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妇科病会引起痛经

时间:2022-08-12 02:51:55

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来潮前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伴有全身不适的一种病症。该病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其中原发性痛经又叫功能性痛经,可能是由于患者生殖或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受到影响而出现的症状,它并非是由器官的实质性病变引起的。此类痛经患者多为25岁以下未婚未产的女性,她们痛经的症状一般会在婚后或产后得到明显的缓解。继发性痛经是指由某种疾病(多为妇科疾病)引起的痛经。该病患者多为30岁以上的女性。此类患者必须通过治疗原发病才能消除痛经的症状。本文现简要论述一下,哪些妇科疾病能引起痛经以及如何治疗这些原发病。

1.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处于生育期的女性若出现痛经,特别是出现了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时,可考虑是否患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应及时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是采用孕激素疗法,常用的药物有米非司酮、孕三烯酮和达那唑等。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一般使用此疗法治疗半年左右即可见效,但要想治愈则比较困难。服用孕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此病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

2.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是由于患者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导致周期性脱落的子宫内膜不能被排出体外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其实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表现。子宫腺肌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痛经。这是因为此类患者脱落的子宫内膜无法被排出体外,只能积聚在其子宫肌层。随着月经次数的增多,其子宫肌层堆积的子宫内膜也会逐渐增多,这就会引发呈逐渐加重趋势的痛经。另外,此类患者还可伴有月经量增多的现象。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办法,一般主张痛经症状较轻的该病患者可通过服用激素类药物使子宫内膜处于暂时休眠的状态,这样其月经就会停止,不会出现痛经的症状。但这样用药的患者在停药后痛经的症状会百分之百地复发。有些痛经症状严重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可选择手术摘除子宫的办法进行治疗。另外,最近有医生采用超声引导下的中药热凝介入疗法治疗该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子宫腺肌病患者不妨一试。

3.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是指发生在女性上生殖道内的一组慢性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等。该病患者除了会出现痛经的症状外,还可伴有白带增多、月经淋漓不净、下腹隐痛、腹胀腹泻、里急后重、尿频尿痛、腰骶酸痛和痛等症状。此类患者可选择宫炎康颗粒、妇科千金片、妇乐胶囊和野栓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4.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黏膜下的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若瘤体的大小未超过妊娠6周时的子宫、患者已绝经或接近绝经且能用非手术疗法进行治疗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此类患者可进行保守治疗。而对瘤体大小已超过妊娠6周时的子宫、瘤体生长速度较快或瘤体向腹腔内突出并有扭转倾向的此类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

5.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多由急性宫颈炎迁延不愈或各种原因引起的宫颈裂伤造成细菌感染所致。该病患者的炎症若沿子宫骶韧带向盆腔扩散,就可引起痛经。另外,由淋球菌等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宫颈炎常导致宫颈管闭锁或狭窄,这会导致经血逆流,从而引起痛经。另外,慢性宫颈炎患者还可伴有白带增多、腰骶部疼痛、下腹坠痛、胀痛(可在排便或时加重)等症状。此类患者可选用宫颈炎康栓、抗宫炎片、抗妇炎胶囊等中成药进行治疗,也可采用电凝法和冷冻法等物理疗法进行治疗。

6.盆腔瘀血综合征:盆腔瘀血综合征(又叫盆腔瘀血症)是由于慢性盆腔静脉瘀血而引起的一种病症。该病患者多为25~40岁的经产妇。盆腔瘀血综合征患者多在分娩或流产后的短时间内出现痛经的症状。这种痛经的症状往往在其月经来潮前的数天就开始出现并逐渐加重,在其月经来潮后的第一天或第二天减轻。另外,该病患者还可伴有下腹部疼痛、腰痛、性不强、极度疲劳和经前期胀痛等症状。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圆韧带悬吊术、阔韧带裂伤修补术、经腹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圆韧带缩短术、一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和骶前交感神经切除术等手术方法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

7.子宫颈或子宫腔粘连:子宫颈粘连一般是由于子宫颈的黏膜受到了机械性损伤而引起的,该病可导致子宫颈管变得狭窄或闭锁。子宫腔粘连是指子宫腔的前壁和后壁出现了部分或全部的粘连,该病可导致子宫腔变窄或消失。这两种疾病都可引起经血流通不畅而诱发痛经。另外,患有这两种疾病的患者还可伴有月经失调、继发性不孕或反复流产、早产、胎位不正、胎儿宫内死亡等情况。子宫颈粘连和子宫腔粘连的患者均可通过外科手术将粘连分离,在做完粘连分离手术后应在宫腔内放置避孕环,同时服用雌激素类药物以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防止粘连的再度发生。■

上一篇:怎样使用中成药治疗月经不调 下一篇:哪些人需要做纤支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