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桥梁连续箱梁施工

时间:2022-08-12 03:40:20

浅述桥梁连续箱梁施工

[摘 要]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近来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及城市桥梁,相对于预制梁板的桥,它的整体性好,跨度大,桥型美观;相对于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它的重量较轻,钢筋使用少,同时较好的解决了梁体砼底部裂缝问题。

[关键词]桥梁 连续箱梁 施工

中图分类号:U448.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153-01

近年来,连续梁结构体系逐渐成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主流,该结构的优点主要表现为:刚度大、变形小、行车平顺舒适、养护简单、伸缩缝少、抗震能力强等。箱形截面对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来说,是其主要的断面形式,通常情况下采用变截面。目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单孔跨径在40m~150m范围内的桥梁中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城市桥梁,还是跨越宽阔河流的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都发挥了它自身的优势,因此,该桥型得到广泛使用。

一、施工时的注意事项

1.地基处理是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施工的一道十分关键的工序,它将直接关系到支架的整体稳定和砼的浇筑质量。

2.预压力工作要认真细致,并且要求底板与翼板同时进行,其受力过程尽量模拟砼浇筑过程中的加载方式。为安全起见,保险数取1.21.5。这样可有效消除非弹性变形及地基沉陷的影响。

3.砼的浇筑时间尽量缩短,免前期浇筑已初凝的砼因后期的挠动出现桥面裂缝。砼浇注宜从跨中向墩顶,自横断面中心向翼缘板进行。这样可有效防止桥面出现横向裂纹。

4.连续梁施工是一项程序化、系统化能流水作业的工程,每道工序环环相扣,一道工序或某一部位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引起一个工作面受阻或瘫痪。施工中必须绷紧质量这根弦。任何忽视质量或省略工序的做法都是十分冒险的行为。

二、施工工艺

1.模板施工

1)模板的选择

模板锈蚀或表面粗糙直接影响到砼的外观,由于箱梁多为立交桥梁,外观是十分重要的使用性能之一。采用钢模板时,防锈就策划能够了重要问题。特别是底模,由于放置时间长,极易生锈,在钢筋绑扎后好很难除去。根据查阅有关资料,在重点部位有较大影响的工程中,应对钢模板进行静电喷涂处理。在实际工程中,传统的涂脱模剂、涂油或涂漆工艺难满足要求。

2)弯桥、变截面桥的模板成型考虑

在弯桥、变截面桥的模板成型中,主要问题就是如何保证结构的几何形状。钢模板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利用率低,一般一座桥梁使用过,很难再次使用。故我们认为采用竹编模板或多层板模板更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施工中,可利用钢管的挠度来实现截面的变化,并能保证整体线形的美观。

3)模板内的施工

目前箱梁内模一般有两种常用的施工工艺,即钢模、木模。钢模板支撑较为困难,且费用较高;用木模相对成型较容易,也更容易固定内外模及锚具的联系。用水泥袋或纤维布做内模外侧饰面。就可起到防止漏浆的作用,因此我们基本选择用木模做内模。时间证明木模的拆卸和再利用也很方便。

4)模板成型的操作要点

(1)模板成型前必须对模板底面高程和支座高程、变截面线形坐标与预应力孔道坐标进行校核,并将模板成型的特征和控制点汇编成册。

(2)当次用钢木结合模板形式时,对结合部位要有连接措施。以钢模标准为依据。

(3)箱梁结构依次浇筑成厢时,内模底部开口不要过大。同时要留有排气孔,振捣孔及封孔模板。

(4)外侧模板与内箱模用穿墙螺栓形式连接时应注意其位置必须与孔道位置错开,这一点在模板设计时就应加以考虑。

2.地基处理

由于各桥地质情况千差万别,处理方案也各不相同。在地质较差的位置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处理。

1)地基处理后的承载力满足设计沉降要求。

2)对软、硬变化较大的地基应注意处理方法,不能有不均匀沉降出现。

3.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配合比

上部结构为高标号混凝土,因而必须仔细的选用材料,进行最佳配合比设计与实验。集料具有良好的级配,且砂率合理则能组成坚实的骨架,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泵性,则有利于混凝土的施工。

2)混凝土浇注

(1)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塌落度。塌落度过大影响混凝土内在及外观质量,底板倒角处混凝土容易“外翻”,增加施工控制难度及混凝土用量;塌落度过小,加大泵车的泵送难度,且难于振捣,容易出现空洞及蜂窝。

(2)控制好混凝土分层厚度及分段长度。分层厚度由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确定;分段长度由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气温及天气情况决定。分层过厚或分段过长,容易导致层面明显,分段面出现“泛白”现象。

(3)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4.预应力体系施工

1)除去锚垫板、喇叭口、钢绞线上的灰浆。锚环、夹具必须清洁,不允许钢绞线、锚环、夹具上有浮锈、油污、混凝土等杂物。

2)根据每批钢绞线的实际直径随时调整千斤顶限位板的限位尺寸,最标准的尺寸应使钢绞线只有夹片的牙痕而无刮痕。

3)安装锚具时,锚环必须装在锚下垫板止口环内,工作锚环要对中,夹片均匀打紧并外露一致;千斤顶上的工具锚孔位与构件端部工作锚的孔位排列一致,以防钢绞线在千斤顶穿心孔内交叉;安装张拉设备时,做到孔道、锚环、千斤顶三对中。

4)张拉前要空转油泵、千斤顶,至少两次。并检查有无泄漏现象。

三、控制因施工工艺不当引起的裂缝

1.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出现蜂窝、麻面、空洞,导致钢筋锈蚀或其它荷载裂缝的起源点。

2.混凝土浇筑过快,混凝土流动性较低,在硬化前因混凝土沉实不足,硬化后沉实过大,容易在浇筑数小时后发生裂缝,既塑性收缩裂缝。

3.砼搅拌、运输时间过长,使水分蒸发过多,引起混凝土塌落度过低,使得在混凝土体积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4.混凝土初期养护时急剧干燥,使得混凝土与大气接触的表面上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5.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加水和水泥用量,或因其它原因加大了水灰比,导致混凝土凝结硬化时收缩量增加,使得浊凝土体积上出现不规则裂缝。

6.混凝土分层或分段浇筑时,接头部位处理不好,易在新旧混凝土和施工缝之间出现裂缝。如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后浇混凝土因停电、下雨等原因未能在前浇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引起层面之间的水平裂缝;采用分段现浇时,先浇混凝土接触面凿毛、清小船坞不好,新旧混凝土之间粘结力小,或后浇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导致混凝土收缩而引起裂缝。

7.施工时模板刚度不足,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侧向压力的作用使得模板变形,产生与模板变形一致的裂缝。

四、结论

连续梁施工是一项程序化、系统化的工程。影响预制箱梁施工质量的外在因素很多,施工工艺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很直接,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是保证箱梁质量的前提,必须每道工序环环相扣,一道工序或某一部位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引起一个工作面受阻或瘫痪。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及时、科学、果断地加以分析和处理,努力消除影响预应力梁压浆质量的各种因素。

参考文献

[1] 王宏伟.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控制技术与应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22).

[2] 路桥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上一篇:关于铁路运输计算机联锁技术分析 下一篇:刍议采油生产的运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