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时间:2022-08-12 04:24:06

鸡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文章对一例疑似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病鸡的诊疗过程进行了详述。结果证实,该诊疗过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鸡新城疫;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1-0086-1

0 前言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 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多种禽类的病毒性传染病,被OIE列为A类疫病。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埃氏菌的某些致病性血清型菌株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总称[1]。近些年,由于免疫失败等原因,鸡新城疫时有发生,且呈现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等新特性,使病鸡死亡率增高,给养鸡业带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一例来本兽医站就诊的鸡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过程概述如下。

1 病情介绍

2010年l0月,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院接诊了来自吉林省和龙市某养鸡场的病鸡,据了解,该鸡场共饲养育成蛋鸡1000余只,已按照常规的免疫程序进行包括鸡新城疫等多种疫病的免疫,但于80日龄时突然发病,2天后,发病、死亡增多。出现发病症状后8天内,总计死亡160只,自行使用多种药物无法控制。

2 临诊症状

病鸡体温41-42℃,精神沉郁,头垂缩颈,不愿走动,羽毛松乱,翅翼下垂,冠与肉髯发绀,眼睛半闭或全闭,似昏睡状,口角流出大量黏液,为排除黏液,常甩头或吞咽。呼吸困难,咳嗽打鸣,黏液增多,嗉囊内积有液体粘液,倒挂常从口角流出大量酸臭的暗灰色粘液。排黄白色或黄绿色水样稀便,便中有时混有少量血液。

3 病理变化

随机剖检20只病死鸡,剖检病理变化基本一致。病变主要发生于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心、肝、脾和肾等脏器。肠管广泛出血,其中十二指肠前半段、回肠及空肠有肿胀且伴有出血,直肠内粘膜有条纹状出血;心包呈现纤维素性炎症,心包膜浑浊、增厚和积液,并附着有大量灰白色绒毛状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脏表面也有类似心包的病变,呈现肝周炎病变;大多数病鸡脾、肾有充血和淤血,表面有点状坏死灶;喉头、气管和气囊充血、出血和发炎,粘液增多,囊腔内有数量不等的纤维素性渗出物或干酪样物。

4 实验室诊断

4.1 多重RT-PCR检测鸡新城疫病毒

随机收集10份病变最明显的肝脏提取总RNA,-70℃保存备用。根据魏润生等[2]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确诊为新城疫病毒感染。

4.2 细菌分离鉴定

4.2.1 镜检 取病鸡病变比较明显的心、肝和脾等脏器进行涂片,在镜下可见菌体粗短、两端钝圆、呈杆状、多单个散在和个别成双排列的革兰氏阴性菌。

4.2.2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取病鸡的心、肝和脾等脏器制成PBS混合液,在三种平板培养基上划线,经37℃持续培养观察。结果显示,在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出现圆形隆起的、光滑湿润的半透明灰白色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出现粉红色菌落;而鲜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出β溶血。取平板上菌落进行涂片、染色镜检,结果均与组织涂片结果一致。

4.2.3 生化实验 分离菌对硫化氢培养基无反应,对吲哚培养基可产酸,对乳糖、葡萄糖及甘露醇可产酸又产气。

4.2.4 药敏试验 分离菌对阿奇霉素、青霉素和链霉素不敏感;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中度敏感;而对环丙沙星、新霉素和头孢唑啉高度敏感。

5 诊断结果

根据细菌分离鉴定试验结果,以及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认定病鸡病料中含有大肠杆菌。综合多重RT-PCR检测鸡新城疫病毒结果,最终确诊为鸡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6 治疗

(1)隔离。将疑似病鸡隔离饲养,对症状较为明显的鸡只进行紧急捕杀和销毁。(2)鸡舍消毒。在彻底清理鸡舍垃圾及通风的基础上,用次氯酸钠水溶液对鸡舍内外环境进行彻底消毒。(3)紧急免疫。以4倍常规免疫量的鸡新城疫IV系疫苗对剩余鸡只进行紧急饮水免疫。(4)针对性治疗。应用大肠杆菌高度敏感的环丙沙星进行治疗,以1.5g/L的量在饮水中加入,连用一周。(5)治疗效果。除隔离鸡只外,在采取以上措施后,第5天死亡鸡只明显减少,第9天鸡只停止死亡,精神与食欲基本恢复正常,而隔离鸡只在第10天全部死亡。

7 小结与体会

联合采取RT-PCR分子方法与细菌学方法用于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病例,诊断结果确实可信,为后期治疗提供了准确依据。虽然,养鸡户已按照常规免疫程序进行了免疫,但由于疫苗质量差、母源抗体、应激反应等不良因素影响,使免疫效果不佳,有的甚至无免疫效果。因此,在免疫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以上不良因素,避免在免疫的各环节出现纰漏。在日常饲养与管理中,强化鸡舍卫生,加大通风,是避免细菌病发生的得力措施,也是避免高致死率的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的有力手段,应予以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李茂平,朱桂芳. 鸡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J].禽业技术,2010,4:132.

[2] 魏润生,毕玉海,蒲娟,等.鸡IBV、NDV和AlV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J].中国动物检疫,2009,26(12):29-31.

作者简介:孙春日(1976-),男,朝鲜族,吉林图们人,就职于吉林省图们市畜牧兽医局。

通讯作者:高旭(1977-),男,汉族,吉林德惠人,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动物病毒免疫与传染病学。

上一篇:猪场疫病免疫监测的重要性 下一篇:应用萘普生创风穴注射 治疗马前肢风湿病疗效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