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明性,家长这样做

时间:2022-08-11 09:16:05

张女士(广州):我有一对6岁的双胞胎儿女,小弟和小妹。他们小时候常作相同的打扮,大家看了都说可爱,两个孩子也不觉得彼此有什么不同。孩子满2岁后,为了使他们分清楚各自的性别,我开始给小弟穿蓝色、深色的衣服,给小妹穿粉红或浅色的衣服;生日时给小弟送玩具枪、小汽车,给小妹送绒毛玩具、小屋子。小弟跟丈夫一块洗澡,小妹就由我负责。现在他们都清楚自己是男孩或女孩,也有了自己同性的小伙伴,小弟果敢,小妹文静,我挺高兴这个成果的。

洪先生(合肥):我平时很忙,儿子交给他妈妈和同住的外婆管。儿子4岁后,我发现他喜欢闷在家里,说话细声细气,像个孱弱的小女孩。后来我专门把周末空出来,带他去远足和野营,给他讲我当兵时的军营故事;和老战友踢球时,也把儿子带上“观战”。现在他上小学了,体格很棒,说话声音比以前洪亮了很多,还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很有那么股小小男子汉的味道。

罗奶奶(济南):我以前是幼儿教师,退休后在郊区买了个小院子,几个孙子孙女都喜欢周末来玩。有时候我会让他们聚在一起听故事,有时就鼓励他们分堆儿玩游戏,孙女们唱着我编的儿歌跳皮筋、踢毽子,小儿子就带着侄子们出去爬树、打野战。男女性别的生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从孩子身心发展的角度来看,男孩女孩都应该有符合各自特点的户外活动,不能在所有方面都盲目追求“一视同仁”。

小敏妈妈(南昌):我们家里这一辈的小孩中,只有小敏一个女孩。她小时候经常和堂哥堂弟一起玩,慢慢地就成了个“疯丫头”,一点女孩的文静秀气都没有。新邻居看到短头发的小敏,竟说“你家儿子真可爱。”我很喜欢艺术,就有意带小敏去参观一些画展或雕塑展,提升她的艺术欣赏能力,还在少年宫的芭蕾班给她报了名,陶冶她的气质和修养。现在小敏说话做事都没以前那么毛糙了,举手投足很有分寸,大家都叫她“小淑女”呢。

周爷爷(北京):孙子洋洋和外孙女欣欣小时候都由我和老伴带。两个孩子的小人书,我总分开来买,给洋洋买的是英雄故事,给欣欣的是《花仙子》。我喜欢下棋,看洋洋挺感兴趣就教会了他,在切磋棋艺的过程中锻炼他的逻辑思维;欣欣是女孩,逻辑思维不强,但喜欢做小手工,她外婆就教她一些针线活儿和剪纸,她玩得津津有味。现在两个孩子都长大了,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常来看我们老两口。

上一篇:专家观点:性别教育不容忽视 下一篇:编后语:给孩子一张“明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