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城镇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时间:2022-08-12 01:04:53

西北城镇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摘要:结合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经验,以新疆喀什地区“一市两县”协调发展规划为例,探索西北欠发达地区城镇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区域协调区域一体化大喀什“一市两县”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以城市群/城镇群为载体的区域协调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整合与优化资源、促进区域整体发展已成为国家和地方的重要战略。本文通过总结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规划经验,以新疆喀什地区“一市两县”(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协调发展规划为例,在区域一体化的视角下分析西北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 珠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

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通过开放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并通过规划引导区域内城市协调发展,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其中珠三角已形成比较系统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思路与方法。

新时期珠三角面临产业同质、环境污染、城乡失衡等突出问题,在区域发展“量的扩张”完成以后,亟需通过区域一体化实现发展“质的提升”。为此,国家颁布并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明确提出推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为落实《纲要》要求,广东省围绕产业布局、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五大支撑体系分别编制了一体化规划。其中,产业要求通过优化产业分工和区域布局,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资源高效配置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空间规划要求通过建设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城市群,整合空间资源提升区域城市竞争力;生态环保要求强化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共治,构筑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环境质量;公共服务要求加强十类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配置优化,实现服务均等化、保障制度化等目标;基础设施要求优化交通、能源等设施布局与对接,实现区域设施的共建共享。

目前珠三角产业经济已高度发达、城镇群连绵发展,一体化战略较好地回应了区域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珠三角的实践经验能否给我国西北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协调发展一些启示?在不同的区域发展背景下,西北城镇应如何把握关键问题,借鉴珠三角经验,制定合理的协调策略以响应区域发展需求?

2 西北城镇协调发展研究

本节以新疆喀什“一市两县”协调发展规划为例,探索西北城镇协调发展的思路与策略。

2.1 新疆喀什“一市两县”基本情况

新疆喀什“一市两县”是指位于喀什地区的喀什市(一市)、与喀什市相邻的疏附县和疏勒县(两县)。喀什市是喀什地区的中心城市,相对发达;疏附县是以农业为主导的城镇,疏勒县是新兴的工业化城镇。根据国家和新疆的战略部署,南疆三地州要打造“大喀什”经济圈,喀什要成为全疆副中心城市。联合喀什市和周边疏附、疏勒两县协调发展,能有效扩大城市的经济规模、成长空间和设施容量,响应构建全疆副中心城市的发展需求。

2.2协调发展思路

在协调发展的思路上,珠三角面临工业化后期发展难以为继,今后的发展重点是“优化提升”;喀什除面临一般欠发达地区存在的载体容量不足、规模不够等问题外,更要考虑严峻的资源制约和生态脆弱等核心问题,首先应通过区域一体化实现“优化提升”,对关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夯实发展基础,其次才是做大总量。在发展的基本取向上,珠三角和喀什有部分相似之处。

规划按照“问题诊断——统筹完善——协调提升”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首先,针对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四个方面,对“一市两县”现状和规划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协调问题,提出优化调整的方向与策略;其次,结合上述产业等四个方面的协调内容,提出“一市两县”协调发展的空间战略、空间结构与实施路径,形成目标蓝图;最后,提出相应协调建议,反馈到发展思路和规划编制之中。

2.3协调发展策略

(1)产业协调发展。“一市两县”处于工业化启动时期,以项目带动为重点,做大规模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也要避免珠三角产业同构化导致城市间过度竞争的局面。规划提出以下协调策略:第一,进一步明确各县市的产业发展重点,明确喀什市发展高新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疏附县发展轻工业、疏勒县发展钢铁和化工等重工业的发展定位;第二,优化各园区分工协调,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2)公共设施协调发展。为构建全疆副中心城市,一方面要加强公共中心建设,形成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综合服务功能完善、辐射力较强的区域公共服务核心;另一方面要针对城乡发展差异较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不全的现状,在区域层面统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

(3)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第一,“一市两县”地处西北,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最大制约要素,因而推进区域水资源基础设施协调建设,形成开发利用和调度管理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保障区域供水安全、提高用水效率。经研究分析,“一市两县”存在优质水源总量不足、供水管网与设施一体化建设滞后、中水回用系统建设区域协调不足等问题,相应提出选择优质水源合理分水、区域供水联网加快水厂整合、建设再生水厂加强中水回用等建议;第二,交通协调发展,通过加强城镇间交通联系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要素高效流动。目前“一市两县”存在路网结构不完善、重点组团间联系不足、规划道路对接错位联系不畅等问题,相应提出调整城市环路布局、做好县市行政边界处的道路对接、调整部分衔接道路等级等建议。

(4)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一市两县”存在区域生态安全建设协调不足、生态廊道规划建设相对滞后等协调问题,可借鉴广东推进区域绿地、区域绿道建设构筑区域生态安全网络的经验,统筹完善区域性绿地建设,协调共建城市绿道、河流生态带等重点生态廊道,并将“一市两县”的河流廊道纳入“三区六线”的整体框架内进行保护。

(5)空间布局协调发展。综合上述产业等四个协调研究,根据城市空间联系与发展动力,提出“一核三极,两轴三带”的区域空间发展结构。依托快速交通廊道重点构筑产业发展轴和新城发展轴,通过轴线强化联系,实现组团间的功能互补与对接。

3 结语

区域协调、区域一体化是目前地区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珠三角先行先试,在探索中形成了以产业布局、城乡空间、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五个方面为重点的一体化协调发展思路,较有效地指导了喀什“一市两县”的协调规划实践,为我国西北部城镇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开拓了新的视野。

参考文献:

[1]李郇,殷江滨,国外区域一体化对产业影响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12(5):91-96.

[2]李欣红,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分析理论综述[J].财经政法资讯,2007(3):50-57.

[3]Brenner. N. (1999) Globalization as Reterritorialisation: the Re-Scaling of Urban Governance in the European Union[J]. Urban Studies, 36 (3): 431-451.

[4]崔功豪, 城市问题就是区域问题——中国城市规划区域观的确立和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0(1):24-28.

[5]蔡瀛,宋劲松,一体化城乡区域——珠三角空间发展趋势与前景[J]. 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6]罗小虹,黄剑,“流动空间”与一体化规划[J]. 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7]安童鹤,新疆南疆沙漠地区规划研究——以和田地区策勒县总体规划为例[J]. 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上一篇:PKPM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旋挖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