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08-11 08:05:50

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实证研究

[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是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并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手段,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被广泛认为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必备能力。然而,目前许多大学牛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很低,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牛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就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该文旨在探索如何培养大学牛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其终身学习技能。文章结合国内外自我调节学习理论,设计开发了支持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工具――SRL APP(Self-regulated Learning APP),该工具主要通过任务理解、设定目标和计划、选择和实施策略、自我监控、反思评价和元认知调节六个模块来支持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初步选取北京某大学一年级的30名学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工具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牛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最后,提出了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若干培养策略。

[关键词]

自我调节学习;智慧学习环境;终身学习

一、引言

《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中明确指出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自我认识与自我监控是公民适应21世纪生活和工作的重要能力(黄金鲁克,2016)。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通行证,而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是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必备技能。已有研究表明,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关键要素(Adeyinka&Mutula,2010;Kistner et aI,2010)。大学阶段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黄金时期。然而,目前很多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很低(Lee,Lim,&Grabowski,2010),导致学习效果不良、甚至辍学的现象(Tsai&Shen,2010)。因此,如何提高和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带来机遇和巨大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已经无法满足新一代学习者的需求。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智慧学习环境已经从理想逐步变为现实(黄荣怀,等,2012)。智慧学习环境为提高大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特别是自我调节学习的技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而学习分析技术的兴起为智慧学习环境下实时分析学习过程并促进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顾小清,等,2012)。本研究重点关注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其终身学习技能。

二、文献述评

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为达到其学习目标而自发、主动地设定目标、采用各种策略、监控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和学习效果的过程(zimmerman,2008)。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自我调节学习进行了深入研究。比如Pintrich和Zimmerman从社会认知的角度研究自我调节,认为个人特征、行为方式和环境会影响自我调节的学习过程(Pintrich,2000;Zimmerman,2008)。而Winne则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自我调节学习,提出自我{节学习包括定义任务、设定目标和计划、选择并应用策略和元认知调节四个阶段(Winne&Hadwin,1998)。

关于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已有的研究大多采用动机策略(如归因训练、行为控制等)、元认知策略(如计划、监控、评价等)和认知策略(如组织信息策略、细化策略、各种问题解决策略)对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过程进行干预(Dignath&BOttner,2008)。有的研究通过系统的提示和反馈引导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Devolder et aI,2012:Ifenthaler,2012)还有的研究从资源管理策略(如时间管理策略)对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进行干预。但是这些研究更侧重于学习策略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没有把自我调节学习作为一种循环迭代的学习过程,忽略反思评价以及反馈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习者也无法根据反馈和提示信息进行适应性调整。

近年来,研究者也在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自我调节学习的技能。比如,有研究者开发了支持自我调节学习的工具gStudy,通过gStudy学习者可以创建笔记、检索内容、搜索信息、创建概念图、聊天等(Winne et al,2006)。很明显,这些功能都是认知层次上的,而自我调节学习主要是元认知层次的,更何况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包括多个阶段,因此gStudy不能很好地获取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还有研究者开发了多媒体学习环境MetaTutor,该工具主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支持学习者在学习生物领域知识的时候进行自我调节学习(Azevedo,Johnson,&Chauncey,2010),但是MetaTutor无法自动分析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过程。总体来看,已有的工具虽然能够支持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习,但这些工具都是侧重自我调节学习的部分阶段,并没有将自我调节学习作为一种循环的学习过程,也无法记录学习者在不同学习情境下产生的数据,因此需要利用最新的技术开发支持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习的工具。

智慧学习环境是数字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智慧学习环境是一种能够感知学习情境、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价学习结果,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所或活动空间(黄荣怀,等,2012)。然而,研究者和实践者大多聚焦于构建新型的智慧学习环境上,如智慧校园(于长虹,2015)和智慧教室(程敏,2016)的构建等,对于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技能关注较少,忽视学习者的内在变化。因此,本文旨在开发提升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技能的工具并探究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为教育者提供示范和借鉴作用。

三、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培养工具的设计与开发

Winne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自我调节学习是一个迭代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学习者明确任务、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实施策略、监控并评价学习绩效,进而修改元认知(Winne&Hadwin,1998)。该模型强调自我监控是自我调节学习的核心,并且把定义任务与设定目标和计划分开,确保每个阶段的成果都在随时更新。这个模型反映了自我调节学习的本质。因此,本研究以该模型作为理论框架,设计和开发了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培养工具――SRL(Self-regulatedLearning)APP,通过任务理解、设定目标和计划、选择和实施策略、自我监控、反思评价、元认知调节六个方面来支持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习。

该工具能够自动记录、追踪和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自动推荐自我调节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并通过可视化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实时的学习进展报告,支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学习绩效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从而调整修改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和策略,促进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习。该工具主要使用java和html5技术进行开发,并在基于Android系统

该模块通过任务评估帮助学习者激活元认知知识、激发学习动机,主要包括任务评估、已掌握知识评估和任务定义。该模块还通过任务描述、任务标准、学习单元浏览和截止时间使学习者明确任务目的和任务要求。不仅教师可以定义任务,而且学习者也可以定义任务。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作为指导者监控学习者的任务完成过程。任务评估页面如图1所示。

2.设定目标和计划

该模块支持学习者确定学习目标、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描述并设定学习目标值,包括设定预期完成的学习单元数量、预期成绩和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明确学习目标。同时,学习者可以根据工具推荐的学习策略和资源,制定以目标为导向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和计划在当前状态模块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便于对目标实现进行跟踪分析,以提醒学习者及时完成学习目标(如图2所示)。

3.选择并实施策略

该模块为学习者提供了搜索、做笔记、总结、寻求帮助多种策略。搜索链接到百度,帮助学习者查找学习资料;做笔记支持学习者随时记录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习者复习回顾和精加工;总结帮助学习者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成果;寻求帮助支持学习者利用实时通信工具QQ和微信,帮助学习者从同伴和教师寻求帮助。学习策略页面如图3所示。

4.自我监控

该模块自动记录、追踪和分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包括任务评估内容、设定的目标和计划、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这些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在当前状态模块呈现,便于学习者及时查看学习任务完成进展。该模块支持学习者重复学习单元内容和测试,保留答题过程。另外,答题情况和历史记录还能记录学习者的测试时间和测试结果,为学习者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提供依据。

5.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

该模块支持学习者根据学习目标和计划的完成进度,比较设定目标值和实际学习结果的差异,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状态,反思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的合理性。另外,该模块还支持学习者总结反思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思考遇到同样问题时可能采取的方法策略,进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迁移能力。自我反思页面如图4所示。

6.元认知调节

该模块支持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绩效和反馈信息进行元认知调节,包括重新设定学习目标、重新制定学习计划或者重新学习单元内容,实现自我调节学习的循环过程。

四、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工具的效果评估

(一)实验目的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本研究设计开发了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工具――SRL APP。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检验SRL APP工具对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样本

实验对象为北京某大学的30名一年级本科生。本研究采用实验法,随机分配15名同学为实验组,15名同学为控制组。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熟练地利用手机进行操作和学习。

(三)测量工具

本实验采用Pintrich等(1991)编制的自我调节学习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共16道题目,分为元认知调节和努力调节2个维度,元认知调节维度包括12道题目,努力调节维度包括4道题目。

1.元认知自我调节(Metacognitive self-regulation)主要包括对学习的计划、监控和调节活动,帮助学习者激活、整合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检查并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

2.努力调节(Effort regulation)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对努力和注意力投入的自我管理与控制能力以及对学习策略的调整能力。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7点量表,1至7分别对应“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问卷Cronbach’a系数为0.8,信度良好。表1呈现了各题项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四)实验流程

本实验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填写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前测问卷,时间为10分钟,目的是测量两组学生初始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水平是否相当。

第二阶段:实验组使用SRL APP工具完成学习任务,而控制组则仅仅使用手机进行学习并答题,即没有自我调节学习机制。时间为120分钟。学习任务是阅读四篇英文短文并完成测试题。学习内容是全国大学生四级英语难度的四篇英文短文,每篇短文单词数在352至366之g。每篇短文对应5道测试题,形式为四选一的选择题。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习任务完全相同。

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同学登录后,进入不同的页面。实验组同学在SRL APP的引导下,首先浏览学习任务,并在任务理解模块完成任务评估、设定学习目标和计划,从而明确学习目的;然后,学习该任务下的学习单元并完成相应的测试题,充分利用搜索、做笔记、寻求帮助(QQ或微信)、有道词典等工具辅助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在当前状态模块随时查看学习进展;最后,通过预期目标和实际学习绩效的比较,反思评价整个学习过程和目标完成情况,并总结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果学习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系统就引导学习者重新学习。控制组没有自我调节学习机制的引导,仅仅完成与实验组相同的四篇短文阅读,并提交答案。

第三阶段: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学生填写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后测问卷,后测问卷题目与前测问卷完全相同,时间为10分钟,目的是测量SRL APP工具对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影响。

(五)研究结果

本研究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样本,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得到两个相互独立的实验样本。由于样本容量均小于30,属于两个独立小样本,因此采用Shapiro-Wilk test进行正态性检验,采用Levene test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正态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方差齐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2可知,正态性检验的显著性水平都大于0.05,所以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数据基本呈正态分布;由表3可知,Levene检验的显著性水平都大于0.05,所以认为各组方差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前测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协方差分析对后测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合理的。前测问卷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后测问卷协方差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前实验组和控制组同学在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方面没有显著差异(t=0 54,p=0 593)。而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实验之后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F=14.87,p=0.001),并且实验组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显著高于控制组。由此得出,SRL APP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五、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基于以上设计开发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培养工具和效果评估实验结果发现,通过引导学习者设定目标、制定计划、选择策略、自我监控、反思评价和元认知调节实现自我调节学习是有效的。目标计划在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中具有引导功能,学习者选择恰当的策略并不断利用系统反馈信息对学习成果进行监控、反思、修正和调整,进而提高学习绩效。因此,笔者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出了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者设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有助于促进其进行自我调节学习(Chang,Liang,&Liao,2013)。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引导学习者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评估自我调节学习的任务条件和认知条件,通过任务评估,并根据个人的信念动机、领域知识和学习期望,设定学习目标并细化目标内容;其次,协助学生制定阶段性学习目标并分层细化目标内容,通过实现阶段性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学目标;最后,确保学习目标的切实可行性和合理性,因为目标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的行为、学习策略的选择、学习资源的管理和学习过程的监控。

(二)帮助学习者制定恰当的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保障,学习计划内容主要包括时间管理和学习策略的选择。已有研究表明,时间管理是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关键,学习动机通过时间管理间接影响学习行为,加强时间管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行为的主动性和监控能力(毛成詹,等,2010)。另外,学习策略是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和效率的重要因素,选择并应用合适的学习策略有利于先前知识的整合和先前经验的激活。学习策略包括搜索、做笔记、总结、自我测试、自我评价、寻求帮助等多种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学习策略专题讲解方式,或者将不同学习策略应用到具体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当然,学习计划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学习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三)提醒学习者进行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主要指学习者对计划执行情况和策略实施情况进行自我监测和控制的过程,包括自我评价与监控、目标设置与策略计划、策略执行与监控、策略结果的监控四个循环步骤(Zimmerman,Bonner,&Kovach,2001,p.21)。自我监控要求学习者能够有计划地组织学习活动、主动选择学习策略和学习工具,及时监控计划执行和策略实施产生的学习结果。根据学习结果判断所选策略的有效性,并以此为依据调整策略和学习行为从而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四)督促学习者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

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需要学习者在正确的自我认识基础上,对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合理的自我判断,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在学习结束时,学习者根据学习结果判断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评价学习策略的应用效果,总结学习过程中计划调整的内容与原因。学习者通过预期学习结果和实际学习结果的比较,反思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的合理性,总结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评价自己的行为表现并反思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从而提高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五)充分利用教师、同伴和环境的反馈进行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学习是通过个体、行为与环境三大因素的相互作用而现的(Zimmerman,1989)。个体通过认知和元认知策略调节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自行为和环境中的外部反馈也影响个体因素,反馈是自我调节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Bangert-Drowns,Kulik,Kulik,&Morgan,1991)。学习者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实时获取来自教师、同伴和环境的反馈信息,并借助实时交流工具向教师和同伴寻求帮助,利用反馈信息进行反思评价,调整学习行为,进而促进学习策略的应用和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提高。

(六)增强学习者对自我调节学习的意识

自我调节学习是学习者在内部动机的激发下、通过元认知的引导而积极主动地采用各种学习策略进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循环反复的学习过程。自我调节包括对认知、动机与情感、行为、元认知等方面的调节(Pintrich,2000),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高度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学习能力,明确学习动机,在具体学习环境中能够根据学习任务积极主动地设定目标和计划、采用合适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资源进行学习,能够有效监控、反思、评价学习过程,并结合反馈信息调整学习过程。通过本研究,笔者也发现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意识不够,认识不到自我调节对提高学习绩效的重要性。因此,亟须加强学习者的自我调节意识。要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意识,首先,向学生明确说明自我调节学习的含义和内容;其次,让学生认识到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对提高学习绩效的重要价值,从而激发学生提高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内部动机;最后,教师将自我调节学习过程整合到实际课程教学中,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发展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六、结语

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实现终身学习的必备能力。本研究结合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和智慧学习环境特征,设计开发了培养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工具,提出了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结果表明,该工具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本研究仍然存在如下不足:首先,本研究是在实验情境中进行的,实际学习情境中可能会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其次,实验样本的代表性存在局限性,后续研究需进一步扩大样本;最后,实验持续的时间不长,实验结果的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检验。所开发的工具仅仅是智慧学习环境的一种,后续研究将进一步探索其他智慧学习环境下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从而促进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提升。

上一篇:a宣鳌半p面刃” 下一篇:学术自由还是市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