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婴儿监护系统设计

时间:2022-08-12 09:00:56

智能婴儿监护系统设计

【摘要】介绍了基于摄像头监控下的智能婴儿监护系统,系统采用一款高度集成芯片MC44BS373CW实现无线图像的传递,这是摩托罗拉公司新出的一款射频视频调制芯片,通过它可以实现监控视频的调制发射,利用无线的技术传递视频图像,省去了布线的繁杂,无线的系统设计更具有自由度,系统采用智能控制,可以通过无线的技术控制系统,系统通过传感器可以把适度,温度,声音通过无线的方式传递出来,接收端可以利用遥控器控制相应的操作达到目的,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可以给监护者参考。

【关键词】MC44BS373CW;无线;视频调制;智能

1.前言

快节奏的生活,较大压力的工作环境,使得人们对时间的合理安排要求越来越苛刻,在休息期间有一个好的睡眠是能缓解压力,恢复体力的最好方法,那么照顾孩子怎么办,这个系统能够很很好的缓解这些问题。

本文设计基于MC44BS373CW射频视频调试芯片进行视频的调制和发射,同时也可以传递语音。这样监护者可以清晰地观测到婴儿的动态,同时利用无线收发模块可以控制婴儿床的位置,是摇篮状态还是睡眠状态,同时系统的湿度传感器会检测婴儿是否尿床,温度传感器检测婴儿的温度,婴儿床靠近婴儿头部有一个小麦克检测婴儿是否哭啼。这个系统根据婴儿的特点量身设计的,完全保证了婴儿的环境适宜,这样为监护者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也节省了监护者的一部分时间。

2.系统结构

该系统由检测电路:温度检测,检测婴儿当前体温;尿湿检测,检测婴儿是否尿床;翻身检测,检测婴儿睡姿是否正常;哭啼检测,检测婴儿是否因饥饿等情况引起的身体不适而哭啼;光线检测,检测婴儿的环境光线是否适宜;踢被检测,检测婴儿是否踢被,避免婴儿着凉。

主控电路:接收检测信号,本地控制指令,远程控制指令,控制视频监控的开启与关闭,控制摇篮方式的启动与关闭,控制播放音乐系统等功能。

视频监控:把摄像头摄录的图像经过无线的方式传输出去,把婴儿最准确的信息传递给监护者。

图1是系统组成框图。

3.硬件电路设计

3.1 检测电路的分析

温度检测,采用18B20温度传感器检测,在婴儿床底部即婴儿睡眠处安放3处温度检测,主要检测婴儿头部温度和背部温度,确保检测准确。

尿湿检测部分采用具有一定阻值的垫子检测信号。婴儿躺在这种垫子上,垫子通过引线连到A/D转换器,转化出的电压与阻值成比值关系,检测电压输入单片机与设定值比较,因垫子自身有一定阻值R,所以会有初始电压。通过对端口电压值的A/D采样处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智能设计尿湿报警门限值,避免了普通开关式测量带来的误判。当婴儿发生尿床时,垫子电压就会降低。当经单片机处理后的电压值超过设定电压的门限值下限时,系统就会提示报警,及时将报警信息告知父母。

翻身检测利用红外对管增大发射功率和发射角度,实际用了两个红外发射管并联,同时发射。为避免环境中别的红外信号的干扰,在程序中做了设置:在发射程序中让红外发射管发出一定的加密数据,在接收程序中检测接收的数据。当检测接收的数据正确时,证明婴儿睡姿正常,当婴儿睡姿不正确时把红外线挡住时,收不到发射信号则报警提示。

哭啼检测是在婴儿头部附近放置一个话筒,拾取婴儿的哭啼声音。

光线检测利用光敏电阻,检测光线强弱,预设值可以调节。

踢被检测利用热释电检测人体,避免误检测系统设计3个检测点,多点检测,同时检测到信号时提示婴儿已踢被。

3.2 视频监控

视频监控通过摄像头拾取视频图像,经过视频调制转换可无线传输出去,设计采用一款高度集成芯片MC44BS373CW,它是摩托罗拉公司新出的一款射频视频调制芯片,它内部集成了两个PLL,一个是产生伴音的载波6.5MHZ,另一个是视频的载波,芯片集成度很高,下面是该芯片的简要说明。

MC44BS373CW有两种封装,一种是SO16NB封装,还有一种是QFN20封装的。设计是用的16脚封装的。

此芯片是I2C的数据传输,既能节约单片机的I/O口的使用,而且传输速度也快,从数据手册查询时钟为300n秒。

通过分析该芯片的数据手册可得知输出频率的计算方法,伴音载频可以直接设置成6.5MHZ,而射频是通过PLL生成。芯片外部晶振产生4MHZ的信号,在芯片内部进行128分频后得到31.25KHZ的基准信号,再经过倍频可得到稳定的射频信号F,F先经过8分频后,再进行N分频得到基准频率,计算公式如下(F为MHZ):

由于该芯片集成度很高,所以需要在外部连接的器件就很少,给调试带来很大方便。图2是它的实际应用原理图。

图像接收设备,采用传统的小电视机接收,省空间便于携带。发射接收频率可预设,避免占用公共频带。

3.3 控制部分

控制系统采用MEGA16单片机,该单片机具有16K系统内可编程FLASH、8路10位ADC、32个可编程的I/O口和四通道PWM。

该单片机工作稳定,功耗低,I/O口多,还有8路10位ADC省去扩展的麻烦,还有四通道PWM驱动电机正好。

3.4 摇篮部分

通过电机的转动摇动婴儿,模拟出人的晃动情景,安抚婴儿入睡。

如图3所示电机向左慢速转动5秒后婴儿睡眠的板向左偏上450移动15cm后停止,让让睡眠板自由回落,形成自由摆的状态,每过30秒后电机提升一次睡眠板,让自由摆持续摆动。

3.5 播放音乐部分

4.软件程序设计

4.1 主机控流程图

主机控制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

4.2 远程监控流程图

监控程序可由监护者手动启动监控,在检测事故状态自动启动监控,流程图如图5所示。

5.测试结果

5.1 测试设备

5.2 测试结果

通过抽样检测5个信号的频率与预设频率有微量误差见表1所示,分析原因是锁相环的基准频率受温度影响频率浮动造成。

5.3 图像结果

经过测试接收范围空旷地段可达28米图像清楚,在室内接收隔1堵墙距离5米内图像清楚,隔2堵墙图像基本清楚测试距离6米,在目前普通家庭满足要求。

6.总结

设计基本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实现了智能控制,远程监控,检测灵敏;具有了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进一步的改进可投入市场,为社会服务。虽然都得到了实现,但我在实践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需要进一步研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考性,能到产品的性能。

参考文献

[1]廖平,乔刚.基nRF2401的近距离点对点无线通信系统[J].数字通信世界.2002.6.9:23-27.

[2]李光飞,楼然苗等.单片机C程序设计实例指导[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3]李真,付植桐.流行单片机实用子程序及应用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王青.家庭智能化系统之红外遥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设计新技术,2005,9:60-63.

[5]楼然苗,李光飞.51系统单片机设计实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6]龙勐.智能型红外遥控器[J].电子技术,1998,9:23-24.

[7]张仁俭.基于89C2051单片机的红外遥控装置及应用[J].航天制造技术,2005,3:21-23.

[8]郑宇.可控硅控制模块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06,8:27-28.

[9]石东海.单片机数据通信技术从入门到精通[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01:26-30.

[10]游战清,李苏剑.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理论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06:20-40.

[11]无线龙.无线通信和无线网络的入门与实战[C].成都:成都无线龙通讯科技有限公司,2005.08:100-105.

[12]夏莉英,陈雁.AT89C51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接口及编程[J].电子工程师,2006.12:52-55.

作者简介:杨振雷(1982—),男,学士,助理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无线通信技术、微控制系统与工业控制、视频监控技术等。

上一篇:油!油!油!“两桶油”垄断千家万户? 下一篇:浅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