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Why―How”和“Why―How―What”的教学思维模式

时间:2022-08-12 03:32:39

“What―Why―How”和“Why―How―What”的教学思维模式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What-Why-How”和“Why-How-What”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探讨不同方式在流行病学教学中应用的利弊,为专业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流行病学思维框架。

【关键词】“What-Why-How” “Why-How-What” 思维方式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42-01

“What-Why-How”是人类对整个世界探索的一般思维过程和方式,即心理学中的问题解决过程。“Why-How-What”则源自被企业管理等行业广泛应用的“黄金圈”理论,“黄金圈”由三个同心圆构成,最里面的一个是Why(为什么),中间一层是How(怎样做),最外面一层是What(做什么)。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其中一些人知道怎样去做,但只有极少数知道自己为什么做所做的事情[1]。这里的“为什么”指“结果”,即“你的目的是什么?”、“你的动机是什么?” 或者说“你的信仰是什么?”。该理论建立在一定的人类生物学基础上,大脑皮层的功能区可与“黄金圈”相互对应,也验证了Simon Sinek 从“为什么”开始,思维方式由内向外的观点,而大多数人思维方式恰恰相反[2,3]。而流行病学就是一门发现疾病和健康相关事件在人群中的出现的问题,通过各种流行病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科学。流行病学是一种逻辑性很强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一门应用学科[4]。与医学的大部分课程多要求学生记忆相关成熟固定的概念、名词及理论等[5]不同,流行病学更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应用何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的具备流行病思维和素养是值得当下流行病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比较两种思维模式在流行病学教学中应用的差异,探讨更为有效的流行病学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What-Why-How”的模式有利于学生迅速记忆概念性知识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类认识事物都是“由浅入深”,即自己比较了解的到需要理性思考的,就是“黄金圈”由外向内的过程。在流行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也采用这种方法。如对于流行病学的定义的讲授,首先给出“流行病学”这个名词,通过英文词根“Epi”阐述其“对象为人群”的特点;然后再通过流行病学是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及他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关系引出其研究内容、重点及最终目的,最有总结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在对流行病学方法阐述时,也大多采用这种方法,以“队列研究”为例,首先解释队列研究的概念、基本思路和特点,然后阐明队列研究的应用,最后讲解队列研究的设计和实施步骤、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及如何评价该研究。这种“由外向内”(What-Why-How)的思维方法符合人们对事情的认知过程,也有利于学生记忆所学知识,但只能停留在知识层面,无法转化成学生的技能。而且整个知识体系相对碎片化,学生能够理解各个知识点,却很难搭建起一个完整的流行病学思维框架。

2.“Why-How-What”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技能

流行病学作为一门方法学决定了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都应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故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以问题、案例或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CBL或TBL)为流行病学的教学提供了很多新思路,但以上诸多方法仅仅对某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梳理及逆向思维的过程,仍然没有对流行病学进行完整的阐述。

应用“黄金圈”理论,首先我们应该明确 “为什么要学习流行病学?”(Why),流行病学是医学的分支,其目的与医学的目的相同,即“防制疾病,促进健康”,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采用很多种方法(How),包括描述性流行病学中的现况研究、生态研究等;分析性流行病学中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实验性流行病学等。而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群,最终我们通过了解疾病或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What)等达到我们的目的。通过“黄金圈”理论我们完整的梳理流行病学的逻辑结构,同时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真正从知识的灌输向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发展。在某一章节的教学中同样可以应用“黄金圈”理论,如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教学中,首先可以叙述一个经典研究实例 “吸烟和肺癌”关系的研究背景,假设情景,将学生转换为研究者,启发学生确定研究的目的――检验吸烟和肺癌的关系是否成立,且要评价该论证可靠程度如何(Why),进而通过“头脑风暴”等方法,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通过思维导图等形式拼凑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及所需掌握的材料或资源(How),这些方案进行适时的引导和整理,即可得到教材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各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What)。这个过程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樱,郑羲.“黄金圈法则”对当代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工作的启示[J].时代教育, 2016(4).

[2]SINEK S.Start with why: 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everyone to take action[M].Penguin,2009.

[3]GORDON R K. Educational Foundations and the Values of Global Pedagogy[J].Education Quarterly, 2010, 68(1).

[4]肖培,崔步云.对流行病学局限性的若干思考[J].医学与哲学:a, 2013, 34(2): 43-44.

[5]张永红,滕国兴.高校流行病学学科定位及其教学模式 [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04, 8(4): 309-311.

作者简介:

赵辉(1989年1月28日-),女,汉族,新疆人,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流行病学。

上一篇:金融业服务农村结算的创新与探索 下一篇:把小组报告引入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