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辣椒矮化丰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时间:2022-08-12 11:49:06

温室辣椒矮化丰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温室内湿度大,光照较弱,通气性欠佳,加上土壤水、肥较足,辣椒植株易徒长并纤弱化,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如要使每亩温室辣椒产量达到5500~6000千克,实现丰产、高效,就应采用全程控调矮化栽培技术,具体措施如下:

1. 良种和最适播种期选择

为达到丰产、高效之目的,宜选用丰产、抗病虫、不徒长、耐热、耐寒和耐弱光的品种,越冬茬栽培可选湘研8号和太原22号等,早春茬选湘研16号和湘研1号等,延秋茬选苏椒2号、农城椒1号和良椒3号等。早春茬栽培的辣椒3月初可上市,越冬茬春节前后上市,延秋茬翌年元旦前后上市。早春茬栽培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越冬茬栽培在9月至10月上旬播种,延秋茬栽培在6月播种。

2. 培育优质壮苗

①配制育苗床土。每亩需备苗床36~38米2,东西向做畦,畦宽1.2~1.3米,长根据情况确定。如能用营养小钵育苗最好。育苗床土配方:冬、春季用腐熟牛粪3份,未栽过茄科蔬菜的肥沃土7份,磷肥适量;夏、秋季用腐熟猪粪3份,未栽过茄科蔬菜的肥沃土7份,磷肥适量。床土最好过筛后再与猪、牛粪等充分混合。育苗床土中混拌入1%~2%的生石灰粉,有一定的消毒、补钙等作用,也可按说明书要求用50%多菌灵粉剂或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与适量干土混拌均匀后撒于苗床表面,防、治病效果好。

②播种和育苗。每亩苗床需辣椒种子150克。播种前,要用1%~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5~30分钟,或用300倍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后捞起用清水冲洗2~3遍备用。浸种前,用清水漂洗种子1~2遍,淘汰杂物和病、虫、瘪籽等。然后倒入55℃热水,慢慢搅拌,待水温降至30℃左右即可去水催芽。催芽时保持25~26℃,其间每天用30℃左右清水冲洗1次,4~5天后可发芽播种。播种前先将床土浇1次透水,将种子均匀撒于床面,后覆盖1层1厘米厚干草木灰,或盖1层0.5~0.7厘米厚消毒细土。

播种后温度保持白天27~30℃、夜间15~20℃;出苗后逐渐降温,保持白天23~28℃、夜间14~17℃;3叶期保持白天15~25℃、夜间12~18℃,同时加大通风换气量;4叶期及以后保持白天18~28℃、夜间13~16℃。定植前4~10天,应加大通风换气量,渐渐降低昼、夜温度,进行低温炼苗,夜间降温至10~14℃。为防止幼苗徒长,苗高1厘米时要将小、密、弱苗等间除,使苗间距保持2厘米;苗高3厘米时应分苗,根部用硫酸锌700倍液等浸洗,后按8厘米×10厘米的株行距栽植,缓苗后喷1次24%络氨铜100倍液,可大大提高幼苗抗病能力。播种1周后,无论阴(雨)天和晴天,每天都应揭膜通风1~2次,以利降湿防徒长。为培育出优质矮壮苗,苗期应喷2~3次0.1%~0.2%磷酸二氢钾或0.2%尿素、0.05%硫酸锌、0.2%磷酸二氢钾、0.15%硼酸溶液。

3. 整畦、定植、矮化栽培管理

①整畦和定植。畦土要深翻打碎,翻耕整地前亩施腐熟猪、牛粪7000~10000千克或腐熟鸡粪5000~6000千克,钙镁磷肥50千克,硫酸钾25~30千克,后深翻、细耙,整理成宽90~120厘米、长自定的畦。苗龄80天左右定植。当地定植时间在棚室内气温最低13℃、地温15~17℃或夏、秋季气温降到23~25℃、地温16℃以上时。早春茬于1月底至2月上旬定植,延秋于8月至9月上旬定植。定植时株行距应根据不同品种等确定,一般每畦定植2行,行距50~60厘米,穴距30~35厘米,每穴栽2株,亩栽3000~4500穴、6000~8000株。

②矮化栽培管理。为利于控苗促扎根,定植时浇水不宜过多,定植后4~5天轻浇1次缓苗水。缓苗后至门椒采收前,非旱一般不浇水,以免引起落花落果。晴天上午适宜浇水,浇水要均匀且轻、小,不可大浇或漫灌。第一层果实开始膨大时开始浇水,后据情每隔10~15天浇水1次。第一层果实膨大期要追肥1次,亩施对水腐熟人粪尿500千克或多元复合肥15~17千克。第一层果实开始采收时,据情再追肥2~3次,亩施多元复合肥10~15千克或对水腐熟人粪尿500千克。第一层果实采收后,每隔10~15天要根外追肥1次,每次叶面喷0.2%磷酸二氢钾或0.3%尿素溶液,可防落花、落果、早衰并大幅度提高产量。温室气温白天应控制在25~28℃,上半夜17~19℃、下半夜14~16℃;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80%。冬季和早春,应尽可能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在地面铺微膜反光或在北墙挂反光膜,可保温控湿。夏、秋季光照强,要用遮阳网遮光降温,白天保持温度25~29℃,光照强度3万勒克斯。春季阴、雨天要揭苫,以增强光照。植株徒长时,要及时打顶摘心,疏除无果枝、弱枝、病虫害严重枝,以利通风透气,控制株高在40~50厘米。温室通透性差,特别是密闭时辣椒易缺少二氧化碳,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及产量,应及时人工补充。二氧化碳的简易补充方法是通过碳酸氢铵和硫酸反应获得。幼苗期每立方米空间用碳酸氢铵3.5~3.9克、96%硫酸2.3~2.5克,缓苗后至坐果期两者用量分别为5~6.5克、3.2~4.1克,盛果期两者用量分别为8.5~11克、5.5~7.3克。

(作者联系地址:江西省奉新县畜牧水产局 邮编:330700)

上一篇:喷油嘴针阀卡死的原因与判断 下一篇:留守儿童教育的几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