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硫脒联合炎琥宁联合治疗12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12 10:32:39

头孢硫脒联合炎琥宁联合治疗12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头孢硫脒联合炎琥宁联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头孢硫脒,治疗组加用炎琥宁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头孢硫脒;炎琥宁;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原微生物主要为病毒,占原发性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使一些抗菌药物难以达到满意疗效。本院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6月应用头孢硫脒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均为本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表现、血常规、咽拭纸及痰培养检查等均符合小儿上呼吸道感染,X线胸片排除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男65例,女55例;年龄4月~14岁,平均年龄2.9岁;病程2 d以内;均有发热,部分伴有鼻塞、流涕、咳嗽、打喷嚏等症状;查体咽部充血,部分患儿双扁桃体肿大,双肺听诊均无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血-反应蛋白(CRP)正常92例;白细胞计数>10.0×109/L,CRP>8 mg/L共28例,血红蛋白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退热、休息、止咳、减轻其他症状等治疗,如有细菌感染应用适当的抗生素。对照组加用头孢硫脒,5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中,1次/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10 mg/kg,加入5%的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3~5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患儿症状、体征、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治疗前后X线胸片,治疗前后做痰细菌培养。痊愈:体温正常,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发热消失,咳嗽、咯痰减少,X线无明显异常;好转:病情有好转,发热消失,症状、体征部分消失,血象部分恢复正常;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以上由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鼻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1]。临床表现为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痛、食欲减退、精神不振,高热者可引起惊厥,给患儿及家长带来了身心痛苦。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及抗病毒治疗,如大量使用抗菌素。但对于合并细菌感染或是由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则需使用抗菌素。如何合理使用药物,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话题。

头孢硫脒是一种强杀菌剂,静脉滴注半衰期为0.5 h,肌肉注射半衰期为1.2 h,静脉滴注后高峰血药浓度维持约6 h左右[2],在呼吸系统分布较高,对肝肾功能未见损害,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安全性。它主要作用于细菌中隔细胞壁,阻止粘肽合成,使之不能交叉连结而造成胞壁缺损,在渗透压和自溶酶的作用下,菌体破裂死亡。炎琥宁是从中药穿心莲叶中提取的,经人工半合成后制成高度生物活性的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NAS钾钠盐。其成分明确,不含杂质,纯度高,溶解吸收好,给药途径直接,药理作用强。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穿心莲内脂具有明显的解热、抗炎、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及镇静作用,可以促进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加强体液免疫能力。病毒灭活实验表明,具有灭活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毒的作用。体外抑菌实验表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均具有抑制作用。临床应用表明,炎琥宁与抗生素合用能起协同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感染。

综上所述,头孢硫脒联合炎琥宁联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不需皮试、使用方便、见效快、显著改善症状和体征、无明显不良反应,并可有效改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量滥用抗生素现状,可以作为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莉萍,宋洁萍.87例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和药敏分析.儿科药物学杂志,2005,6(3):38.

[2] 戴自英.实用抗菌药物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125.

上一篇:经尿道输尿管囊壁部分切除术治疗成人输尿管囊... 下一篇:婴儿溶血尿毒综合征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