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放型后发赶超战略中推动贵州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

时间:2022-08-12 01:54:56

在开放型后发赶超战略中推动贵州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

近期召开的全省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暨全省第二次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正确认识、深入分析了贵州进入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重要阶段的新特征,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大力实施开放型后发赶超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明晰了做好下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对于我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紧紧围绕抓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用好后发优势,以扩大开放为龙头和抓手,倒逼深化改革,倒逼调整转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

必须走开放型后发赶超之路

贵州发展滞后根本上是改革开放滞后。开放带来的活力在一定意义上比改革还要大,“越自信、越融入,越开放、越前行”。

――只有大开放才能抓住工业发展大机遇。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国外优势企业和资本纷纷在寻找投资机会;国内沿海地区日益受到发展空间、土地供给、要素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产业转移有加快之势。贵州要更加自觉树立“在开放中抓机遇”的意识,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抓住世界范围内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孕育新突破的机遇,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速的机遇,抓住国家大力支持西部发展的机遇,抓住新一轮改革的机遇,抓住黔中经济区、贵安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阳临空经济区建设的机遇,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

――只有大开放才能促进工业发展大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革命,既需要“内动力”,也需要“外驱力”。长期以来,外向度不高一直是我省经济结构中的一条“短腿”,特别是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满足发展对资本、技术、资源需求的任务越来越紧迫。要拉长“短腿”,实现既“赶”又“转”,就必须走大开放之路。

――只有大开放才能实现工业发展大跨越。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省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开放型经济发展还不充分,对外开放的规模亟待扩大,结构亟待优化,主体亟待增强,产业水平亟待提升。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式发展,必须进一步实施大开放战略,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只有这样,才能广辟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力;才能有效参与国际国内经济技术的竞争,抢占发展先机;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后来居上。

把推动贵州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作为开放型后发赶超战略的精准发力点

实施开放型后发赶超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科学发展。我省经济的慢、小、弱,主要原因是工业滞后。当前,必须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以新型工业化为着力点,大力实施工业企业成长“百千万”工程,精准发力,推动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

――要在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上精准发力。首先,努力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大力解决开放通道、物流体系等问题,做足开放平台、开放产品、开放主体等文章,努力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5个100工程”都要成为对外开放的基础平台,重点抓好贵安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阳临空经济区等开放平台建设。抓住东部地区“腾笼换鸟”、“凤凰涅”机遇,完善现有产业园区配套设施,聚集生产要素,改进服务,真正起到“筑巢引凤”作用。以发展实体经济为重点,通过专项招商、产业招商、定点招商、以商招商,引进一批引领性项目和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实施外贸进出口翻番行动计划,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对国(境)外投资者提供免费代办核准、审批、审核登记等手续服务;争取增设一批海关和检验检疫分支机构,推进与沿海沿边城市口岸管理互换互认互助,推动银行结售汇网点向县域覆盖。

其次,积极推进与周边省份的经济合作。做好我省近海、近边、近江的大文章,主动加强与成渝经济区、长株潭经济区的合作,积极构建贵广铁路经济带,加快出省出海出境通道建设,加强与周边省区市在产业、物流、能源、旅游、农产品、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合作。

第三,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扩大区域经济合作半径,找准我省在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中的发展支点;借力渝新欧铁路,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强与东盟的经贸交流,借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高我省对外开放水平。

――要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上精准发力。首先,推动传统产业生态化。坚决贯彻“跳出能矿产业抓工业”的方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四个一体化”朝着精深方向发展,推动传统工业整体素质跃上新台阶。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着力发展能够发挥生态环境优势的产业,着力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友好型产业。

其次,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支持酒、烟、茶、药、食品“五张名片”扩大规模、形成品牌、壮大实力。继续打造贵州白酒品牌,建设以仁怀市为核心的国家优质酱香型白酒产业带。大力实施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提升贵州茶叶规模、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加快建设茶叶强省。优先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特色食品,形成一批全国性、区域性知名品牌和龙头骨干企业。加快中药材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大宗药材品种和中药材、名牌中成药骨干企业,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中药材主产省和民族药业大省。

第三,推动新兴产业高端化。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抓国家三大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和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落户贵州的机遇,后发先行,把大数据产业抓出成效。重点抓好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型材料和新医药产业,把新医药产业培育成大数据产业的“姊妹篇”。

第四,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统筹发展信息产业、金融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科技服务、职业培训等生产业,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支撑。

第五,加快培育新型建筑业和建材产业。适应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要求,把建筑业和建材产业打造成贵州的支柱产业。

――要在增强工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上精准发力。坚持把改革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激发工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一是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努力实现产权多元化,加快规模扩张和效益增长;着眼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民营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为贵州工业发展出力。二是加快推进工商领域体制改革。不折不扣地执行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扎实做好“先照后证”改革试点工作,做好行政审批“减法”和服务效能“加法”,激发市场活力。三是加快推进非公有制经济改革。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引导民营企业主动融入工业强省战略中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我省重点投资领域。

――要在提高工业服务效能上精准发力。要按照“三个一”的原则抓好工业项目,“上一个、扶一个、招一个”,一个企业一个企业抓产出,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抓落地,一个要素一个要素抓保障,推动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发展格局,以企业强产业、以产业强工业、以工业强经济。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大行动,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好服务企业“加减乘除”法,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用政府的工作效率换取企业的发展效益。

――要在加快建设开放型创新型干部队伍和吸引人才上精准发力。以开放的胸怀、开放的眼光、开放的思维,加快建设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和观念新、方法新、作风新的开放型、创新型领导干部队伍,增强接触外部事物的气量、接收外部经验的度量、接纳外部人才的容量,形成对开放型后发赶超战略的共识,切实担负起推动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的重任,聚工业之气、造工业之势、成工业之强,以工业的加快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要大力实施引贤育才工程,细化配套政策,重点引进具有市场开拓、现代管理、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推动干部进入对外开放的主战场,带头开展招商引资,亲自服务外商外资,积累对外开放的经验。(作者系中共贵州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 责任编辑/晏 青)

上一篇:“国际理解教育”与“理解教育”研究综述 下一篇:数字阅读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