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生物教程如何透析心理健康学

时间:2022-08-12 10:30:15

探讨高中生物教程如何透析心理健康学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

高中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急剧发展和变化的时期,他们很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诸多心理问题,进而产生对社会和环境的不适应,甚至出现危害自己或他人的过激行为。用七巧板可以拼出开头不同的人、动物以及其它物体的造型它对于锻炼人们的智力和培养人们的思维想像能力审美观点(情趣)是十分有益的;甚至在今天这种数学游戏中仍具有很高的品位(比如已做成了游戏机软件)。

再如广告,商家也许以为所做次数多效果越好,其实不然。广告费用的投入与效果,一方面遵循经济活动中著名的S曲线投入费用在某一段区间时广告最为有效:另一方面,广告刊播次数以6次左右为最佳。美国著名广告学家克鲁曼认为:消费者是在漫不经心地接触广告:第一次只了解信息的大概,第二次开始关心广告内容与自己有否关系,第三次便会对产品加深印象与了解。广告以6~8次为最佳,否则会无效或产生厌倦情绪和逆反心理。

出人意料的数学结论能给学生极大的心灵震撼。“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首先教给学生的是如何用审美的眼光发现数学中到处都是美,然后在教学中不断地展现这种美:在课堂上,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学生讲些相关美的事例,激发学生去发现去寻找数学美,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逐渐形成数学美感。数学之美,还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审视,而每一个侧面的美都不是孤立的,他们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它需要人们用心、用智慧深层次地去挖掘,更好地体会它的美学价值和它丰富、深邃的内涵和思想,及其对人类思维的深刻影响。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爱美之心尤其强。

虽然他们还不能理解数学美的深刻内涵,但他们有朦胧的数学美感。“某些典型数学思维的美,实际上能被中小学生儿童所欣赏,例如一个干净利索的证明比一个笨拙费力的证明要美”,虽然他们说不清其中的理由,但他们确实感受和领悟到这种美,只要我们耐心引导,学生是不难逐渐认识和理解数学美的。毕业班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44.08%的学生觉得学习压力大,曾有过自杀念头的学生高达42.75%。据报导,我国每年自杀人数达28.7万,自杀已成为青少年学生的头号死因。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高中生物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理想学科之一。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强调珍爱生命,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也提出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要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生物学科的研究对象也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密切相关。生物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教材中的许多知识点中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现行的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无论是编排还是教学内容设计上都渗透了不少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1.认识生命,珍爱生命

面对陆续报道的中学生跳楼事件,笔者认为,不管事情的原委怎样,生命的凋零在家人和亲友心中是永远抹不掉的痛楚。不管人生处于什么境地,保护生命都是永恒的话题。针对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笔者充分挖掘教材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坚强和宝贵,从而珍惜生命,保护生命。例如,在学习必修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时,为了让学生直观认识生命的宝贵,笔者在教学中播放了一段生命孕育过程的视频。视频从进入产道开始,到经艰难跋涉到达输卵管前端、在这儿与卵结合完成受精作用,接下来是受精卵的分裂和分化、胚胎的发育及分娩过程。

在学生感叹生命神奇缔造的同时,笔者进行教育渗透: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来之不易。为了孕育一个你,几亿个参加了争夺一个卵细胞的角逐,能靠近卵子的仅约百个,但却只有活力最强的那个能穿越卵子外壳与卵子结合,最终形成一个未来发育成你的受精卵。

接下来,胚胎母亲子宫内的发育也充满了艰辛,稍不留神,你就会夭折或成为怪胎。母亲十个月的艰辛怀胎,终于迎来一朝分娩,在母亲难于言语的痛苦中,你带着胜利者的啼哭,降临到了这个世界。这一路走来,生命的形成是多么的艰辛和不易,生命的延续又是那么的顽强!

又如,学习必修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时,笔者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独特性,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我们人和人之间99.9%以上的基因是相同的,不超过千分之一的基因差异使得我们在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出现了不同,最终造就了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了独特的个性和特质。生命世界因我们独特的存在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轻易从世界上消失。所以不管现在个人的境况怎样,我们都应为自己有幸成为生命竞赛的唯一优胜者和独特的生存者而骄傲。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无论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牢记:请不要轻易结束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2.正视逆境,积极进取

进入高中阶段,每个学生都想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学生发现自己并不是“佼佼者”,从而自卑、苦恼、不合群,影响正常的学习。这时,在学习生物科学史时,渗透正视逆境,积极进取的相关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引导他们乐观面对挑战。例如学习必修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时,笔者挖掘有关巴斯德的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耐挫能力提高的渗透。巴斯德通过反复研究提出了细菌致病理论,但法国医学会的老资格医生们一点都不相信,反而摇头大笑,坚持自己的陈旧观点。

面对医学界的顽固反对,巴斯德没有泄气,继续宣传他的细菌致病学说,终于取得了年轻医生的认可,并将之用于医疗实践。又如学习必修2中《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时,笔者告诉学生:孟德尔花了8年的时间才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期间,他经历了很多次的失败,但他并没有放弃研究,而是继续实验和总结经验,最终取得了成功。通过渗透,引导学生认识到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普通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不会一帆风顺。面对困境和挫折时,我们不能灰心丧气,而应像科学家那样坚持不懈,并总结经验教训、勇于实践。从而让学生确立这样的信念:挫折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刻苦勤奋,改进方法,学习成绩肯定能持续提高。

3.适应环境,奉献社会

现在不少青少年的生活比较安逸,学习上缺乏斗志。他们信奉个人的自由,缺少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很多人只知索取和贪图享受,当家庭和社会无法满足其需求时,他们往往仇视父母、危害社会,做出各种不理智的行为。笔者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帮助学生认清自己与家庭、社会的依存关系,引导他们调整心理、适应环境、服务社会。中学生物的新课程中充满了适应性思想。地球上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即使是最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有生物的存在。这是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学习必修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时,就是适应性教育的很好的切入点。自然界的生物进化历程,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结果。挫折和逆境无处不在,它可以推动生物的进化,同样也可以促使个体的成长。当环境改变时,我们人也要适当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

我们人适应社会如同生物适应环境一样是客观的、不容改变的事实。人是社会的一员,在适应社会、向社会索取的同时,还需奉献社会。这好比组成生物体的细胞,在保持自己相对独立的同时,还需与其他细胞通力合作,为整体生命的正常运作贡献自己的力量。笔者引导学生明白:现在在学校努力学习知识,提升技能,发展能力,内化情感,就是为了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工作岗位,为家庭和国家服务。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

教师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同时,必将促使自己个人魅力的提升,业务水平的提高和专业化的发展,从而实现新课改提出的师生一起成长,共同发展的目标。

作者:李珍玲 单位: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昆山震川高级中学

上一篇:探究市场营销的实际应用 下一篇:探讨电力营销服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