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天瑞先生的失误

时间:2022-08-12 12:16:21

最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音乐随笔》,作者是缪天瑞先生。其中一篇题为“乐曲争鸣,律制长青——第四届全国律学会议书面发言”中的摘录如下:

至于在器乐曲中应用纯律的曲调是屡见不鲜的,例如在小提琴作品中,特别在乐曲中间炫技演奏段落里,或乐章结束时的华彩段里常出现按泛音原理奏出的纯律曲调。例如西班牙小提琴家兼作曲家萨拉萨蒂所作《(卡门)主题幻想曲》中有一段泛音奏出的纯律曲调。如下例:

上例乐谱中最低一行是一般按音;按音上方的方音符()表示“轻触”的音位;最高一行乐谱是奏出的纯律曲调。轻触是使弦发生分段振动,按泛音的原则产生较高的泛音;而这较高的泛音就构成纯律曲调。

我认为不一定。就每一单个音来说它的绝对关系是泛音原理等于纯律。但要想形成曲调就得考虑音与音之间的相对关系,它就不一定了,因为这一段是人工泛音。人工泛音是四指随着一指走,一指高四指就高,一指低四指就低,并可做任意的滑音。所以它既可以构成纯律的曲调,又可以构成五度相生律的曲调,也可以构成十二平均律的曲调,还可以构成什么律都不是的完全不准的曲调。不能因为它使用的是泛音原理,而就认定它是纯律的曲调。因为它不是“自然泛音”而是“人工泛音”。就这段曲调而言实际上多数演奏家使用的是五度相生律的音准。它的主要骨架音是A,降B会向A靠拢,升G也会向A靠拢,它经过了连续三次此种靠拢,最后结束在A上。这是典型的五度相生律的创作手法和演奏手法。萨拉萨蒂很有可能学过开塞练习曲第三十课,就属这种创作手法:

而运用自然泛音原理创作乐曲的可以举出另外一位小提琴演奏家兼作曲家维尼奥夫斯基,他所写的谐谑曲——《塔兰泰拉》,这才是真正的纯律曲调,它是不可能用别的律制演奏的。

根据自然泛音原理奏出的是和声学意义上的曲调,即分解和弦即琶音,也就是纯律的标准,听起来是Do、Mi、Sol或Do、Mi、La。

根据以上情况说明,自然泛音和人工泛音是有所不同的,自然泛音无法改变音高,无法改变音高的是纯律;人工泛音可以随意改变音高,随意改变音高的是随便什么律就什么律。

上一篇:承载音乐中国梦,上海国际乐器展再次扬帆启航 下一篇:浅谈大提琴的左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