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县竹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8-13 02:59:16

雷波县竹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摘 要]通过对雷波县竹笋产业发展的详细调研,针对雷波县竹笋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以实现竹笋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竹笋 产业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283-01

雷波县共有竹类面积120万亩。按种类来分:有筇竹42万亩、刺竹15万亩、水竹与白夹竹5万亩、实心竹15万亩、金竹班竹3万亩、慈竹10万亩,箭竹30万亩;按食品用途来分:有笋用竹林90万亩、非笋用竹林30万亩;按分布地域来分:西宁片区47万亩、黄琅片区15万亩、锦城片区8万亩、山棱岗片区28万亩、马颈子片区13万亩、永盛片区2万亩、瓦岗片区7万亩。

从雷波县历年来竹笋采集数量统计分析,在90万亩笋用竹林中,每年可采集鲜笋7000吨左右。春笋品种主要是筇竹(罗汉竹)笋。筇竹的分布以西宁、黄琅为中心,永盛、锦城、马颈子、山棱岗呈辐射状分布。春笋丰产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秋笋品种主要是刺竹笋。刺竹主要分布在西宁、山棱岗。水竹、白夹竹、金竹、斑竹出笋在5-6月。慈竹在7-8月。

一、雷波县竹笋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竹笋资源的利用及市场化开发是竹类资源综合开发和竹产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而长期以来,由于笋农受传统观念影响,对竹笋资源的竭泽而渔式的开采利用和粗加工方式,制约了此项特色和优势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一)雷波县竹笋大多分布在权属为国有和集体的林区,基本处于无序生产状态。以前采笋俗称“ 打笋子”,现在采笋,形象地说,有些已成了“ 挖笋子”,严重地破坏了竹根(鞭),损伤了竹笋的再生能力。随着天然林的禁伐,采笋实际上成为了增加林农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自由采集的山林里,由于没有具体的规定及无人监督看管,每到出笋季节,农户们就会自发去山林中进行采集活动,他们无固定的采集工具,只要是可以把竹笋砍下或挖出的工具均用上,大小通采,若是长高了的竹子,还要砍下竹尖较嫩的可食用的部分,有的用刀具撬到地下的竹鞭部分甚至连根砍断取出幼嫩部分,因而在很多过去出笋的地方,经过这种地毯式、掠夺式的采集后,有的竹林片区已出现了地块。

(二)企业产能小,产业化程度不高,技术制约很明显。

一是由于竹笋加工的时间性强,保鲜技术要求高,受国家食品卫生法规的强制性约束,加工企业在投入产出上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致使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延长产业链动力不足。二是雷波本地企业主要产品为清水笋、盐渍笋、干笋、少许即食性香辣调味笋,产品品种单一,其加工量小、附加值较低,笋衣、笋汁饮料、笋汁酒等尚无一家企业开发。三是本地典型的竹笋加工企业只有雷波县勒者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雷波县三和食品厂和雷波县雨味竹笋加工厂,其它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小型食品厂。本地企业研发人员少,生产工艺水平不高,开拓新产品、攻克生产技术难关的能力不足,产业化发展缺乏技术支撑。

(三)产业政策措施存在缺陷、市场行为不规范。

雷波县县委、政府虽历年都对县内竹笋资源的开采出文进行了规范,但实际成效不大。一是对笋农不科学掠夺式采笋缺乏纠正和引导机制。二是未严格控制采笋时限和出境运输环节,不能控制采笋作业,鲜笋被制成烟薰笋或者硫磺笋(或替代性硫磺笋)的现象突出。由于山高林密,交通闭塞,护林人员少,查处困难,非法笋制品出境控制难度大,加上非法笋制品利润高,参与制作商贩多,受到处罚的仅仅为少数。这对竹笋资源的破坏相当严重,还极大地干扰了正常的鲜笋市场交易和竹笋产业链的形成。

(四)产量逐年减少,面积逐步减小,品质明显下降

上世纪九十年代,雷波县每年可采集鲜笋一万多吨,而自由管理模式下“大小老嫩通采”、“连根挖出”等破坏性掠夺式持续恶性采集,使鲜笋产量逐年减少,笋用竹林面积逐步减小,竹笋品质明显下降,近年来每年可采集鲜笋只有7000吨左右。

二、雷波竹笋产业的对策

竹笋是雷波县的优势资源,理论生长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开发加工已形成一定规模,应加强资源保护和基地建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竹笋采集培育由原始粗放向科学有序转变,建议如下:

(一)提升战略地位、优先重点发展

近年来,雷波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提出了‘427’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高山生态林副经济,为竹笋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发展竹笋产业完全符合此战略思想。但这需要政府通盘考虑市场销售、产品生产、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益分配等诸多环节的政策激励与支持,需要在国家大政策的范围内,形成具有我县竹笋产业特色的地方政策体系和运作机制,积极招商引资,做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二)强化资源保护、推进基地建设

1、加强对天然竹林的管护、积极开展低产竹林改造和竹笋培植,建议在加强营林工作的同时,对低产竹林改造、人工栽培罗汉竹方面有条件地提供政策(包括向上争取政策 )和资金的扶持。

2、严格执行限时采笋制度,及早采取分片区轮休轮采,加大打击林区非法制笋行为,恢复罗汉竹再生能力。县政府确定限时采笋期限,严格执行。不仅在限时采打时问完结后封闭竹笋交易市场,还要加强林区巡查,严厉惩治林间熏笋和制作硫磺笋。积极探索分片区轮休轮采作业路子 。

3、抓住林权制度改革的契机,探索林竹管护办法。对集体林竹地,将林竹种植权、管护权、使用权、收益权真正落实到农户。对国有林竹地,在坚持国有权属不变,有利于天然林保护的前提下,根据各片区的实际情况,摸索出能有效管护竹林的办法来。

(三)建议建立“企业+协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利益机制,发展订单林业

1、发展订单生产,推广“企业+协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利益机制,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建议按年度制定竹笋生产规划 ,通过招标或者竹笋定货会等形式,提前半年到一年确定下一年订单,完善“企业 +协会(专合组织)”的销售模式和体系。由协会根据订单完成生产任务,公司直接面对市场,形成产销无缝连接。既可以确保笋农有预期收益,也可以保证政府的生态保护利益,还可以达到有效抑制林区非法制笋行为,激励企业参与到基地建设,促进竹笋产业化发展的目的。

2、明晰权属,加强科研,制定统一的竹笋采集规章

(1)明确山林的权属,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加大对科学管理和相关法规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使农户自主自愿管理竹林。

(2)对国有和集体林区建议实行国有林代管模式,协助国家管理国有林,使竹林成为周边老百姓的“小银行"。

(3)支持和鼓励拥有竹资源的私有林主和竹笋加工企业加入到协会(专合组织)的建设中来。

上一篇:简谈统计思想及其对统计工作的影响 下一篇:浅析中学计算机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