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解方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8-12 07:34:59

关于小学数学解方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解方程已经成为小学数学突破教学障碍的瓶颈,笔者通过实践教学经验,总结了小学数学解方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提出了几点解方程教学中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数学;解方程;思考

小学数学的解方程对于小学生而言是解题思路的变革,是由逆向解题到正向解题的转变. 很多小学生在学到解方程时会感到学习的难度系数增加,甚至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自信. 这也给小学数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阻力,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了小学数学教学解方程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仅供教学参考.

一、选择适当的教学衔接方式

当前小学数学的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没有注重教材的衔接. 新教材在解方程这部分知识点比较突兀,没有继承传统教材中先把加减乘除各部分作为解方程的基础和依据,没有研究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解方程之前首先要学会哪些知识,建立哪些经验. 以七年级以上的思维方式来要求学生的学习,这就使小学生在学习解方程的思维上失去了“知识”和“经验”的双重根基,不能实现对以前所学知识的跃迁.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衔接方式,要对解方程的内容进行编排. 我们应该把算术解题思维作为解方程的一条主线,灵活运用解方程的一些性质,用等式的一般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之后再解各类复杂的方程,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我们解简单的方程,2x + 1 = 3,我们先转换成2x = 2,然后就迎刃而解了.

二、学会与学生进行交流

小学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思维分析能力有限,知识的接受能力均比较差.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采用填鸭式的知识灌输,疏忽了对学生接受能力的认知,达不到教学应有的效果. 笔者通过教学得出,学生对数学解方程知识的接受更倾向于交流式教学,倾向于对实物的认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使用实物进行教学. 如在解方程的教学中,可以使用天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和教学思维能直观的表现出来,天平的两边是同时发生变化的,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思路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再通过归纳总结实现与学生的交流合作,达到沟通教学的目的. 此外,教师要学会适时进行启发和引导,而不是花时间来讲解,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尝试来解决问题,通过进行互相研讨,互相总结,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才能让学生学习的印象深刻,达到牢固记忆的目的.

三、解方程的过程要循序渐进

小学数学材中在解基本方程式时,要求对方程式先进行变形,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解题步骤进行省略. 这就造成了两个极端,有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书写的解题过程过于冗长和繁琐,解题等式忽长忽短,导致有的学生在解题时分心,抄错数字,出现计算错误. 如,2x + 3 = 15,先写成2x + 3 - 3 = 15 - 3,再写成2x = 12,然后还要写成2x ÷ 2 = 12 ÷ 2,最后才写成x = 6,一道题在解题中要写四步,极容易出现错误;而另外一些学生则在解题过程中,直接写出答案,不能体现思考的过程. 如3x + 1 = 10,直接给出答案x = 3. 这样的书写形式不利于小学生培养解题细致缜密的习惯,也不能提高解方程的正确率.

四、降低难度、知识整合与灵活运用

新教材根据《标准》的要求,降低了难度,把解决应用问题和计算方法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 由于小学生对正负数和分式方程的有关知识不太了解,因此,a - x = b和a ÷ x = b 类的方程不适合在小学阶段学习, 故而教材将它们回避掉了. 只出现了未知数x 做加数、被减数、因数、被除数. 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学生是很容易理解的. 可是在练习题上却依旧出现a - x = b 和a ÷ x = b 类的方程题, 导致学生迷茫. 再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学生不是很容易理解.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先通过简单的练习和学生的知识网络进行联系,最终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

五、加强练习,树立牢固的解题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加强基本类型方程式的练习,让学生熟悉和牢固掌握解方程的思路. 另一方面,要根据其相对应的内容进行形式上的变化,让学生多类型、多角度地与方程式进行接触,完善知识体系. 强化练习是掌握知识的法宝,通过不断的练习,让学生学会知识内容的迁移,建立知识树和知识网,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总之,小学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解方程更是考验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手段之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看懂教材、把握教材、驾驭教材,教材是死的,教学方法是活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勇于创新,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仔细研思解读教材、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对教材修改,注意解题思路的培养,还要与学生实施互动交流,通过强化练习教学效果. 用现代数学的观念来审视和处理教材,着眼学生的后续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优化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全面推进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九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5.

[2]杨刚.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研究[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下一篇:小学低段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