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斧”就要到“班门”

时间:2022-08-12 11:03:58

“班门弄斧”,其字面意义是指在行家里手面前卖弄自己的本领,喻意乃是指不知天高地厚。从古到今,无论在文字典章里,还是在日常口语中,“班门弄斧”均具讽刺或自嘲之意,往往被作为贬义使用,谁如此,谁就会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被众人所鄙视、耻笑、排斥或否定。诚然,其中确实含有贬意,但并不全是如此,“班门弄斧”也有其积极意义。“班门弄斧”蕴涵着敢于质疑、挑战、创新和突破的意识、品格和精神,包含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不迷信、不盲从、敢闯敢试的勇气和胆识。

“班门弄斧”体现了敢闯敢冒的精神。邓小平同志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弄斧”之人为得到锻炼提高、炼出真本领,而敢于到“班门”切磋,这正说明其身上有一种好学和进取的精神。如果世人都不敢到“班门”前“弄斧”,知识就无法更新,思想就不会进步,能力就难以提高。

“班门弄斧”体现了勇于挑战的精神。到“班门”去“弄斧”者,首先面临的是世人对“班门”的崇拜,以及对“弄斧”者对阵“班门”的嗤之以鼻所形成的巨大压力。但是,如果“班门”始终处于无人挑战和超越的顶峰状态,那这个“班门”所及的范围就会停滞不前。在这种状态下,世人对“班门”的崇拜、对“弄斧”者的排斥,实际是在阻止进步。因此,人与社会要进步,就必须提倡到“班门”去“弄斧”,就要大力弘扬“弄斧”者敢闯敢试、敢越雷池,敢于挑战权威、挑战自我的精神,形成向强者学习、与强者竞争、同强者共进的鲜明导向、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

“班门弄斧”是迅速提高自己的捷径和聪明之举。其道理并不难懂,其范例比比皆是。比如国球选手,是与弱者还是与强手练球和比赛更能提高自己?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推而广之,一个人若想在水平和能力上有所提高,到“班门”那儿去“弄斧”,会更快、更有效。反之,若到外行或者水平比“鲁班”低得多的诸门去“弄斧”,除可能会坐上无虎之山的“猴王”之座外,决不会收到“班门弄斧”之效。

当然,并非所有到“班门”去“弄斧”者都能大获成功、大有提高。到“班门”,除了敢于“弄斧”,还要善于“弄斧”。从认识与实践的视角来看,“班门弄斧”是人们感知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须经历的一个特定阶段或途径。到“班门”去“弄斧”者决不能头脑发热、盲目冲动、胡思乱想、浮躁狂妄,而应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探索实践,虚心求教、善于学习,认真取经、丰富知识,应拓宽视野、更新观念,张扬个性、发掘潜能,深化认识、深入实践。因此,提倡“弄斧”到“班门”,还必须进一步深入要求“弄斧”者致力学习先进技术,掌握高超技能,炼就过硬本领;吸取经验教训,多走捷径,少走弯路,降低“弄斧”成本,力避“弄斧”风险。

如此说来,“班门弄斧”益处多多,应当从正面加以引导、提倡和鼓励。但愿国人个个敢于“弄斧”,勇于“弄斧”,善于“弄斧”,精于“弄斧”,从而使国人进步得更快,使社会发展得更好!

(作者系沭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法学博士)责任编辑:刘忠

上一篇: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 下一篇:学习昆山经验 谋求强势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