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三:过多赞美只会宠坏小孩?

时间:2022-08-13 02:55:18

耶鲁大学慕瑟心理学教授、耶鲁教养中心与儿童行为门诊部主任凯斯丁博士打破数十年来有关乱发脾气、隔离、处罚等教养迷思,他在《这样教孩子就会听》一书中教你如何用赞美取代处罚,如果你的孩子尖叫、打人、踢人、咬人――放轻松,凯斯丁会帮你找到正面教养的力量。这是一本真正解放孩子与父母的“救命宝典”。

赞美是影响孩子的行为举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改进行为不可或缺的要素,但也可能使行为更糟糕,其结果取决于赞美的品质,以及赞美的方法与时机。父母对孩子常常发出许多正面的评语,但是在说出这些话时却是用伤害,甚至和他们想要改善孩子行为的初衷相反,所以尽管有时候父母说出口的赞美言词够多,重点是,给人的感觉好像天天到公园去那般乏味,听到的就是:“做得好!”这句话以十几种不同的声音重复说了几百次,然而它所传递的品质却是很不理想的,最后大多失去了目标。

你不一定得对孩子特别的行为说出鼓励的话,给孩子拥抱、亲吻或只是全心的关注都能加强这项行为,这些方法都非常有效。想想当孩子刚开始学会走路时,你如何用它们来鼓励孩子――不过这些方法也会被误用。例如,在你讲电话时,孩子往往喜欢提出一堆请求:“我可以吃点心吗?”“我可以出去吗?”“我十二岁的时候可以养小狗吗?”最后你用手捂住电话发出嘘声:“好好好,什么都行。你不知道我正在讲电话吗?”

理会这些请求并且作出让步,只会鼓励孩子打扰你讲电话的习惯。当孩子注意到在你讲电话时,提出要求可受到注意且获得正面回应,下次在你讲电话时,他可能又故伎重施,那么解决办法呢?告诉他:“我正在讲电话,请不要问这些事情,等我讲完电话之后再说。如果你要在我讲电话时提出要求,答案绝对都是不准。如果等我挂断电话之后你才提要求,我会根据你提出什么要求来决定准或不准。”之后你当然得言出必行,讲电话时不理会孩子。

误导或者拙劣的传达出赞美会造成错误的结果或无法达到效果。

例如,对孩子的一般特质发出赞美――“你好聪明”、“你实在是好女孩”、“你是最棒的”。

而非对于你希望孩子多多表现的具体行为给予赞美:“你像大女孩一样马上就坐下来,练习弹二十分钟的钢琴,实在令我高兴。”

另一种没有效果的赞美是“画蛇添足”,父母亲除了给予正面赞美,又添加了负面批评,因此减弱了效果。父母亲往往会说出类似这样的话:“你自己打扫房间,很好呀!”可是后面又加句反驳的话:“为什么你不能每天都这样做呢?”赞美好行为的时候却附加了隐含怪罪过去的坏行为的言词,会使原本要强化“打扫值得称许”这个教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事实上,多数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所给予的赞美并不算太多,但是他们却自认为很多。我们身体里似乎有条“哎哟”导线,强调负面信息。人类脑部似乎对于负面刺激有超高感应,远比正面刺激的感应更强,因此父母亲对于坏行为的回应比好行为还多,当父母亲处在压力下,这种情况又特别多。在临床上我们告诉家长去“注意孩子好的方面”――寻找机会去发现孩子的好行为并且给予赞美。有许多非常好的研究显示,适当使用赞美是改变孩子行为最可靠工具之一。编辑/豆角

上一篇:您有多少钱? 下一篇:又爱又恨P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