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操作离不开开放性

时间:2022-08-12 12:45:59

互操作离不开开放性

对于文档格式,互操作是不可避免的话题,而开放则是解决互操作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10年前,全球电脑如何实现通话是困扰人们的一个主要问题,随着IP标准的出现,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并推动了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并对全球商业模式产生巨大影响。今天,在我们的软件环境也也存在着互操作的困惑,进一步推动企业间软件互联互通,从而让商业价值链真正灵动起来,已经成为一块阻碍软件向前发展的绊脚石。

其实,互操作的问题随处可见,北方网通的用户无法打开服务器架设在南方电信的网站,这是电信运营商的互操作问题。手机用户拨打小灵通用户总是占线,这是移动运营商的互操作问题。两个同样的x86硬件环境却无法运行同一个操作系统,这是硬件的互操作问题。在软件领域,互操作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兼容内核、Wine等一经出现就受到人们的吹捧,其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这些项目的宗旨是解决Linux与Windows两大操作系统的互操作。

跨平台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词汇,但是如何跨平台确是人们面临的难题。在Windows下运行的软件成功移植到Linux、Unix、Aix等操作系统之上,能有效降低IT环境运营成本,更为主要的是能剔除人类的重复劳动,凝聚人类的集体智慧。

操作系统间的互操作问题,我们能通过软件的跨平台性解决,而现今,真正让人们关心是跨平台之下文档格式的互操作性。因为它不只涉及到不同操作平台下文档格式互不相通,也涉及到同一操作系统平台上不同厂商的文档格式也互不相通。在计算机的时代里,文档成为信息的重要载体。但是这种重要性也是一种限制,资料始终是需要传阅的,该文档资料使用保存资料的该版本的Office套件才能阅读,而用其他版本的套件根本无法阅读。

这就需要一个标准的出现,ODF文档格式由于其开放性和良好的互操作能力,已被国际标准组织(ISO、IEC、OASIS)批准为国际标准,并已被国际上很多国家的政府,以及美国的一些州政府确定为该政府公文交换、信息存储的标准格式。同样是开放性方面的原因,OOXML文档格式在ISO委员会中未获通过。在ISO的40余个核心成员国的投票中,OOXML并未获得超过2/3的支持,按照ISO的投票惯例,投反对的选票中会有一个投票意见的批注,兼容性和互操作成为这些国家投出反对票的主要原因。

ODF文档格式顺利成为国际标准,微软的OOXML文档格式遇阻,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是其中决定性的因素,但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开放性。ODF文档格式因为其开放性,各个私有厂商都能很清晰的了解到ODF格式的架构及源码,这很好地解决互操作的问题。在促进了文档的互通互换的同时,也实现了不同系统之间的集成,使得在多种环境之下的实现和部署更具有灵活性和可靠性。如此一来,用户存储数据的形式就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不是依存于某单一厂商。

我们可以做个假设,一企业依靠A厂商的文档格式实施了企业的IT部署,有一天,由于价格、竞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取消了与A厂商的合作,而采用B厂商的文档格式,但这时才发现A厂商的文档格式并不开放,B厂商根本无法对A厂商的文档格式进行继承,这就造成了企业之前的核心数据的流失。我们再大胆的假设,由于目前文档已经是信息的重要载体,而信息则承担着人类文明的沉淀及延续,当记载人类文明的信息依存于某单一厂商封闭的文档格式时,那将多么危险。谁能保证50年甚至500年后这家厂商还存在,这厂商都不存在了,那这种文档格式又应该怎样打开阅读呢?

ODF文档格式的存在很好的解决了这样的问题,我国制订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基于XML的开放文档格式UOF也正在酝酿与ODF融合,并逐步发展成为国际标准。而ISO也将于明年3月对微软的OOXML文档标准进行最终表决,留给微软解决兼容性、互操作性问题的时间并不太多。但无论最终是否成为国际标准,我们希望看到的都是具有开放性的文档标准。因为只有开放,才是迈向统一的新起点。

上一篇:IDS与IPS纷争不再 下一篇:应用无处不在 安全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