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 第11期

时间:2022-08-12 01:20:55

面对世界经济的“阴云笼罩”,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今年3月以来,中国进口、出口轮番创新高的“红火”场面终于中断在了9月份,当月进口、出口值双双出现环比下降且同比增速回落的态势,对外贸易秋意渐浓。其中,出口1696.7亿美元,环比下降2.1%,同比虽增长17.1%,但增速较上月回落7.4个百分点;进口1551.6亿美元,环比微降0.2%,同比增长20.9%,增速较上月回落9.3个百分点;9月当月进出口合计3248.3亿美元,同比增长18.9%,环比下降1.2%。

欧美债务危机等不利因素叠加,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再度受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连续调低今明两年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预期,中国外贸出口面临的市场环境不容乐观。9月份,剔除价格影响因素,中国出口实际物量仅增长6.9%,增速较前8个月累计下滑5.4个百分点。在当月海关进出口预警子系统中,出口量显示“蓝灯”或“浅蓝灯”,即表明出口量处于“过少”或“偏少”区间的商品数量由上月的5种骤增至23种,既包括纺织服装、鞋类和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包括汽车零件、医疗仪器及器械等机电产品,合计占当月重点监测出口商品总数的20.9%,创2009年9月以来该指标的单月次高值。

人民币汇率走势变化也使出口企业感到无奈。今年前3季度,相对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单边连续升值,1―4月人民币对欧元以及5月份起人民币对日元的月均汇率均出现连续贬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中国出口产品在相关市场的价格竞争优势。但继5月份人民币对欧元月均汇率重回升势后,为防止日元持续升值对日本经济造成沉重打击,新首相野田佳彦上任后,日本政府计划推行包括干预汇市在内的一系列综合措施遏制日元升值,随着日本强力打压本币升值的态度和措施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对日元或将出现升值态势。同时,在今年前3季度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4.2%的基础上,10月12日,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涉华汇率议案,向人民币快速升值继续施压。在中国低成本优势逐渐消褪的背景下,人民币对发达经济体主要货币持续升值或陆续重返升值通道,将进一步增加中国企业的出口成本负担,压缩中国企业出口的增长空间。在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体系中,9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虽较上月回升2.6个百分点,但仅为50.9,仍处于偏低水平,在20个监测行业中,金属制品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IO个行业的新出口订单水平均处于50以下的衰退区间。

面对世界经济的又一次“阴云笼罩”.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前3季度中国GDP增速达到9.4%,9月份PMI连续第2个月回升至51.2。在当月海关进出口预警子系统重点监测的进口商品中,显示为“绿灯”,即表明进口量正常的商品数量由上月的97种增至100种,占当月重点监测进口商品总数的85.5%,比重较上月回升1.8个百分点。同时,中国进口产品价格总体上涨14.8%,涨幅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减弱。剔除价格影响因素,9月份中国进口实际物量增长5.3%,其中更能反映中国国内需求能力的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实际物量增速远超总体平均水平,达到9.3%。

在世界经济复苏变数增多的“多事之秋”,尽管110期广交会上出口订单难言乐观,但中日经贸合作座谈会、中美省州经贸交流会等系列进口推介活动却规模空前,作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的中国坚决表态“在未来5年进口超过8万亿美元的商品”。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9月进口、出口预警指数也出现分化走势,出口预警指数较上月大幅下滑23.9个百分点,仅为48.6,进口预警指数则较上月提升5.4个百分点,达到68.8的年内次高。中国扩大进口的积极行动,无疑为风雨飘摇中的世界经济增添了难得的信心。

上一篇:甲醇业内外交困 下一篇:汇率考验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