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虫 另类的普通

时间:2022-08-12 03:17:05

食虫 另类的普通

采集食用昆虫是云南各民族的一种传统,说它的历史悠久,应当是与人类相伴而来的,只不过更多的地方已经改变了吃虫的历史。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中就记录了明代云南各民族采集的昆虫,比如土蜂、蜻蜓、蜘蛛、蝼蚁、水虫等。而今天云南各民族采食的昆虫种类和古代的民族采食的昆虫种类有一定的延续关系。

关于远古渔猎的论述中,少有人谈起过对昆虫的猎食,大概因为其过于微小了,算不上划分时代的参照物。但是,昆虫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真不能被忽视的,它们曾是人类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食虫的人越来越少,但在云南民间,昆虫在人们的食谱中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蚂蚱

在云南各地的山街上奔波,都能见到蚂蚱被作为食品在出售,而且都是用麻袋装着,也说明人们喜欢捕食蚂蚱。蚂蚱是稻谷等农作物的害虫,捕食它们也算是一举两得,既消灭了害虫,也获得了美食。

云南的彝族、哈尼族、白族、汉族等民族很喜欢捕食蚂蚱。每年秋收时节,当田野中只剩一两块地没有收割时,蚂蚱几乎都集中到了那里,这时,用一个网兜就可网到大量蚂蚱。收完稻子后,还可在附近的草地上捕获大量的蚂蚱。一些民族还有独特的捉蚂蚱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后的第一个属鸡日或属狗日,红河地区的哈尼族就要举行这样的节日。当天,男女老幼都会到田间捕捉蚂蚱,每家都要捉一竹筒,大约1公斤,带回家炸为美食。

我在丽江、昆明、大理、红河等地的小吃店中都享用过蚂蚱。食用方法主要是油炸和腌制。把捕获的蚂蚱放到沸水中烫一下,然后晒干,就可长期保存,饮酒时用油一炸,就是一碟下酒的小菜。腌蚂蚱是墨江等一些地方的特色食品。剪去蚂蚱的翅膀和脚肢,除去内脏,用水淘洗晾干,然后放入锅中用文火炒黄起锅,冷却后拌入食盐、姜、白酒等各种配料,装入罐中腌起来,十天半月后即可食用。成品味道酸香可口。

巍山古城,很值得去的地方。这里的食物也很有特点,比如酱蚂蚱就是一味。多年前,我在大理的某个街子上第一次见到,装在一只红色的塑料桶里出售,有个纸牌写着名称,当时只看了看,没有品尝的意识。又若干年,漫游到了巍山,也没有想去寻寻味。前几年专门去找了,古城里的“专卖店”门锁着,算是无缘。现在缘分到了,不时品尝,香,很香,昆虫蛋白的香,还有点辣,有点花椒的麻味。别的地方算是吃不到了。很多人还用蚂蚱泡酒,称之为蚂蚱酒,据说对人很有好处,我没有研究过,不得而知。哈尼族还用活蚂蚱泡酒治病。小吃店里也总有蚂蚱酒等着你,不妨品尝一下。

蜂蛹

我在蒙自、景东彝族等地见过出售的野生蜂蛹,它是云南人餐桌上的美食。云南的很多民族都喜欢蜂蛹,汉族也喜欢,或者说所有人都喜欢。

采蜂蛹主要是烧,烧蜂巢就是狩猎。蜂群怕烟,所以也很有效。一般在农历七八月间,民间有“七黄八黑九葫芦”的说法,就是农历七月采土黄甲蜂蛹,八月采老黑蜂蛹。基诺族寻找土蜂巢的办法很特别。大土蜂很隐蔽,一般很难发现。他们竖起一根插有小块臭肉的竹竿,大土蜂闻到肉味后就会飞到臭肉上,于是乘机把白色的羽毛用树胶粘在蜂背上。土蜂飞起来,他们就吹一种噗罗噗罗响的乐器,让四周的人注意土蜂飞行的方向。土蜂往哪里飞,哪里的人就吹响噗罗噗罗,直到找到土蜂巢,然后烟熏取出蜂蛹。基诺族吃蜂蛹多是舂碎成酱吃,远古的食用方法。也用油炒了吃,还可用来做汤,新式的吃法。

独龙族也有自己独特的蜂蛹采集方式。独龙江两岸各种蜂类也很多,一些蜂常在林中的大树或路边的崖壁土洞里筑巢,每年春夏之交正是它们的产蛹季节。一般一个较大的蜂房中,会有几十斤的蜂蛹。独龙族采蜂蛹时要先观察并找到蜂巢,到晚上才能去烧蜂采蛹,还要将全身用厚厚的泥巴糊上,用棕包好头部。可见,想吃蜂蛹也不容易。有人会说,这样采食蜂蛹对生态破坏太大。但实际上,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采食中,并没有发现这些野蜂减少,真正减少的原因,应当是无处不在的对生态的大规模破坏和工业污染。

蚂蚁

前往西双版纳,有机会可品尝一下当地傣族食用的酸蚂蚁。酸蚂蚁实际上应叫黄S蚁。这种蚂蚁体大,性情凶猛,全身黄色,与普通黄蚁相似,但其腹下有一个透明小珠,内有蚁酸。它们的巢在树上,为倒圆椎形,径约半米,上有一孔出入。每年立夏前后,采集者背着竹箩,拿着镰刀,爬上高树,小心翼翼地先用泥巴封闭巢孔,然后把巢割下,回家后将蚁巢不断抖动,使蚁腹上的小珠破裂,蚁群互相粘着不能行走,然后破巢取出。吃法主要是用盐、辣椒拌,与凉菜配吃。

蚂蚁蛋也是傣族等民族的风味食品。但要采集蚂蚁蛋,必须掌握好时机,根据蚂蚁所搬动蚂蚁蛋的大小判断是否适宜挖掘。确定后,用锄头将蚁穴掘开,会见到一个巢状的穴,内有蓬松的土球,这就是蚁巢。将蚁巢取出击碎,用水来漂,水里就会漂浮着一层白色的蚂蚁蛋。蚂蚁蛋的吃法有三种,一是凉拌,将烫过的蚂蚁蛋和烧熟的番茄一起剁碎,加芫荽、花椒、辣椒、盐等调匀后食用;二是蒸,把蚂蚁蛋与姜、蒜、葱、青椒、花椒等拌匀,还要配上结成小疙瘩的香草,用芭蕉叶包好蒸熟即可;三是煮汤,把番茄用油炒后加水煮,水开后再放入蚂蚁蛋,煮几分钟即可。

佤族、基诺族也喜欢吃蚂蚁蛋,主要是炒吃。

白蚁不是蚂蚁,但在云南人的食谱中它也是一味。春夏之际,白蚁会从地下洞穴中涌出。傣家人利用白蚁的趋光性,在盆水置灯,使白蚁跌入水中,翅膀脱落,然后滤水漂洗,用油煎食用。

知了

在西双版纳、普洱等地区的热带雨林中,蝉的数量很多,夏天晚上,人们点燃火把,到水边树枝上,将蝉一只只捉下来。傣族人喜欢将蝉剪去翅膀和脚,放在锅里炒,然后舂碎拌菜吃。傣味有名菜知了背肉馅,就是将蝉去翅膀和脚,从背上划开,把拌好调料的肉塞进去,用线捆好油煎。这道菜外脆内嫩,美味可口。

布朗族食蝉主要是剁生。将蝉去翅去脚,用微火炒熟,取出与蒜瓣一起剁细成泥,加适量胡辣椒、野花椒、芫荽、葱末和食盐,研成糊,用萝卜、莴笋、白菜、刺五加等蔬菜蘸吃。蝉类昆虫剁生,呈酱状,色泽灰褐,味鲜香,富有营养。

我在孟连旅行,吃过刚从土里挖出来的知了的幼虫,还没有蜕皮羽化,当地人用瓶子装着出售。吃法简单,用油炸熟即可,味道还可以。在渔猎时代,它们就是美味。

竹虫

第一次到澜沧,风情浓郁之地,见到小摊上一堆堆的青竹筒,不知里面装着什么,打开,原来是一些白色的小虫子,这就是竹虫。后来发现,竹虫的身影在滇南各地的集市上都有,它们就那么堆在集市上,等着人们买回去享用。

竹虫是寄生在竹子中的一种虫子,有的地方也叫竹蜂。它们大约有1寸长,筷子样粗,颜色洁白,以嫩竹为食,从竹尖逐节往下吃,农历十月最为肥壮,常常藏在竹子的根部。这个季节,也是人们捕捉竹虫的最佳时候。生活在西双版纳、思茅地区的许多民族都喜欢采集竹虫。他们对一片竹林中有无竹虫了如指掌,因为有竹虫的竹子是畸形的,根据竹节的长短形状,判断准确后,只需在竹节一侧砍一个缺口,轻轻抖动竹子,又白又嫩的竹虫就掉了出来。竹虫的吃法是用开水煮烫或用盐水浸泡后,滤干水分,用油煎炸,酥脆芳香,是下酒佳肴。

现在,即使在昆明的小吃店里也能吃到竹虫了,因为昆明的消费市场大,滇南各民族采集到竹虫,有人专门收购送到昆明来。

诸虫

我在保山昌宁见到核桃虫,它们有指头大,呈褐色,在九十月间的昌宁街面上,有很多摊点。我多方打听,才知道核桃虫生活在核桃树的树干里,而不是生活在核桃里,要不小小的核桃怎么装得下它肥胖的身躯?虽然没有吃过,但它的味道还是可以想象出来的,想必不会比蜂蛹差多少。

我在大理宾川见到油炸蜻蜓稚虫,味道像蝗虫,是下酒的好菜。大理集市上有专门出售蜻蜓稚虫的摊点,都是活的,刚从水里捞出来的,这么多,不知是养殖的还是野生的。

在景谷集市上见到难看却是当地人美味的“爬爬虫”,在文山集市上见到散发奇怪臭味烤出来却很香且可以治病的“臭果子”……云南各民族餐桌上可以食用的虫子太多,有心的朋友可以到民间去细细品味。食虫,这可是远古饮食习俗的现实遗存。

在云南慢慢旅行,会享用到很多奇怪的食物,虫子就是其中的部分。到底有多少种食用的昆虫?还真说不清。

上一篇:米线 最是熟悉的味道 下一篇:食花 味蕾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