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浩:代人保管“临终秘密”成富翁

时间:2022-08-11 02:46:28

据统计,我国每年意外死亡人数高达320万。万一遭遇不幸,那么买过的房子、股票、保险,以及不同的银行账户等等该怎么处理?……为此,北京一位85后小伙创立了“网络遗嘱”网,专门替人保管重要的信息资料,一旦用户遭遇不测,该网站会将这些私密信息,传递给用户指定的联系人。他是如何玩转这个创意产业的呢?

“航班惊魂”引发创业狂想

2012年11月,曾先生在广州出差时,不幸因车祸逝世。噩耗传至杭州家中,他的妻子欧阳女士悲痛欲绝。曾先生是做建材生意的,经常出差,许多生意上的事情只有他一人知情。含泪安葬完爱人,欧阳这位全职太太,对丈夫生意往来上的事情一筹莫展。

令欧阳吃惊的是,丈夫去世两天后,北京一家“网络遗嘱”网站竟联系到她,说两年前,曾先生在他们网站的“遗嘱保管箱”内存放了一些重要信息。得知曾先生不幸离世,该网站就在第一时间,把这些资料发送给了他生前指定的第一联系人――妻子欧阳。

这份加了密的电脑文件,名为“密码是你的生日”。欧阳用自己的生日编号解开文档后,映入眼帘的几行字,不由让她泪流满面:“亲爱的妻子,这是我备份在该网站的一份遗产清单,如果我不幸意外身亡,这些都是留给你的。”下面附有一些财务账目,以及曾先生几张银行卡的密码。

通过这份“网络遗嘱”,欧阳了解到了数笔她本不知情的债务,并成功索回,避免了上千万元的经济损失。与遗嘱网打过几次交道后,欧阳不仅被其独特而贴心的服务深深打动,当即给这家网站写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对于“网络遗嘱”网站创始人罗浩而言,创业两年多以来,他已经记不清帮助过多少人解决了身后事。

1985年出生的罗浩,大学毕业后离开郑州家乡,独自到北京发展。2009年11月,有一次罗浩乘飞机出差。途中不知道飞机出现了什么故障,突然颠簸得异常厉害,不一会儿就如同断线的风筝,开始急速地垂直下落,机舱里惊叫声不断。这时,空姐就给每个人发了一张纸条,让乘客尽快把一些重要的信息写在纸上。颤抖着手按过小纸条,罗浩的脑子里一片空白,慌乱中他竟想不起该给家人写点什么。

万幸的是,后来警报终于解除了,乘客安然落地。但是这场“高空历险记”却在罗浩心中挥之不去。他想,如果那时真成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我该写些什么给家里呢,我的一些重要信息如何才能让家人知道?有没有提供这种服务的机构呢?带着这些疑问,罗浩回京后开始在网上搜索,却发现这是一个尚无人涉足的市场空白。

在向身边的朋友和同事做“市场调查”时,罗浩万没料到,他的疑虑早已在大家心里萦绕了多年。一位在北京经商的河北哥们说:“万一我遭遇了不幸,最大的心愿是把银行账号、保险单号和股票留给家乡的父母。但我现在好好的,突然拿出这些会吓到他们的。如果把这些私密信息写在纸上,又很难保证不被别人偷窥,就算能藏在特别隐秘的地方,自己万一出事了却又很难被亲友找到。”

定制“人生黑匣子”生意火

朋友们提供的这些信息,令罗浩感到兴奋,他想:有需求就有市场,我何不建个网站,供人在网上留遗嘱,未雨绸缪地安排身后事呢!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我国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达320万……很多人毫无征兆地离世,使得其生前重要的个人财产信息和一些未了的心愿被带进了棺材,何其遗憾!

当发现国外已经出现了“遗物守护者”、“最后的愿望”等类似网站时,罗浩更觉得自己的想法靠谱,不由信心倍增。他当即给大学校友李佳打电话,听了罗浩新鲜的创业构想,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双双辞职。

2010年5月12日,两人投资5万多元打造的“网络遗嘱网您的人生黑匣子”正式上线。网页清新明朗,左上角一行蓝字诠释了网站的独特定位:备份人生记录,传递无限关爱。

罗浩将他们推出的这项服务,形象地称为“定制人生黑匣子”。“人生黑匣子”保存了人生的重要信息,万一突遭意外,可以防止因当事人信息丢失而让家人无从获知,避免了其生前财产及生活状况成为无法解开的谜团。

网络遗嘱服务的推出,无疑为人生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上了一道“信息保险”,填补了这样一个特别的需求空白。一番广告轰炸后,罗浩和李佳惊喜地发现,他们的网站在试运营阶段,每天的注册量就达到1000多人。

在遗嘱网上注册成会员后,用户只需花费29元人民币,就可以得到一个容量为100M、可终身使用的“网络遗嘱保管箱”。 然后就可以将银行账号、保险单号、私密日志或照片、未实现的愿望、深藏心底的秘密等重要信息存放其中。从此,就像拥有了一个以备不虞的“人生黑匣子”。而且,你随时可以凭登陆密码,在网上对遗嘱内容进行增加和删改,避开了传统托管的繁琐手续。

“可是,你们的网站安全吗?”网站运营之初,经常有网友对客服人员提出这样的疑问。“网站采用了多重加密技术,即使是该网站内部的工作人员,都无法接触到用户的信息内容,如果是被黑客恶意获取,显示的也只是乱码。除了用户本人和其指定的联系人外,没有人能打开这个虚拟保管箱。”

用户可以事先设置登录频率,若逾期没有登录,网站会先发邮件或短信提醒,若均无回应,网站将电话联系用户,委婉地确认用户本人的生命状态。如果依旧没有消息,他们才会联络用户指定的联系人。一旦证实用户已离世,在收到其死亡证明并确认真实后,网站工作人员会在公证机构的全程监督下,将该用户的“网络遗嘱保管箱”,提交给用户预设好的可靠联系人。

遗嘱网运营到第3个月,注册用户已经达到10多万人,其中1/3成为了消费者。再用这个数字乘以29元计算,第一批用户就为罗浩和李佳带来了80多万元的惊人收入。除去建站成本,以及写字间租金和员工工资等各项开支,他们还在90天内净赚了60万元!望着公司网银账户上的数字每天都在不断变多,两个守候在电脑前日夜辛劳的年轻人,终于长松一口气。

用温情关怀创富500万

随着不断完善和拓展,半年后,罗浩和李佳先后在网站上推出了遗嘱备份、财务信息备份、虚拟账号备份、私密存档、私密日记、遗愿代办、情感传递共7项业务。这些充满温情和人文关怀的服务项目,深受大学生、白领、商人等各阶层人士的青睐。用户中既有中老年人,也不乏年轻人。

35岁的张先生,从事户外探险工作。由于长年奔走在野外,鲜有时间照顾妻儿。渐渐地,他与妻子的心灵越拉越远,两人一见面就争吵,抱怨,冷战不断。一个暴雨肆虐的夜晚,他所在的探险队遭遇了可怕的山洪和泥石流。汹涌澎湃的水流裹挟着不可尽数的石块,呼啸地冲下来,撕碎探险队支起的帐篷后,把他和队友深埋在了山脚下……

当张先生苏醒过来后,发现自己置身于医院的急救病房内,映入眼帘的是洁白的床单,周围被鲜花缠绕,妻子坐在他身边早已泣不成声。此时,他那两名队友已经离开人世。

张先生也是遗嘱网的用户,曾把许多平时讲不出口的话,“锁”进了遗嘱保险箱里。这次探险队发生意外后,由于他多日未如约登陆网站,淋坏的手机也早已打不通,而且上级已经认定他和队友全部遇难,还发出了公告。于是遗嘱网工作人员,就开始为张先生提供“遗愿代办”――妻子很快就收到了他的电子遗嘱和内心表白。

经过这次劫难之后,他与妻子消除了芥蒂,两颗心靠得更近了。他在事后写给罗浩的信中说:“我由衷地感谢你们的遗愿代办服务,让我在经历生死之后,更加了解活着的意义。”

截止2013年初接受记者采访时,遗嘱网的注册用户已突破100万人。通过两年多的风雨拼搏,罗浩在经历过许多挫折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蝶恋。如今,他已经是拥资500万元的年轻富豪。

不要说成功离自己很遥远,如果你有一颗向上的心,就像罗浩一样永敢地站起来,迈出双脚吧!责编/张立平

上一篇:你对了职场就对了 下一篇:基于理性效率模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