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社会对律师执业活动的监督和保障机制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13 03:38:43

关于完善社会对律师执业活动的监督和保障机制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律师执业活动;监督;保障

加强全社会对律师职业活动的监督和保障,健全律师行业监督和保障机制,为律师诚信执业创造良好条件。在这方面的具体建议是:

一、完善法制保障机制,积极推动相关立法,进一步优化律师诚信执业的立法环境

律师管理机关应建立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司法解释等形式推动对《律师法》和一些程序法中关于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加以细化,使相关规定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重点解决调查取证难等问题,为律师行使诉讼权利提供必要条件,消除刑事诉讼中有碍控辩双方权利平衡的现象。实行证据展示制度,保障律师的阅卷权。同时着力解决律师在整个司法架构中的角色定位、功能作用和制度安排,在法律框架内保持律师工作的独立性,发挥律师在维护司法公正、促进司法民主和提高司法效率中的应有作用。

二、完善司法监督和保障机制

律师管理机关应着力建立和完善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协调机制,进一步推进司法机关对律师诚信执业的监督和保障。首先,进一步规范和约束律师与司法人员关系。在《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使该项规定真正落到实处。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律师违法执业行为对司法的不当影响和干预,维护司法公正,也有助于建立公平的律师竞争秩序,防止委托人对律师执业能力的错误判断,正确选择律师。其次,加强与司法机关的工作联系,畅通司法机关对律师执业信息的反馈渠道。可以通过《律师执业信息反馈表》等形式了解律师在诉讼中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违法违纪律师进行查处。

三、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建立司法行政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的协调机制,加强行政机关对律师诚信执业的监督和保障

第一,加强与行政机关的工作联系,与相关行政部门联合制定相应规章,防止行业壁垒对律师开展正常业务,特别是开展非诉讼业务的影响。第二,畅通行政机关对律师执业信息的反馈渠道,可以通过《律师执业信息反馈表》等形式了解律师在执业中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等情况。第三,会同税收部门改革和完善律师税收政策。根据律师行业的特点,确定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合理税负。完善律师事务所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形成有利于律师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会同物价管理部门完善全国统一的律师收费准则。第四,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机关以及保险机构针对律师行业的特点,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广泛征求律师意见的基础上,完善律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制定符合律师工作和生活实际的律师业施行“三险一金”制度的具体办法,切实解除律师生存的后顾之忧。第五,律师协会应会同保险机构进一步推行律师执业责任保险制度,使律师由于违法职业或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都能够得到赔偿,以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强化律师行业的社会信用。

四、加强当事人对律师执业活动的监督和保障,在当事人与律师之间真正建立起相互诚实信赖的关系

具体措施是:建立和完善服务质量跟踪反馈制度,加强当事人对律师执业的监督。律师事务所应建立全方位的业务质量控制体系,建议在律师的收案阶段、办理阶段、结案及其以后的阶段,建立相应的服务质量管理制度。首先,运用或参照ISO9002标准,建立与法律服务相适应的质量体系,对法律服务的全过程做详细的标准化要求。其次,完善委托制度。要完善律师事务所与当事人的委托合同,强化律师责任,防止和减少收费不办事、不勤勉尽责等失信行为。再次,律师事务所应建立客户服务中心,以提高法律服务质量为宗旨,搜集和了解信息,反馈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客户的信任度。最后,律师事务所应采取“服务监督卡”和“服务评议卡”等形式,服务监督卡要在签订委托合同时发给当事人,建立和完善一案一卡制度,在案件办结时,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收回,并附卷归档。最后,各级律师协会要通过设置专门的投诉受理机构和高素质的人员、网站、投诉热线电话、意见簿等方式,保持公众投诉渠道的畅通,保证当事人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五、完善社会公众对律师执业活动的监督保障机制

首先,建立律师执业信息公开制度。律师协会应制定和完善律师执业活动考核相关行业规则,并将上述规则以及《律师执业行为规范》、收费标准以及其他行业规范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律师管理机关应在建立律师诚信数据库或诚信档案的基础上,设立并向社会公布查询电话,使任何单位和公民个人随时可以查询。同时将被投诉律师的违法违规以及处理结果等定期向社会披露或公示,把律师的执业活动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增强律师工作的透明度。其次,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员制度,可以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其他德高望重的社会知名人士中聘请律师行业行风监督员,及时了解公民或单位对律师个人及律师事务所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情况的反映。再次,进一步加大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力度,完善新闻舆论对律师执业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的方式方法,宣传律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成就,宣传律师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中的作用,宣传律师队伍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扩大律师队伍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加大舆论对律师执业活动的监督力度,司法行政部门可以建立一条专门接受舆论监督的“绿色通道”。媒体记者可通过情况反映、内部反映、建议书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律师存在的不诚信的问题,由有关部门在限定的时间内把调查、处理结果告知媒体。最后,推进律师行业信息化建设,完善律师行业信息制度。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机关都建立了律师诚信档案,这在律师的诚信建设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他们同时又是律师的监管部门,律师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诚信档案难免有失中立性和公平性。建议司法行政机关制定《律师信息管理办法》,对个人信用报告的保存年限、信息主体的信息更正权、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目前我国关于征信管理的立法相对滞后,短时间内建立完善的律师征信系统尚有困难,但是随着律师行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对律师行业的要求的提高,建立律师行业征信体系将是未来律师行业诚信系统建设的一个方向和趋势。

收稿日期:2010-10-08

上一篇:VPLS技术在虚拟专用网中的应用 下一篇:法制宣传教育和为民服务相融合,推进普法工作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