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乡愁两样情

时间:2022-08-12 01:35:44

摘 要:本文对肖邦两首谐谑曲从结构动机、音乐美学意义与价值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这两部作品虽然都反映了作者思乡爱国的主题,但在感情表达上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关键词:肖邦 《降b小调谐谑曲》 《升c小调谐谑曲》 回乡

一、引言

肖邦一生钟情于钢琴创作,他的理想以及对祖国的无限思念无不铭刻于音乐之中。笔者本人多年练习肖邦《降b小调谐谑曲》与《升c小调谐谑曲》,对两者的结构、情感动机、美学意义进行了研究与思考,并将浅见着以笔墨供同侪讨论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将此两首作品并列分析的原因在于,虽然它们创作年代相近,都反映了思乡主题,但情绪层次上却截然不同,前者反应了肖邦幻想中的还乡旅程,在途中处处充满了喜悦、期盼与美好的回忆。而后者情感层次较为复杂,充满苦闷与不安、期盼与希望、勇敢与执着,反应了作曲家历尽磨难的心路历程。

二、肖邦《降b小调谐谑曲》分析

肖邦《降b小调谐谑曲》创作于1837年,与《升c小调谐谑曲》相比,其情感层次与矛盾冲突略为简单,以“在归途中”这一主题,抒发了一种热烈、单纯的回乡情怀,如同游子怀抱思念,走在返乡路上。音乐呈示部为明朗的降D大调,旋律均匀流畅,心情轻松喜悦,充满期待。插部由梦幻般的圣咏式音调与具有滚动感的递进式音调组成,准备回乡的愉悦心情转变为儿时对美丽祖国的回忆和对故乡殷切的盼望。再现部与尾声热烈、壮丽,在归乡后的狂喜中结束。

作品是以具有流动性的三连音作为开始,它不安的特征在呈示部虽多次出现,但并未充分展开,因此,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音乐转入大调后所营造的欢快情绪。在本部分的两个主动机中,前者明亮爽快,以嘹亮清脆的效果使人感觉豁然开朗;后者温柔悠长,将期待性与召唤性极强的上行四度与六度连续使用,再配合低声部的波浪式起伏,表现了对故乡欲说还休的思念。两者配合,道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愉快心情。

插部有三个主动机,一个安详美妙带有梦幻色彩的祈语式音调、一个节奏递进的滚动式音调、另一个是灿烂的华彩式音调。虽然《升c小调谐谑曲》中也有梦幻主题,但两者有所不同,四度与连续的上行级进表现出强烈的呼唤与期盼特征。而《降b小调谐谑曲》的祈语式的音调是以波兰民歌为原型,以柔和的旋律线条勾勒出一片祥和气氛,如同作者忆起童年与世无争、安然恬静的乡村生活。

插部的滚动式动机是音乐开始处具有流动性的三连音的充分展开,它随音乐的发展在节奏上层层递进。前段对故乡的美好回忆转变成游子近乡情怯热切期盼。这急迫的心情如同车轮一般越转越快,故乡的圣地已在不远的前方,游子不停的探出身来向前眺望,希望马车再快一些,好让我回到梦寐以求的故乡。

作品以一段热烈奔放音乐结尾,大量不和协和弦、具有动力感的三连音和其变化形式以及短和弦的级进快速攀升,将插部归乡的迫切心情推到顶峰。这种心情与前面大不相同,马车已经驶入故土,杂沓的马蹄声也不能掩饰蓬蓬的心跳,游子泪眼婆娑的望着故乡的泥土,沉醉于回归的狂喜中,音乐在高潮处戛然而止。

三、《升c小调谐谑曲》分析

《升c小调谐谑曲》创作于1839年,此时肖邦离开祖国已达十年,作品在病痛、苦闷与孤独中完成。在1839年3月至冯达纳的信中他说到:“请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首谐谑曲。不知何时可完成。我还处在昏昏之中,无法动笔。”作者将内心对于祖国的忧虑、无法以身许国的苦闷、以及对民族未来的希望寄于其中,它是肖邦一生爱国理想的浓缩,并向我们显示了一个饱含苦闷与思念、憧憬与希望的世界。

《升c小调谐谑曲》的引子由寻觅式音调与柱式和弦两动机组成。寻觅动机利用六度音程的呼唤特征与小二度造成的“导音感”,再加上调性的模糊性,造成了强烈的动荡与不安。第一主题是平行八度构成的短音阶,它们以排山倒海之势汹涌袭来,一种压迫感在骤然间弥漫开来。引子营造的不安情绪演变为愤懑与厌倦,在瞬时形成一种巨大并无法解决的阻碍与抑制。这使音乐在一段噩梦中开始,在梦境中,作者在满是荆棘、不见希望的黑暗森林中踯躅前行,不由得加快脚步,却仍被这蛛网般的压抑束缚,这情感透露出一种挥之不去的忧虑和不容俗世的愤懑、压抑与孤独。

第一主题的消极情绪在后面的幻想主题中释放,它由两个主动机构成――圣咏式音调与下行分解和弦。前者使用具有号召与期待特征的上行四度音程,并将节奏拉宽,使音乐显得广阔、崇高。后动机高贵单纯,将纯洁质朴的主和弦下行分解,显露出波兰母亲赋予肖邦的骄傲与高贵。此时,幸福感与亲切感油然而生,紧绷的灵魂得到片刻安宁,仿佛终于找到了黑暗森林的出口,眼前出现了一个鸟语花香的天堂!在流连忘返之际,他突然觉得这天堂般的美景似曾相识,原来是儿时的记忆中那般纯真又美好的故土。

然而,这喜悦与安宁未能长久,第一主题旋律再次出现,那种不安与焦虑在此处化为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和愈挫愈奋的执着。它涌现出的巨大冲击力将会形成另一场暴风雨,而这次暴风雨的洗礼终将归于何处?在结尾我们找到答案,它做出总结式回答。结尾部分通过音区变化营造出惊涛骇浪般的起伏。低声部先以跨越式动机快速穿梭,后用更强烈的平行八度做飞跃式跳进,形成了结束部的第一高潮,紧随其后的微弱颤音造成阴霾的情绪似乎在酝酿更大的暴风。果然,结尾处漩涡式旋律以螺旋式急速前行,如同深海巨浪一般层叠呼啸而来,气势之磅礴令人震撼,我们仿佛看到波兰英雄的独立宣言,斗志昂扬的人民群众也投身于革命的熊熊火焰之中,这气势愈演愈烈,最终在热烈至极的情绪中达到顶峰。

四、结语

肖邦音乐的精神内涵对广大音乐学研究者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异国生活中,肖邦虽对祖国魂牵梦萦,但他却情愿承受流亡的痛苦,也不当异族的“顺民”。对故乡的眷恋是他音乐中的永恒主题,这种情绪会因作者心境的不同而呈现出迥异的特征。本文选取肖邦谐谑曲中最著名的两首作品进行分析,以此探讨相同体裁、主题,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层面对回归精神的表现与阐释。一种是“欲罢不能的思念,梦中回归的狂喜”,另一种是“历尽磨难后的坚持,愈挫愈奋的执着”。前者是游子在归乡途中内心的焦急与幸福,又掺杂着儿时对家乡的甜美回忆,而后者却是一首充满了矛盾与斗争、勇感与坚强的赞歌,相比之下,后者在情感内容和演奏风格上都比前者更加多样化。

参考文献:

[1][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商务印书馆,2000。

[2][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匈]李斯特:《李斯特论肖邦》,人民音乐出版社,1965。

[4]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5]李醒尘:《西方美学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王笑容:山东教育学院音乐系。

上一篇:新形势下对高职大英听说教学改革的思考 下一篇:帕梅拉:女性的道德模范与反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