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超市的“聪明服务”

时间:2022-08-11 08:15:51

芬兰超市的“聪明服务”

如果有这样一种网站服务,它从你日常生活的买菜记录中,为你具体计算出维生素D摄取量少于标准80%,肉类摄取量多于标准30%,维生素c摄取量刚刚好,鱼还可以再多吃点……让你在下次购买食物时,可以参考这些数值来调整饮食均衡,而且服务免费,什么也不用做就能随时查询分析结果,你会不会有兴趣使用?

提供这样“聪明服务”的网站(如果你看不懂芬兰文,可以选择英文),在芬兰已推出一年半左右,不过直到今年2月起才正式以“完全免费”的方式,向大众推广。这两周来,我和先生用这项服务用得不亦乐乎,简直觉得如获至宝。因为我们一直想让饮食更均衡健康,尽管知道大原则,却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缺什么维生素矿物质。现在有了这套系统,自动帮我们分析从超市中买回来的食品,我们只要上网查看,所有的购买记录与营养摄取比例,就一目了然:有绿色圆点的部分,表示该营养成分摄取量差不多刚好,如果显示的是红色圆点,就表示可能摄取过量或是摄取不足。

我和先生从网站的分析中发现,最近维生素A的摄取量明显不足。在我们购买的食品中,系统还详细标出了哪些食品提供维生素A,又占了多大比例。最近供给我们最多维生素A的,是0.87公斤的小西红柿,占了我们购买的含维生素A食物的21%。由于我们3月份的维生素A摄取量低于标准量的18%,系统也建议我们,下次该购买些肝脏类食品和胡萝卜来补充维生素A。

这项服务由芬兰两大零售商店集团之一的“K集团”提供。只要在网上启用这项服务后,当我们去“K集团”下属的任何连锁超市购买食物并刷会员卡时,购买的绝大多数食品就会自动被该系统分析计算,并提供相应数据,作为我们营养是否均衡的参考。当然,这项分析本身并非万能,总会有些个体差异。以我家为例,马铃薯摄取量在这个分析中会永远不足,因为我们的主食不是马铃薯,而是米饭:有些食品,比如红茶与香料,不容易分析其营养成分比例,因此系统也没有把它们包括在计算中;午餐我们一贯不在家中解决,因此午餐营养是否均衡,不会被计算进去;偶尔我们也会去另一家超市买菜,那些购买也不会被算进去;此外,每个家庭的不同成员(男性、女性、成人、小孩)需要的营养成分,本来就会不同……

然而,这样的一个系统,至少让我们大致了解:以整体购买习惯而言,什么营养成分缺乏、缺了多少、该从什么地方补充。过去这两周来,我们真是“缺什么补什么”:缺纤维素,第二天先生就跑去买黑面包:肉吃太多,就决定这周多吃鱼少买肉。这就有如一个免费的在线营养咨询,好用极了。

事实上,这原本是个只提供给许多患有II型糖尿病、体重超重、营养失衡的芬兰人的服务。不过现在“K集团”将其提供给所有会员顾客,因此我与先生决定,接下来的几个月,只去“K集团”的超市买菜,好让该系统能持续分析所购食物的营养成分,并让我们看出一个长期的趋势。聪明又实用的创意服务,果然是绑住顾客的好方法。

上一篇:黄飞:卡福干洗“洗”卷全球 下一篇:可爱农民的顶级营销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