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威尼斯商人》与《鲁滨逊》人物看16到17世纪英国价值尺度变化

时间:2022-08-12 06:28:07

摘 要:夏洛克,安东尼奥与鲁滨逊同为西方文学著名的商人角色,然而三者却又有着很大的差异性。笔者从三者以追求金钱为人生目标,以及与不同人物的关系分析其性格特点,从而进一步考察不同时代的价值尺度的变化。

关键词:金钱 人与人的关系 性格 价值尺度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经典喜剧之一,剧中围绕一磅肉而展开激烈冲突的情节为世人熟知,主人公夏洛克与安东尼奥因此争斗闻名于世。有“英国小说之父”的笛福也因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立于西方文学之林。这两部作品中,夏洛克、安东尼奥、鲁滨逊都以追求更多的金钱为人生目标,但是,他们三人的社会身份、职业、伦理价值尺度不同。本文尝试通过考察这三个人物,体现从16世纪到17世纪英国伦理价值尺度的变化。

国外关于《威尼斯商人》相关研究十分的丰富,以往夏洛克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就是一个超级吝啬鬼,近十年来,学界对此提出了新的看法,从另外的角度尝试解读夏洛克,如:英国威廉・哈兹里特的《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1]用辨证的手法对夏洛克进行了重新解读,揭示了其所受的民族歧视等不公正对待,张云的《作为电影符号的安东尼奥和夏洛克――对电影2004年版的人物分析》[2]从电影符号学中能指和所指对复杂对象的分析方法,来看分别以安东尼奥和夏洛克为代表的商人符号。另外,研究鲁滨逊的也不在少数,如:韩东雪的《鲁滨逊性格中的积极因素》[3]从各个方面分析了其极具个性色彩的性格特性,发掘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下主人公的积极向上的因素。

一、以追求金钱为人生目标

(一)夏洛克

作为一个高利贷者,夏洛克所信奉的人生哲学就是金钱至上,他从借出去的钱中直接取利息,像母羊生小羊一样快速地生利息,以便自己能得到更多的财富。他还引用《圣经》里雅各的故事为自己辩护:“只要不是偷窃,会打算盘总是好事。”[4]在借钱之前,他一定要先确认了自己的钱能够有保障地回收才会借出,“我一定要放了心才敢把债放出去。”[5]由于对金钱的偏爱,养成了他这样一种对金钱的谨小慎微的态度,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成就了他“四大吝啬鬼”之一的称号。

(二)安东尼奥

安东尼奥赚取金钱的方式则是海上贸易,他的商船遍布世界各地,他的买卖也遍布海外各国。戏剧一开场就写道安东尼奥平白无故地闷闷不乐,他的朋友萨拉里诺和萨莱尼奥却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买卖“您的心是跟着您那些扯着满帆的大船在海洋上簸荡着”,“要是我也有这么一比买卖在外洋,我也一定要用大部分的心思牵挂它……”[6]文中还提到安东尼奥替巴萨尼奥到夏洛克那儿借款时他的筹码就在商船之上,后来得知自己的商船在海上失事,一无所得之时他面临的就只有割掉一磅肉的危险,戏剧结尾时却是另一个惊喜等待,全部商船平安归来,正所谓“成也商船,败也商船”。

(三)鲁滨逊

从一开始鲁滨逊就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他没有听从父母的劝告安心地呆在家里选择一个稳妥的职业安稳地过完自己的一生,而是选择了不断地出海探索。在这期间,他进行了多次海上贸易将各地的商品转向贩卖,在海上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险,从最初对海上生活的不适应到后来习以为常,同时他还在巴西当种植园主,这一切都是为了积累财富。按常理来说,在经历了那难忘的孤岛生活之后他应该学会收敛,事实却恰好相反,老年时他还以商人的身份搭乘侄儿的船去东印度群岛,途中还重返了他曾经独居的荒岛,不过那里已经成了他的一块新殖民地,保留了他的财产,不可否认,这绝对又是另一次积累财富的过程。

二、从三者与不同人的关系看其性格特点

(一)商人

与夏洛克有直接往来的就是安东尼奥,后者为了帮助朋友而向前者借了三千块钱,然而二者的关系似乎从来都是水火不相容的:夏洛克痛恨安东尼奥因为他是基督徒,还辱骂自己,辱骂自己的民族,同时借钱给人还不收取利息,把放债这一行的利息都压低了。他们二人的矛盾似乎难以调和,在安东尼奥没能按时还上夏洛克的钱时,对方朋友愿意拿出数倍的价钱偿还他都不愿接受,只是想要履行合约,取对方身上的一块肉。只有这样,他才能够一解心头之恨。

安东尼奥也因为夏洛克是异教徒,同时也因为对方放高利贷,所以认为对方是魔鬼,甚至在商人会集的地方当众辱骂他,平时也老是骂他是异教徒、杀人的狗,对其吐唾沫、踢他,从来都不给他好脸色看。

而鲁滨逊跟商人们相处的情况则大不一样。在他到巴西的几年时间里,他不仅学会了当地的语言,而且在种植园主中间也有了熟人,并建立起了友谊,同时在圣萨尔瓦多的商人中间也有了朋友。他们都愿意跟他交谈,听他讲两次到几内亚航行的故事,以及在哪里和黑人们进行贸易的情况。因为他能跟他们很好地相处,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以及深刻的友谊,所以后来在他在海上遇难而流亡到荒岛二十几年后回来发现他的庄园被人很好地照管,财产也大笔地收回。

(二)下属

夏洛克的仆人朗斯洛特由于受不了主人的吝啬于是决定逃离而投奔巴萨尼奥,他对新主人这样评价他的旧主:“我替他做事,把身体都饿瘦了;您可以用我的肋骨摸出我的每一条手指来。”[7]在他心目中,夏洛克就是魔鬼的化身,虽然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决定自救而脱离苦海。作为每天侍奉主人的仆人,朗斯洛特很清楚地见证并亲身经历了夏洛克的吝啬。

作品并没有直接描写安东尼奥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属下的,然而根据“物以类聚”这一说法我们或许可以从他的朋友巴萨尼奥对待下属的态度中看出一丝端倪:朗斯洛特在逃离了前主人夏洛克之后立马就投奔到了巴萨尼奥的手下。朗斯洛特对新主人评价旧主人时这样说道:“他有的是钱,您有的是上帝的恩惠。”[8]

鲁滨逊对待星期五则是另一种相对宽容的态度。虽然星期五算是鲁滨逊手下的奴隶,但他却如同任何一个仁慈的主子一般对待他的下人:跟他吃同样的食物,教他语言、劳动,传授他知识、等。在星期五对鲁滨逊教予他的宗教问题产生疑惑时,他会向自己的主人提出质疑并寻求解答,这是一种相对和平、自主的关系。

(三)家人朋友

自从妻子死后,女儿杰西卡就是夏洛克唯一的亲人,按理说二人应该相依为命,彼此倍加珍惜,其实却不然。杰西卡一直羞于做自己父亲的女儿,一心想要跟自己的情人罗兰佐私奔。而夏洛克在得知女儿与人私奔之后最关注的不是女儿的安危,他惦念的只是他的金钱与财产:他宁愿自己的女儿死在自己的脚下,女儿的身体上有着逃跑时带出的钱财与珠宝。有这样一个金钱至上、不顾父女亲情的父亲,难怪杰西卡如此想要逃离这个家。夏洛克并没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的朋友,最多只能说他和自己的犹太民族是站在同一个立场上的。在面对自己的失利,没有一个是作为他的朋友出面帮助他的,他只能算作一个悲哀的孤独者。

作品里也没有提到安东尼奥的亲人,他有的只是众多的朋友。朋友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十分看重与朋友们的友谊,他借钱给人从来都不收利息,为了帮助朋友向高利贷者夏洛克借钱,最后没能及时还钱而按约由对方割自己身上的一磅肉,真是为了友情可以两肋插刀。

鲁滨逊生来就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面对父母亲友的劝告,他一点都听不进去,因为他的志向是漂洋过海,在家里安居乐业并不能使他满足。“正是这一个胡思乱想,使我强烈地对抗我父亲的意志和命令,强烈地对抗我母亲的恳求和劝告,也反对其他朋友的劝说。”[9]在内心挣扎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经不住梦想的诱惑与冲动,决定离开父母,远走高飞,一切都不能使他停留。鲁滨逊的朋友却是分布颇广,数量众多:出海冒险时认识的几位船长,船长的遗孀,巴西的种植园主……

通过夏洛克与他人的关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是一个金钱至上的、吝啬的、对基督徒抱有无限敌意的犹太教徒。而安东尼奥是中世纪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敢于冒险,在海上进行商业贸易。他对自己的朋友仁爱有加,对基督徒之外的信徒,特别是犹太教徒有着强烈的歧视。鲁滨逊则是一个处于17世纪具有冒险精神的、不断开拓进取的新兴资产阶级形象。他不顾父母的反对、朋友的劝阻,坚决走上了一条未知的探索道路。他也爱财,从他不断地想要外出探索,在巴西当种植园主,以及从事海上的商业贸易等可以看出他对财富的渴望。

三、价值尺度的变化

(一)金钱

夏洛克对金钱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狂爱,金钱超越了生命,超越了亲情。借钱出去,一定要以高利回收;对家里的仆人苛刻、吝啬,以致最后仆人因受不了他的一毛不拔而毅然离去;女儿携钱出逃,他关注的不是女儿的生死安危,只是自己的金钱……

安东尼奥也追逐金钱,不过却不像夏洛克一样爱财到心理扭曲的地步。他不断地为自己积累财富,但是借钱出去却从来不收利息,面对朋友屡次需要的金钱上的帮助也是毫无怨言倾力相助,从不斤斤计较。

鲁滨逊也可以说是相当地大方:他可以把钱寄存在一个朋友的遗孀那里;他出海时将种植园交给其他的种植园主和商人照看;对陷入困境的朋友慷慨解囊以示报答;对自己的亲人也鼎力支援……

在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金钱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从夏洛克、安东尼奥和鲁滨逊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金钱的观念从最初的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发展到后来的君子爱财,持之有道,用之有爱。

(二)人与人的关系

夏洛克与剧本里的人几乎都是敌对的关系,商人安东尼奥唾弃、辱骂他,仆人朗斯洛特嫌弃他,骂他是魔鬼,女儿也与之疏远,一心想要逃离。作为一个犹太人,他受到所有基督徒的歧视,魔鬼、恶狗、蠢材是他的代名词,整个犹太人在这个基督徒的世界里都受到排挤与歧视,这是一个完全不平等的世界。哪怕是代表公正的法律,也只是为基督徒而制定,想想那最终的审判,鲍西娅成功地钻了法律的空子为安东尼奥辩护,然而最后当夏洛克钱财尽失,女儿离弃,一无所有的时候,有谁站出来为他说一句话?法律此时就是公平的吗?

安东尼奥恰恰与夏洛克相反,他有着许多的朋友,在自己面对困难时他们都愿意出手相救:在夏洛克执意要取他身上的一磅肉时,有二十个商人、公爵、最有名望的士绅都劝夏洛克放弃这一要求;巴萨尼奥为了解救他,愿意成倍地为他还债,最后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定情信物……当然,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安东尼奥对犹太人的歧视,尽管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却还是未能铲除这种并不平等的宗教歧视。

鲁滨逊在与人的交往中无疑也要比夏洛克成功许多,他与同行商人等和平共处,共同发财致富;和朋友也是互帮互助;对相当于奴隶的星期五也是相当的宽容、平等。星期五与鲁滨逊拥有不同的,然而后者并没有像安东尼奥等基督徒对以夏洛克为代表的犹太教徒一样表示出那样的歧视与仇恨,相反,鲁滨逊对星期五采取的是一种尊重的、和平的方式与其共处。他采取的是一种循循善诱的方式,为对方解答宗教问题上遇到的疑难问题,最后星期五在主人的潜移默化里接受了主人的。

从夏洛克、安东尼奥和鲁滨逊他们三者与人相处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文艺复兴到17世纪以来人的价值、地位的变化,真正凸显了人性。人性,是文艺复兴以来最为突出的一个口号与中心问题,思想家们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思想,肯定人的价值、权利等。 拜金主义、纯粹的利己主义开始在人性的召唤下变得更为次要,在逐步的磨合与发展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相对来说更加平等。

结语:

对处于相同国家,不同时代的夏洛克、安东尼奥与鲁滨逊我们可以从三者与不同人的关系分析他们性格的不同,进而发现的伦理价值尺度的变化,人的价值得到了肯定与重视。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文艺复兴到17世纪以来提出的对人性的探讨、复苏、进步,人文主义价值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英】威廉・哈兹里特著.顾钧译.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张云. 作为电影符号的安东尼奥和夏洛克――对电影《威尼斯商人》2004年版的人物分析[J].电影评介,2007,第24期 .72.―73.

[3]韩东雪.鲁滨逊性格中的积极因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第5期.71--72.

[4] [5] [6] [7] [8]【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夏洛克商人[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5.9.29.25.7.9.43.43.

[9]【英】笛福著.罗志野.鲁滨逊漂流记[M].广西:漓江出版社,1996.8.(1997.2重印)7.

作者简介:张蕾(1988―),女,汉族,重庆,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11级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上一篇:浅谈数学与艺术的联系 下一篇:管窥唐诗中的唐代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