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在悉尼赛场的……

时间:2022-08-11 07:14:40

我没有想到,对于我这个奥运门外汉来说,奥运给我上的第一课,竟是刻骨铭心的残酷。

去悉尼之前,为更多地了解情况,我跑了十几个运动队,采访了十几名运动员和教练员,我们做的节目,名字很浪漫――《带着梦想去悉尼》。

举重选手石智勇该是其中年龄最小的,才20岁,但“有志不在年高”,他参与62公斤举重金牌争夺,是被内定为必拿的。

石智勇不觉得这有什么,破了那么多世界纪录,去悉尼不就是把金牌拿回来吗?于是他很快乐,兄弟在身后尊敬地为他拿着茶,让人多少看出石智勇的冠军相。尤其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石智勇对金牌的理解:“可以改变我们家的生活状况,全家三十多平方米的住房,不比张大民家好多少,不过,这次从悉尼回来,一切都会好起来。”

面对这样一个可爱的孝子和可爱的梦想,没人不会祝福他,我也特放心地期待石智勇在悉尼的表演。

2000年9月9日,《东方之子,石智勇》专访如期播出,就在同一天,中国举重队登上了去悉尼的飞机。本该是一个很好的送行,但去机场接举重队的记者惊讶地发现,石智勇没来。

说是“突然有伤”,“这伤二十多天就能好”,但错过奥运已是必然。

我不能接受这戏剧性的转变,我不能想象受到重创的石智勇是怎样在电视上看自己畅谈悉尼梦想的。

这一切都有些太残酷了。梦想哪怕碎在悉尼赛场上,也比这无声的破碎让人舒坦一些。我一直不知道,后来的一段日子,石智勇是怎样度过的,他还能站起来吗?

今天,说起悉尼,就是28块金牌闪烁的故事,但一提笔,石智勇还是最固执地先跳了出来。和他命运相似的,还有很多人,比如赛艇队的张秀云,人已到达悉尼,是来冲金牌,却突然神秘地回到北京,一切都变得不可挽回,我对她的访谈,也因此没有播出。不过也好,免得她看了伤感。奥运就是这样残酷,还未开始,已经让悲剧提前上演,对于有些人来说,错过了一次就有可能错过一生。

银牌注定痛苦,因为离辉煌一步之遥却突然止步,一个台阶之差仿佛天上人间,这就难怪那么多感人的眼泪,是从银牌选手的眼中流出。

在悉尼奥运,我们的一位选手在最后一刻被队友超出,金牌变成银牌。赛后,当记者要采访她时,她倔强地拒绝并执意走远,那一个痛苦的背景让我永远难忘。还有击剑队的小伙子们,一剑之差,冠军背叛了他们,于是银牌也变得无奈。还有王义夫,第5次参加奥运,夺得难得的一块银牌,却被当成失利者看待。想让银牌选手不痛苦,难。

在体育比赛中,最痛苦的是哪些人?答案有很多,但我的答案是亚军们。

很多人不会同意这个答案,觉得有些哗众取宠。亚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痛苦从何而来?人们对金牌给了太多的关注,但银牌、铜牌甚至未获奖牌的名次背后也有很多让我们肃然起敬的故事,但人们习惯于忽略。

什么时候,我们能让很多银牌选手也幸福快乐起来,体育才能让我们更轻松快乐。

上一篇:用爱撑起一个天 下一篇:动物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