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裂缝成因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11 09:56:56

桥梁施工裂缝成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因此桥梁裂缝是一个具有普遍性且被工程界很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缝的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有效的治理裂缝的出现,以保证桥梁的工程质量。

关键词:桥梁施工裂缝成因对策

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桥梁裂缝是一个具有普遍性且被工程界很为关注的问题。因为桥梁裂缝对于桥梁的安全性有着很大的影响,除了对于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以外,严重的可能导致桥梁的垮塌,造成严重事故。实际上,很多的桥梁裂缝如果采取了适当的措施是可以得到有效避免的,因此,本文将对造成桥梁产生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保证桥梁的工程质量。

一、桥梁施工裂缝的成因

(一)荷载引起的裂缝

这一原因引起的桥梁裂缝的产生在于,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对于施工材料和机具等乱堆乱放,不加限制的堆在一起;对于预制结构的受力特点完全不懂,不严格按照规定起吊、运输、安装,摈弃设计图纸上规定的要求,擅自在施工过程中更改施工的步骤,从而改变了结构的受力模式;不对结构做机器振动下的疲劳强度验算等。

(二)温度引起的裂缝

1、水化热。在进行桥梁施工过程的时候,大体积的混凝土在进行浇筑之后,由于内外温差太大,导致水泥表层出现裂缝。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后的三到五天是其内部温度最高的时候,因此当其内外温差太大,这个时候就会产生温度变形以及温度应力,温差越大,应力也就越大。当应力达到足以冲破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温度裂缝。

2、在冬季施工中由于施工不当或者进行蒸汽养护导致的裂缝。这时的混凝土处在骤冷或者骤热的状况之下,内外温度不均匀,出现温差,就很容易导致出现裂缝的情形。外部的温度下降,特别是外部温度骤降,会极大的增加混凝土内外的温度梯度,导致温差应力的产生,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预制T梁时横隔板安装,支座预埋钢板与调平钢板焊接时,若焊接措施不当,铁件附近混凝土容易烧伤开裂。采用电热法张拉预应力构件时,预应力钢材温度可升高至350℃ ,混凝土构件也容易开裂。

(三)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的保护层比较薄达不到预定的厚度时或者因为混凝土的质量不好的原因时,收到侵蚀时,混凝土的保护层就会发生炭化现象,从而直至钢筋的表面,降低钢筋周围的混凝土的碱性程度,或者遭到氯化物的介入,导致氯离子在钢筋周围有着较高的含量,这些都可能引起混凝土钢筋的表面的氧化膜遭到破坏,接入到混凝土中的水分同氧气与钢筋中所含有的忒例子发生锈蚀反应,所产生的锈蚀物氧化铁的体积可达到原来的2倍,从而缠上膨胀反应,致使混凝土的保护层发生开裂,进而剥离,纵向的沿着钢筋产生裂缝,并且在混凝土的表面产生锈渍,从而使得钢筋的有效断面减小,握裹力被削弱,导致钢筋的承载力下降,这还会诱发其他形式的裂缝。

(四)施工工艺质量引起的裂缝。混凝土保护层过厚或乱踩已绑扎的上层钢筋,使承受负弯矩的受力筋保护层加厚,导致构件的有效高度减小,形成与受力钢筋垂直方向的裂缝。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出现蜂窝、麻面、空洞。导致钢筋锈蚀或其他荷载裂缝的起源点。混凝土浇筑过快。混凝土流动性较低.在硬化前因混凝土沉实不足,硬化后沉实过大,容易在浇筑数小时后发生裂缝,既塑性收缩裂缝。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使水分蒸发过多,引起混凝土塌落度过低。使得在混凝土体积上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混凝土初期养护时急剧干燥,使得混凝土与大气接触的表面上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二、防治桥梁裂缝产生的对策

(一)表面修补法

该种裂缝修补的方法是常见、常用的方法。更多的用在一些对于桥梁稳定和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没有较大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比较常用的处理方式是在出现裂缝的地方的表层涂上水泥浆、环氧胶泥或枉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对桥梁裂缝进行防护的时候,可以将玻璃纤维布等粘贴在桥梁混凝土的表面,以避免由于各种作用造成的桥梁混凝土继续开裂,达到加固的作用。

(二)灌浆、嵌缝封堵法

这一方法主要用在对于桥梁的整体性有影响的裂缝,或者修补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具体的操作是,将胶结材料利用压力设备压到出现裂缝的混凝土处,待到该胶结材料凝固之后就与混凝土混为一体形成一个整体,以实现对混凝土进行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在混凝土的封堵方式中,经常用到的就是嵌缝法。具体的操作方式主要是,沿着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地方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止水材料,从而封闭裂缝。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三)现场施工工作方面

1、浇捣工作:浇捣时,振捣捧要快插慢拔,根据不同的混凝土坍落度正确掌握振捣时间,避免过振或漏振,时间过短,振捣不密实。形成混凝土强度不足或不均匀;时间太长,造成分层,粗骨料沉人底层,细骨料留在上层,强度不均匀,上层易产生裂缝。应提倡采用二次振捣、二次抹面技术,以排除泌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

2、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工作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朗养护工作尤为重要,为保证混凝土在早期尽可能少产生收缩,主要是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有条件时宜采用蓄水或流水养护。养护时间为l抛8天。

3、混凝土的降温和保温工作:对于厚大体积棍凝土,施工时应充分考虑水泥水化热问题。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等),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降低峰值。浇捣成型后,应采取必要的蓄水保温措施,表面覆盖薄膜、湿麻袋等进行养护,以防止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的温度裂缝。

三、结语

在桥梁施 过程中,只要严格控制好材料质量、施工工艺、以及现场的施工管理,根据现场条件,材料特点,气温等多种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就能有效地控制裂缝的产生,确保工程质量。

上一篇:有关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 下一篇:探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