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前行 第24期

时间:2022-08-13 01:30:19

新创公司注重的是营收而非获利,看的是企业的成长性;但是成熟公司注重获利而非营收,看的是企业的稳定性。牛市时新创公司吃香,熊市时成熟公司吃香。

一次见到陈丕宏,已过了8年。那是今年11月初,他到上海来开会,顺道看大师杯网球赛。我们在衡山路上一家酒店的大堂咖啡吧里,坐了一个下午,聊了很多事,包括他买了票却没能去看成的温布尔顿网球赛;对于这一次金融风暴的看法;对奥巴马当选的后势分析,还有,他的公司将在纳斯达克重新挂牌。

第一次见到陈丕宏,是在1996年。当时他邀请以写《一对一营销》出名的作者唐・佩珀斯(Don Peppers)到台北来,我跟他们做了访谈,佩珀斯滔滔不绝,陈丕宏话倒不多。那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起飞的前夕,关于使用网络达到个性化的分众营销,有很多新的概念提出,产品却很少。陈丕宏当时在硅谷创办的宏道(Broad Vision),算是嗅觉最早的网络公司之一。宏道在1996年上市,也是电子商务中最早挂牌的公司之一。

第二次再碰面,是在1999年。我到硅谷去采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网络公司,一位风投业者建议我去找陈丕宏,他刚被《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选为电子商务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而且是唯一的华人。我记得宏道每一间会议室的门口,都用一个城市或地区来命名,比如旧金山附近的“恶魔岛”。那是任何创意包含古灵精怪想法都被鼓励的时候。之后一年,陈丕宏回到台北开设宏道的亚洲总部,准备面向大中华区和日本做生意,把他的电子商务软件卖到这里。那是电子商务最辉煌而且点石成金的时候,任何产品和任何企业都想办法和这四个字沾上边。许多老企业被迫调整,发展自己的电子商务战略,否则股票在市场上就要被人看不起。

又过了一年,网络股开始大幅修正,电子商务从香饽饽变成避之唯恐不及的毒草。宏道也不例外。股价腰斩、腰斩再腰斩,最终跌落1美元以下,只得采用逆分割(reverse stock split),把几股并成一股,想办法让股价回到1美元以上。这倒不打紧,陈丕宏告诉我,当时公司还有两亿美金,估计能撑过去。问题在于客户和需求一下子去掉一大半。客户有三分之一是网络公司,随着股市泡沫而消失,需求也跟着消失;另有三分之一属于传统企业,对电子商务的需求是因为大环境而引发的,当股市下去后需求也不见了;剩下的三分之一则在观望,除非降价否则不下单。雪上加霜的,是之前硅谷新公司太多,导致写字楼房租水涨船高。宏道为了应付人力增加,提前签了大面积办公室的10年租约,而且违约的赔偿金额高昂。签完不久就碰上不景气,公司因为市场滑落而精简人力和费用,却无法节省房租,这份十年租约成了喘不过气的重担。

当然,每一位创业者必然是天生的乐观者,否则不会走上这一条路。陈丕宏和其他同行都期待,风暴很快会过去。但是,一年,两年,三年,情况都没有好转。于是,只好继续裁员,并下定决心赔钱买断租约,一次止血,甚至在股价持续滑落之下,忍痛下市。这时候,公司账上已没有钱,陈丕宏一度考虑把公司卖给私募基金进行重整。但私募基金进驻一段时间后,最终在股权条件上没有谈拢,选择退出。陈丕宏也从私募基金那种节省到近乎抠门的精神中,发现自己以前太大手大脚。有一次,私募基金的人带他拜访花旗银行,他才发现花旗超过1万美金以上的报销,要由总裁批,“在宏道,10万美金以上的才到我这里批,以下的让副总裁或部门主管批就可以”。

新创公司注重的是营收而非获利,看的是企业的成长性;但是成熟公司注重获利而非营收,看的是企业的稳定性。牛市时新创公司吃香,熊市时成熟公司吃香。陈丕宏后来找到资金注入公司,并重新调整产品方向和市场,再加上重组团队,等于重新创办了一家公司。12年来,该得的荣誉他都得到,该犯的错也差不多都犯了。如今,一切归零重来,毁誉放一旁,重新拼过。在上海的这一个下午,他显得云淡风轻。即便公司账上有6000万美元现金,但股票重新上市后的市值预计也只有6000万,等于投资人认定经营团队所创造的价值是零。“没关系,我现在是死猪不怕热水烫。”

上一篇:钻井技术的过去和现在 下一篇:构建全新企业级数据中心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