长,大多数为外生性生长,可高达86%[8]。本组资料显示,影像表现为良性及低度恶性的GIST一般呈圆形或类圆形,无分叶,直径多小于5 cm,其中3例大于5 cm,边缘清晰,密度较均匀,肿块很少坏死,增强扫描肿瘤中度或明显强化,且静脉期强化CT值高于动脉期,仅轻度压迫邻近器官或组织,未见浸润征象。胃肠造影显示腔内充盈缺损,局部黏膜呈受压改变,黏膜连续,未见明显中断、破坏。高度恶性GIST直径多大于5 cm,多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密度不均,边界清晰或不清晰,不清晰者表现与邻近结构脂肪层模糊、消失,可包绕邻近组织,其内可有不规则囊变、坏死灶,肿块黏膜面常见溃疡,溃疡较深时可出现气液平面;增强扫描肿瘤血供丰富,以不均匀强化为主,部分病灶瘤内可见蜿蜒走形的点、条状强化血管或瘤体旁排列成簇的细小血管,门脉期强化更加明显,出血、囊变及坏死区则无强化,有学者认为这一征象提示肿块为恶性可能,本组病例符合。肿瘤大小及坏死与恶性程度有一定相关性。结合本组病例,直径小于5 cm者,密度相对均匀,以良性居多。直径大于5 cm或内部出血者,多提示为恶性,本组病例与文献[9]符合。当发现肿瘤浸润邻近器官或有肝脏、腹膜、肺等转移时,为可靠恶性征象[10]。螺旋CT不但能明确定位,而且对临床比较关注的良、恶性的判断具有一定特征性[11]。

3.3 鉴别诊断

GIST主要应与(1)胃肠道癌相鉴别,胃肠道癌起源于黏膜,胃肠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可见腔内或腔外生长肿块,伴轮廓内溃疡多见,溃疡多不规则,与腔外肿块相通的深窦道少见。增强扫描40 s左右明显强化,而GIST一般在1~2 min达到强化峰值。可伴有肠梗阻,常见淋巴结转移。(2)其次与胃肠道表现为肿块的恶性淋巴瘤鉴别,淋巴瘤多数增强前、后密度均匀,大都为轻到中度强化,可有淋巴结肿大。(3)发生于十二指肠的肿瘤还要与胰腺肿瘤相鉴别,发生于下段回肠的肿瘤有时需与妇科肿瘤相鉴别[12]。(4)平滑肌源性和神经源性肿瘤:两者影像表现极为相似,鉴别困难,确诊依靠病理学结合免疫组化检查。巨大GIST向腔外生长时,因起始部较小,挤压周围脏器,与邻近组织分界不清,当未能见到与胃肠壁相连时容易造成误诊,这时需加用薄层放大观察及三维重建技术,细致观察肿瘤密度及强化方式、是否与胃肠壁有关,邻近肠壁有无增厚,有无消化道梗阻征象,有无淋巴结肿大等进行鉴别。

3.4 治疗及预后

目前认为无论良性、低度恶性及恶性GIST都具有恶性倾向,一旦发现,都应及时手术治疗[13]。GIST术后易复发,对于高度危险者术后2年应加强检查。本组有2例6个月~2年复发。转移瘤极易囊变坏死,囊变的环壁增厚或出现结节状强化且结节不断增多,即使直径没有改变,也高度提示复发倾向,应提醒临床改变治疗方案[14]。单纯手术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靶向治疗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已经成为一线的治疗方案[15]。有资料显示,复发转移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未服用者。

综上所述,因GIST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根据其发生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程度、肿瘤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特点可以对肿瘤进行定位及定性诊断,同时能对肿瘤生物学行为进行推测,为临床提供较高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Dow N,Giblen G,Sobin LH,Miettinen M.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differentialdiagnosis[J].Semin Diagn Pathol,2006,23:111-119.

[2] 郑育聪,李健丁,张瑞平.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1):49-65.

[3] 但汉彬,李智慧,翟昭华,等.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进展[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24(2):177-181.

[4] 郑国良,周雁玲,顾仰葵.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1(9):32-34.

[5] 陈金才.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5):79,81.

[6] 黄国民,涂瑞芳.胃肠道间质瘤的CT征象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1):78-79.

[7] 侯英勇,朱雄增.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发生及命名[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0,29(3):453-454.

[8] 金元贞,舒荣宝,张正方,童贤周.18 例胃肠道间质瘤的MSCT诊断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国CT和MRI,2011,9(1):63.

[9] 张世科,关天明,成官迅.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CT诊断[J].中国CT和MRI,2010,8(1):55-57.

[10] 冯春霖,杨川宁,韩发银.17 例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9):1009-1010.

[11] 谢墩水.胃肠道间质瘤螺旋CT的诊断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5):569-570.

[12] Miettinen M,Sarlomo-Rikala M,Lasota J.Gastrointestinalstromal tumors[J].Ann Chir Gynaeeol,1998,87(4):278-281.

[13] 牛尚浦,魏渝清,王庆春.胃肠道间质瘤螺旋CT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8,23(2):165-168.

[14] 李艳伶.胃肠道间质瘤CT的诊断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 25(1):71-72.

[15] 钟广俊.胃肠间质瘤46例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2012,38(2):158-160.

上一篇:蓝参降脂方对高脂模型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下一篇:羧甲基壳聚糖对变形链球菌表面疏水性及黏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