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医疗设备的使用\维修及绩效考核

时间:2022-08-12 04:56:18

简论医疗设备的使用\维修及绩效考核

摘要:医疗设备的使用、维修是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增加医院收入的重要前提。同时,如何保证先进医疗设备得到充分的应用,也需要对医疗设备进行不同方面的绩效考核。基于此,对医疗设备的使用、维修以及绩效考核分别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医疗设备使用维修绩效考核

一、医疗设备的使用

(一)提高医疗设备操作人员素质

1、做好仪器使用前的技术培训。医疗设备安装验收后,就自动进入到培训过程。但培训内容很重要,它是决定培训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根据每类设备不同的使用要求,不同的操作方法(同类设备,不同的厂家,不同的型号,情况也有区别),确定培训内容及方式。可要求由厂方培训工程师、设备科工程师及临床科室人员一起商定培训内容。另外,医疗设备的维修及管理人员也要参加使用培训,以便了解机器结构、原理,学会正确操作。培训结束后,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都要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对考核合格者进行登记,存档备查。

2、正确熟练地使用设备。现代医学要求医务人员即设备操作者必须熟练应用医疗仪器,许多医疗设备都由计算机控制,对电源要求较高,若不按正常顺序开、关机,各个部件在不同的开关时,都会产生浪涌电流,有可能造成硬件和软件的损坏,数据的丢失。操作者除了要熟悉所用仪器的性能,按操作规程正确熟练地使用仪器外,还应了解医疗设备的基本原理,学会排除一些简单的故障。对于呼吸机、心脏除颤仪等急救设备,使用的熟练程度更是至关重要的,而熟练的操作来自于对设备经常的使用,但急救设备平时用的很少,所以,对操作者定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提高业务素质,增强责任心,不但是抢救工作的裕要,也是有效防止和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的关键。

(二)科学维护、保养与管理

医学设备是医院开展各项医疗卫生工作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为充分利用好这些设备,以减少设备的资源浪费,需要科学的管理,医院要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及流程,坚持做好医疗设备三级维护制度并做好工作记录。在对全院医疗设备进行除尘、维护工作中,发现有的机器里面的灰尘很厚;有的机器,传感器或易断的导联线就脱落在机器的一边,很容易损坏。为此,对设备的管理要责任到人,机器使用完后,一定要将导联线传感器等易损部件整理好,放到盒子里。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清洁机器表面的污渍、紧固和机械部分等,降低故障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仪器设备使用双登记制度

新设备在办理出库时,必须配发仪器设备使用登记本、仪器设备故障登记本。在使用过程中,使用登记本中必须记录使用日期、使用开始及结束时间、操作者使用前设备状态、使用后设备状态,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异常现象,如声音、温度、被测数据、标准值偏差、指示灯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在故障本上做好异常情况前后的详细记录。内容包括:故障时间、故障原因(分人为、自然,如果是人为造成的故障,一定记清楚引起故障的错误操作方法,以防再犯)、故障现象、维修后运行情况。若使用中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关电源,并及时向设备科报修,避免设备故障进一步扩大,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

二、医疗设备的维修

(一)转变思想观念是加强维修技术队伍建设的关键

1、医院领导要转变思想观念。首先医院领导要真正认识到维修人员的重要性。应把那些业务能力强,同时又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人员推到第一线,让他们承担责任。其次医院给维修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条件,加强对中青年维修人员的智力投资,尽量提高目前维修人员,特别是中青年维修人员的业务水平。再次,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完善考评制度和方法,使维修队伍业务精、作风硬,要相对稳定。最后,组织安排好在职业务学习,继续教育和专题进修,尤其要加强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普及应用的培训。

2、维修人员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医疗维修人员的观念应从“医疗设备维修”转变为“确保医疗设备使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主。因为许多医疗设备特别是治疗型设备,如果性能不良将会对病人造成致命的危害。特别在法制化建设日益健全的今天,任何医疗纠纷的产生除了给病人带来伤害以外,还将会给医院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效益的影响。所以,作为医学工程人员的工作重点就是做好预防性检查和维护,保障设备在每次使用时都处于良好状态,设备使用前要与操作人员进行交接,记录在案,决不允许设备带病工作。同时做好维护保养记录,以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二)提高维修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

目前,我国许多医学院校都增设了医学工程专业,许多经过正规教育的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纷纷走上工作岗位,这些人员的理论知识是很扎实的,但他们大多数缺乏对新理论的应用和实践。医疗设备维修人员就应该发扬积极进取的精神,在理论学习中完善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自身的维修能力。可采取如下措施:①参加短期培训和进修,到那些师资、技术力雄厚的大中院校、大型医院、国外相关机构进行短期培训和进修;②定期开办专题讲座,讨论疑难问题,互相交流经验;③对大型进口设备,派专人专学,熟悉其工作原理,了解其常见故障。

(三)加强维修人员的管理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医疗设备维修工程队伍,就必须加强维修人员的管理;要加强维修人员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如有些医院,根据现有人员的实际工作业务能力,将其分为影像大型设备组、生化组、医用电器组、计算机网络组、普通设备组等多个专业维修小组。这样,使其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并做到分工不分家,分工又合作,树立维修的集体观念,从而高效有序、保质保量的满足临床需要。在有些医院,实行按人才层次确定工作任务,高级职称实行定向制,中级职称实行定位制,初级职称实行轮转制等,这些管理制度的实施已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可见,加强维修人员的管理,既可提高其责任意识,又能提高其业务能力。

三、医疗设备的绩效考核

(一)立项项目考核

1、设备安装项目考核。首先明确考核项目。考核项目主要包括:①仪器设备购置计划执行情况;②仪器设备安装调试情况;③仪器设备配套情况;④操作使用人员是否到位;⑤环境建设情况;⑥设备管理情况;设备运行情况。其次,确定设备安装项目考核方法。一是部门自评。各临床科室对各考核项目进行考核。填写仪器设备档案,对照各项指标认真检查评估,对于自己检查出的问题要认真加以整改,实事求是地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总结。二是考核小组进行考核。各相关职能部门组成验收考核评估组,对各临床科室,试验室进行检查评估,通过检查总结材料,现场察看设备,对照指标逐项进行评估。

2、项目运行一年后的效益考核。首先明确考核项目。包括:①项目验收考核时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圆满解决;②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使用记录、维修保养记录是否齐全;③设备项目是否全部开出;④应用于临床的效果;⑤项目建设的效益。其次确定考核方法。一是部门自评。对一年来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根据设备不同的种类,分别填写《医院仪器设备考核表》。二是考核小组进行考核。检查总结材料,现场检查设备,查看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考核组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和考核。

(二)设备的使用效益考核

1、考核的项目及内容。包括:(1)人员配备情况。仪器设备是否有专人负责。(2)设备状况。设备状况是否良好;是否比较好地执行了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任务;故障是否有记录,并能迅速报修;仪器设备是否完好;运行环境是否良好。(3)档案管理。需转档案室保管的是否及时转交档案室,属自己管理的档案是否保存完整,是否按要求进行整理,井然有序。(4)物卡管理。按照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标签是否粘贴。(5)设备开机效率考核。设备开机效率是通过有效开机时以及设备额定开机时之比得出。有效机时数是指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开机使用的机时数。包括:必要的开机准备时间、正式使用时间、必须的后处理时间(以使用记录为准)。额定开机时数参考各科室申报购置设备可行性论证报告中的年开机时间。

2、考核方法。考核方法有:(1)科室自评。即由各临床科室对符合考核条件的仪器设备按照调查表的要求提交原始数据,并写出自评报告,报考核小组。(2)考核组考核。即在科室自评基础上,通过审核计算相关材料数据,现场查看设备,做出考核结论。(3)设备管理委员会考核。由考核组对各科室数据材料进行汇总后,报医院设备管理委员会,结合往年的考核结果,进行审核评论。

参考文献:

[1]种银保、唐超.论医疗设备的全程效益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08(02).

上一篇:网络故障排查方法 下一篇:关于“能耗制动”在绞车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