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导演”赵宝刚:热热闹闹二十五年“婚姻保卫战”

时间:2022-08-11 05:18:27

“金牌导演”赵宝刚:热热闹闹二十五年“婚姻保卫战”

夫妻呢,都是从小吵小闹到大吵大闹,再到不吵不闹,一点点磨合出来的。如果年纪轻轻就不吵不闹,婚姻容易憋出病来,正应了那句话:“打是亲,骂是爱。”

――赵宝刚

当你的婚姻遇到重重矛盾时,你该怎么办?2010年8月,曾执导《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奋斗》等多部热门电视剧的“金牌导演”赵宝刚,以自己25年婚姻生活为素材拍摄而成的电视连续剧《婚姻保卫战》登陆了北京、浙江等多家卫视,剧中大谈婚姻幸福经营之道。赵宝刚对婚姻幸福有自己的观点:“婚姻保卫战,重点不在‘战’,而在‘保卫’。将婚姻中的争吵和矛盾当乐子,用阳光、宽松的心态去面对,婚姻就会越打越瓷实。我们不要被婚姻的惯性带着跑,在适当的时候应该停下来,打一打、闹一闹、想一想。”

事实上,正如赵宝刚所言,他的妻子丁芯是《婚姻保卫战》的出品人,也是圈内有名的女强人。在25年的婚姻历程里,夫妻俩吵架无数、矛盾无数,却一路幸福。让我们来看看这对娱乐圈“幸福楷模”的幸福吵架经――

小吵小闹:小女子可骗可哄,大丈夫能屈能伸

吵架经:男人比女人爱当真,女人有时候只是用吵架来逗男人,她们的吵架往往是假吵。如果真是经常吵架,就要学会适当地停下来,把婚姻从惯性的争吵中解救出来,这才是解决家庭问题的关键。

赵宝刚和丁芯认识4个月就走进了婚姻。因为是“一见钟情”,且结婚后又两地分居,所以赵宝刚对丁芯爱护有加,相当珍惜。可新婚之后,矛盾也随着甜蜜来了。

那时赵宝刚在北京,而丁芯在广西话剧院,两地相隔,自然煎熬无比。为了将丁芯调到身边,赵宝刚想尽了办法,但悉数无果。最后赵宝刚绝望了,决定放弃北京的工作,去广西发展。当他将决定告诉丁芯时,丁芯恼了:“你事业刚起步,怎么能离开北京呢?要说放弃,也是我放弃。”话音刚落,赵宝刚也急了:“北京的生活条件不好,咱们的房子也才9平方米,而你出生在军区首长家,从小受尽宠爱,我不能让你吃这个苦。”两个人争来吵去,最后竟演化成了一场冷战:丁芯一甩手回了广西,整整2个星期没给赵宝刚打电话。赵宝刚冷静后,也懊悔自己当时过于冲动,于是主动打电话和解:“小丁,我错了,你说得对。我是男人,要以打拼事业为主,我听从领导吩咐,好好工作,好好努力,争取早日拿到调令。”一番深刻的思想“检查”后,丁芯终于“扑哧”一笑,原谅了赵宝刚。

赵宝刚不能去广西,那只能丁芯跑北京。为了能和丈夫团聚,丁芯到处找在北京拍的影视剧,不管报酬多少。那时赵宝刚刚调到北京电视台艺术中心当剧务,工作非常清闲。于是,下班后,他就安心当“煮夫”,每天回家做饭,四菜一汤。“温暖牌”赵氏私房菜做多了,朋友们表扬赵宝刚之余,偶尔也开开玩笑。一天,一位朋友来赵宝刚家串门,看见他正乐呵呵地在厨房里忙着,便打趣丁芯:“小丁呀,你看,多模范的男人!你可要看紧了哦,上门蹭他私房菜的女人可多了。”这话丁芯左耳朵进,右耳朵就出了。可朋友走后,她又想以此来逗逗赵宝刚,便故意沉着脸盘问:“刚才的话你也听见了?是不是我不在的时候,上门蹭饭的女人特别多呀?”赵宝刚一听,急了,连忙辩解:“你不在家的时候,是有人上我这蹭饭来着,但都是我那些‘狐朋狗友’啊。哪有什么女人,我是那种人吗?太伤人心了!”本来丁芯只是一句逗趣,可赵宝刚这么一来二去地上纲上线,崩了!第一次,他们背对着背睡觉,谁也没理谁。

这样的争吵发生过多次后,赵宝刚才弄明白:原来丁芯逗自己呢。又气又乐之下,他干脆写了条规定,贴在墙上:“当日气当日结,真吵也好假闹也罢,睡觉之前,一定给说明白了。”丁芯看了看,大笔一挥,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分居6年后,夫妻俩终于在北京团聚。可相隔近了,矛盾与冲突也多了,特别是折腾多年后,赵宝刚依然还是一个小剧务。这让丁芯不免有些微词,和别人说起丈夫时总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一次,因为赵宝刚的工作,丁芯在外面受了点奚落,等到她黑着脸回到家,一眼就看到赵宝刚哼着曲儿在厨房忙碌。一瞬间,那份恼怒就涌上来,丁芯“啪”地一声摔下包,高分贝地嚷了句:“上班端茶倒水地伺候别人,下了班回家当‘煮夫’,你还挺自得其乐的。”这句话顿时让赵宝刚的脸瞬间也黑成一片,一场“战争”再次打响……

事后,赵宝刚率先妥协了,他不仅主动承认自己态度不好,还耐心地将自己的打算与充电行为一一说给丁芯听,一场暴风骤雨戛然而止。

“我比她大8岁,也是从她那个年龄过来的,很能理解她的想法,所以我主动认个错,服个软,她心情好了,家里的氛围就好了。”多年后,功成名就的赵宝刚说起当年,一脸坦诚。

大吵大闹:女人可以猜忌,老婆不可空闲

吵架经:猜忌也是一种敲打,对防止男人出轨有好处。妻子适度猜忌丈夫,对于保持婚姻稳定不可或缺。另外,女人就怕没事做,让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她做出成绩的时候,她会很满足。

经过多年努力后,赵宝刚迎来了事业的突破期,然而,就在此时,“后院”起火了。1995年,赵宝刚拍《东边日出西边雨》,丁芯在片中担任主演。可片子一开拍,丁芯发现,自己完全没法和丈夫一起工作:在片场,只要稍有懈怠,赵宝刚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次数一多,整个片场的工作人员压力都特别大。在又一次被狠狠骂过一顿后,丁芯杠上了:“拍完你这部片子,我再不接你的戏了。”赵宝刚一听,也不含糊:“你要真是个好演员,是可以拍别人的戏呀。”丁芯一赌气,果真拍完该片后另寻他处。可联系了几个剧组,人家一听她是赵宝刚的妻子,马上推脱。大家的理由惊人地一致:“连她丈夫赵宝刚都不用她,那一定是特别不会演戏了。这烫手的山芋,不能要。”演艺之路居然被导演丈夫一把堵死,丁芯窝了一肚子的气,便想办法拿赵宝刚出气。

1996年,赵宝刚的《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大获丰收。拿着厚厚的一叠酬劳,丁芯故意说:“老赵,你现在是名导了,我可以呆在家,享享清福了。”这本是一句气话,但赵宝刚竟当了真,当即放下手中的活计,苦口婆心地劝解:“你的性格呢,快言快语,容易说错话,得罪人,确实不太适合当演员。但如果呆在家里,时间长了会憋坏的,不然你做幕后好了,赚不赚钱无所谓,只要你乐意干。”这边赵宝刚说得口干舌燥,那边丁芯在心里发笑,却故意“找茬”:“你的意思是,怕我吃闲饭?”

在赵宝刚的支持下,丁芯创办了北京鑫宝源文化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后,公司声名鹊起,规模也越来越大,可夫妻俩吵架的由头也随之而来。2003年,丁芯拿下了小说《雪后多伦多》的版权,让赵宝刚拍成电视剧。董事长一发话,赵宝刚也不客气,张口就要2000万元的投资。话一出口,丁芯当场跳了起来:“按你这成本算,每集要卖60万元才能扯平,我这是经营公司,不是搞纯文艺!”赵宝刚也不示弱,据理力争:“粗制滥造不如不拍。你要不爽,找别人去。”自家人居然当面给自己捅刀子,丁芯彻底恼了,他们在办公室大吵了起来,一直吵到家里,吵到床上。

最终,在临睡前,他们达成了协议:丁芯投资1000万元,赵宝刚呢,将拍摄地点改为更便宜的温哥华,一场大战在丁芯的无比忧虑中结束。

然而,赵宝刚用事实证明了高成本的正确性。这部电视剧《别了,温哥华》播出后,唯美浪漫的画面、细腻温婉的生活质感、扣人心弦的故事一下抓住了大批的观众,以每集售价60多万元的战果完美落幕。面对如此佳绩,丁芯佩服不已,却故意埋汰他:“你说,要是听我的,将成本控制在500万元,那可赚大钱了。”赵宝刚一听,又急了:“你这女人,贪心不足蛇吞象!”

多年大吵大闹的磨合后,他俩在工作上的分歧消除了,可生活上的磕绊却少不了。赵宝刚拍片,选演员的第一标准是“帅哥美女”,成天身边美女如云,丁芯自然心有不安。一次,当和他们相熟的另一位著名导演闹出绯闻后,丁芯揪住赵宝刚,问:“你跟他那么好,这种事儿,你是不是也有份儿?”赵宝刚一听,生气了:“你这样质疑你老公的人品,也是在质疑你自己的品位与魅力!”一语不合,夫妻俩又吵了起来……

事后,赵宝刚又以“年长8岁”为由率先道歉,夫妻俩和解了。可由此,他也想出应对的招来了:不是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么?好,财政大权你管着,零花钱也让你管着,我身上没钱,啥也不能干不是?自此,赵宝刚自觉与钱不沾边,所有的报酬全部直接打到家里的银行卡上,或是让助手取出直接送交丁芯。要用钱了,回头再找丁芯要。时间一长,丁芯反而不好意思,不时主动拿零花钱给赵宝刚。

“其实呢,有点私房钱当然更方便些,我也想存私房钱,但这样做会让女人不放心,会更麻烦,就算了。再说,她猜忌你,一方面表示她在乎你;另一方面,也能提醒你不时自律,挺好。”拍片子老到的赵宝刚,“经营”吵架也相当不赖。

不吵不闹:孩子是调节剂,磨合是准艺术

吵架经:夫妻关系的持久是需要调节剂的,而孩子是最好的调节剂。至于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不爽了就吵吵,吵完了道个歉亲个吻,就过去了――男人和女人之间,哪有什么原则性的矛盾呢?

赵宝刚16岁当钢厂工人,历经多年挫折才干上了自己喜欢的艺术,生活的过多磨难让他在结婚时就打定了一个主意:丁克,腾出时间与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业。所以,结婚后他俩一直没要孩子,平常忙工作,休息时随心所欲地聚会、游玩、出行……日子过得轻轻松松,自自由由。

不知不觉间,一晃夫妻俩就人到中年。2001年10月,赵宝刚的一位好友病了,夫妻俩去医院看望朋友。一进病房门,只见好友躺在病床上,好友的儿子一会给她削苹果,一会给她喂鸡汤,一会儿教她如何使用MP4,母子俩笑靥如花,柔情满面……看着这一幕,赵宝刚和丁芯对视一眼,涌出一股羡慕与伤感。回到家后,想起病房的一幕,丁芯感叹:“结婚20年,一切都模式化了,生活真有点乏味,也没孩子插科打诨,你说,要不咱俩分手得了?”“分开呀?那咱们分析分析,分开了咱们会怎样过。”赵宝刚接过话头,夫妻俩面对面坐下,分析起来。“你呢,虽然是个半老头了,但找个20多岁的小姑娘还能找,可我这半老太太,要找20多岁的小伙子就没法找了。”丁芯说完,赵宝刚也叹气:“可我跟20多岁的小姑娘肯定是过不到一块的,她天天拉着我蹦迪怎么办?我一把老骨头了,蹦不动了。”夫妻俩分析来分析去,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不能离。可婚不能离,日子又过得枯燥,怎么办?两人琢磨来琢磨去,干脆做了个意外的决定:要不生个孩子吧,调节调节?

就这样,2002年12月,儿子赵马丁来到了世上。当上了父亲,赵宝刚人生的重心一下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原来的“苦瓜脸”变成了“不倒翁”。夫妻俩在工作上遇到矛盾吵架了,一回家,得,全变成笑声了。2007年,因为拍摄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他们因工作理念不同又发生了激烈争吵,可一秒钟前还吵得脸红脖子粗,一秒钟后,两人都围着儿子,玩起了捉迷藏。早前的所有不愉快,伴随着快乐的笑声烟消云散……

当然,更多的时候,儿子让夫妻俩的心越贴越紧。2009年9月,丁丁上小学了,赵宝刚天天去接送,时间一长,和周围的家长也混熟了。这天北京下起了大暴雨,担心儿子被雨淋,赵宝刚顾不得手头的工作,早早地冲到了校门口,撑着伞,伸长脖子张望。一旁的家长见他如此不辞辛苦,连连感叹:“您呀,真是心疼您孙子。伞打好,当心您自己淋病了。”一句话,让赵宝刚脸上火辣辣地不自在。回到家,他忍不住向丁芯诉苦:“我真的看着很老呀?居然被人认为是我儿子的爷爷。”丁芯看着赵宝刚大笑不止,笑完了,又愁起来:“我们确实老了,为了孩子,你周末抽个空,好好体检一下。”

儿子的到来,让赵宝刚夫妻的生活再次鲜亮,也让他们的生活压力剧增。因为担心儿子将来受苦,丁芯一直想给儿子留一笔钱,所以工作起来更加不要命。可长期的劳累让她终于不堪重负,突然出现了咳血,上医院一检查,“肺癌疑似”!这个消息仿佛一记重棒,丁芯被震得满眼金星,悔恨顿生。为了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好好弥补丈夫和儿子,她放下了所有工作,在家里陪儿子、陪丈夫,并发誓再也不为了钱而不要命。在等待最终诊断结果的7天里,天天如此。可是,7天后,诊断结果显示,一切不过是一场虚惊。拿着诊断书,丁芯兴奋得当场跳了起来,旋即背上包,风风火火地出门:“老赵,我上班去了,公司有一大堆事等着我咧!”

一切又回归往常,誓言仿若没曾发过一样,赵宝刚又气又急,又无可奈何。思来想去,他将这一情节悉数搬到了《婚姻保卫战》中。2010年8月,当银幕上的袁立活灵活现地再现一年前丁芯的那一幕时,丁芯看着看着,笑了:“行,我以后按时体检,注重健康,缩减工作量……”

“其实婚姻关系中的大多数男人女人的战争,都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真正矛盾,关键在于用什么方式、什么心态去面对。找对了方式,大吵大闹之后,就是不吵不闹了。”看过25年围城风景,赵宝刚对婚姻的真谛,已有了自己的心得。

上一篇:多彩“群”生活:我们是快乐的“群众” 下一篇:银幕情侣李光洁王珞丹:牵手“杜拉拉”共同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