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护理

时间:2022-08-12 10:12:26

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危险因素及其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56例患者的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49.62±5.99)分,低于对照组的(61.24±8.41)分;试验组睡眠质量良好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5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65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9-0103-02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risk factors of the bronchial fistula after pulmonary lobectomy and the effective care measures.Method:56 cases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were analyzed from our hospital,whic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methods to care,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care and health care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compare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Result:After nursing,the experimental group nursing uncertainty illness score was (49.62±5.99)points,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1.24±8.41) points,the rate of good sleep quality care was 85.7%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53.6%,the differences of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Bronchopleural fistula after pulmonary lobectomy; Risk factors;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Baise City,Baise 5330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9.057

支气管胸膜瘘是临床常见并发症,发病机制复杂,诱因也比较多,且在肺叶切除术后发生率较高,患者发病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频发性咳嗽、咳脓性痰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目前,医学界对此种疾病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治疗效果不理想,再加上患者缺乏有效地护理使得治疗后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上研究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危险因素至关重要[1]。为了探讨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危险因素及其有效护理措施,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诊治的56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年龄44~79岁,平均(56.5±0.8)岁,术后发病时间6~12 d,平均(8.5±1.4)d。对照组28例,男14例,女14例,年龄28~66岁,平均(56.7±0.8)岁,术后发病时间6.2~14.5 d,平均(9.2±3.1)d。患者对其治疗方案、护理方法等完全知情。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危险因素 支气管胸膜瘘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患者肺叶切除术后危险因素也相对较多,常见的有:(1)全身因素。全身因素是患者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患有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再加上患者手术前长时间使用皮质醇激素,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等均容易造成患者肺叶切除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2)吸烟。患者烟期时间较长,由于长期吸烟肺部功能开始退化,增加了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3)局部因素。局部因素也是引起患者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原因之一,部分患者术后由于病变残留,血供等发生破坏,并且对右全肺或左全肺切除患者发生率更高。(4)其他因素。除上述原因外新辅助放化疗、感染性疾病、术后机械通气等均是其危险因素[2]。

1.2.2 护理措施

1.2.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术前护理。手术前要求患者戒烟,从而减轻呼吸道症状,并控制饮食,纠正其营养不良的现状,对于存在肺部感染的患者应该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高效敏感性抗生素。医师根据患者情况让其进行康复锻炼,提高肺活量,并进行相应的呼吸功能训练。(2)术后护理。患者手术后医师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特征,如心率、血压、脉搏等,并做好感染等预防措施。早期鼓励并协助患者进行咳嗽,并让其尽可能做深呼吸运动,促进胸膜腔内气体及液体排出[3]。

1.2.2.2 试验组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要为其安排舒适的住院环境,并保证病房空气新鲜。手术前,多与患者沟通,消除陌生感,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帮助患者解释相关疾病的知识,使其对肺叶切除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减少和避免心理应激。(2)健康教育。肺叶切除术是一个比较大的手术,患者手术前后必须加强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及其药物使用方法。根据患者及其家属不同文化程度、年龄等采用相适应的宣传方法,提高患者知晓率[4]。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睡眠质量良好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危险因素也比较多,常见的有全身因素、吸烟、局部因素等,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和患者临床上进行的护理关系密切。临床上,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护理效果理想,本次研究中,护理后试验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49.62±5.99)分,低于对照组的(61.24±8.41)分;试验组睡眠质量良好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5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肺叶切除手术后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护理效果理想,能够减少患者不良情绪,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倪栋梅.“品管圈”活动在健康教育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7-98.

[2]杨永安,陈华平.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手术治疗总结[J].临床误诊误治,2012,21(3):38-40.

[3]魏学强,王平,彭浩,等.不同手术路径肺叶切除对早期肺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12):1406-1408.

[4]徐朱慧,夏小芳,赵婿婿.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屡的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3,34(2):372.

[5]姚驹,王剑杭,方荣,等.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9):149-151.

[6]谢伟,封常刚,石运欣,等.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99-100.

(收稿日期:2015-11-14)

上一篇:基于FSAE的无线数采与自动换挡研究 下一篇:铝合金地铁车体典型防腐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