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霞:一种颠覆典型的人生

时间:2022-08-11 01:53:33

2005年,陈凤霞当选为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十年最有影响人物,于是关于她的种种说法也甚嚣尘上。

陈凤霞简历

1990年,毕业于江门市职业高中;

1993年9月,自愿支教,到白湾镇任代课老师;

1994年,获得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

1995年,考入华南师范大学进修英语;

1996年,获得联合国“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

1997年,毕业后在广州市慈善协会工作;

1999年,辞职创办清新县凤霞中学;

2001年,与吴晓莉、白岩松等人一起当选为中国志愿者形象大使

2005年,当选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十年最有影响人物

1994年6月号的《黄金时代》刊登了一万多字的长篇通讯《寒极里的一把火》,报道了新会女青年陈凤霞自愿到被称为“寒极”的广东清新县白湾镇支教的感人事迹,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陈凤霞的感召下,形成了新一轮捐资助学热潮。同时,杂志社也应志愿者的要求,牵线组织了陈敏莉、胡亚军、刘维东等人到白湾以及岩背等贫困山区支教,形成了青年志愿者参与希望工程接力的雏形。

十多年过去了,陈凤霞的现状如何?关于她的种种说法也甚嚣尘上:陈凤霞下乡支教是为了“镀金”,是见好就收;陈凤霞的钱都是“骗来的”;她办学校发大财了。

对此,本刊进行了追访,以告诉读者一个真实的陈凤霞。

在支教高潮中,陈凤霞却悄然离开

1996年7月的一天,广东清新县白湾镇。

彩旗,一辆辆匆匆赶来的小车,刻意穿上新衣服的小学生,锣鼓声、鞭炮声、人声鼎沸,都说明一个庆典在此举行。

那是新会北安希望学校的落成仪式,受惠的当然是这个落后乡镇的师生,而施与者是新会的政府、企业和市民,他们投资30万元建起了校舍、教师新村、用电饮水设施。大家都沉浸在助人为乐和感恩的气氛中。

轮到陈凤霞讲话了。她是这个计划的主角,娘家新会人的捐助就是她牵线搭桥的。表达了一番感激与祝贺的话后,陈凤霞话锋一转:“今天我就要离开白湾了,我要去读书。”

大家都怔住了,一片沉默。突然,有一个女同学低声哭了起来。陈凤霞也眼睛红红地说:“感谢这两年大家对我的照顾,对我来说,这是最美丽的时光和最美好的记忆,我忘不了白湾。我希望怎么来就怎么走。”

2年前,陈凤霞是挎着一个背囊就来了,而这天,她也是拿着一个行李袋就走了,里面装着几件换洗的衣服。而且,在仪式结束后,她当即跟着车队就离开了。

成校长说:“不给个机会吃顿饭办个仪式送送你么?”

陈凤霞就是怕麻烦大家,也想让学校省钱,更怕走不掉,山里人的盛情会销熔她结束支教生活的决心。

山路蜿蜒,颠簸中,陈凤霞缓缓地走出了白湾。她把脸贴着车窗,欣喜中也带着留恋,她暗暗地对自己说:“结束了,新生活即将开始。”她什么都没有带走,留下的是白湾因为她的到来而发生的巨变:知道白湾的人多了,捐资助学的人来了,新学校建起来了,破旧校舍修葺一新,学生们走出了大山。而这一切都成为了过去的乐章,陈凤霞知道,明天她将在另一条道上生活。

[记者观察]

人在骨子里有一种喜欢流浪的天性,而陈凤霞表现得尤为强烈。有一次聊天,她说将来希望带着孩子去,找个学校教书住一两年。谁不想能在不同的地方生活、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呢?我们都沉浸在这种一边工作一边旅居的遐想中。

从新会到白湾、到广州,一路走过去,与其说陈凤霞是在“奉献”,倒不如说她是出于自我体验自我完善的考虑,个性的因素起到更重要的作用。而客观上,她成为了最早的自发地参加青年志愿者行动、把青春献给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的典型,这是她当初始料不及的。

如今她是这样谈起白湾的:“我对白湾的感情,就好像是谈恋爱那样地喜欢,不是说奉献不奉献,我可能真的也没有那样的境界。我最青春的两年留在了白湾,可是我得到的比我失去的更多。一直到现在,我累了、疲倦了,还是会回到白湾去住几天,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到白湾支教,着实给这个善良可爱但混沌未开的少女打开一个广阔的天地,从而改变了她一生的轨迹。

读书成了她最实际的选择

1996年9月,华南师范大学校园。

这时的陈凤霞是一名外语系的大学生,这个身份是她用支教的荣誉换来的,也是她早有预谋的结果,她之前参加了成人高考,如果按成绩她不一定能考上,可是综合名气等因素,最终她被保送到华南师范大学,顺理成章地实现了她的大学梦。

陈凤霞的想法很实际:“这是我自己的决定。我只是一个高中生,凭着自己的热情去干了一些事情,社会上给了我那么高的荣誉,我没有资格以此为本钱。毕竟荣誉不能当饭吃,读大学才是我新的起点,知识才是陪伴我一生的财富。”

刚开始的几个月,陈凤霞享受着平静的校园生活,她与5名同学住在一间宿舍,同学们都不知道她的身份,她与学校有一种秘而不宣的默契。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突然心血来潮,想介绍她的事迹,陈凤霞立即向老师使一个眼色,警觉后的老师立马转换了话题。

但陈凤霞的身份还是在1995年底被招进团中央组织的青年志愿者事迹报告团时暴露了,当一些同学惊诧地说:“陈凤霞就是你啊!在《黄金时代》看过你的事迹,居然不知道你就在我们身边!”陈凤霞笑了笑。在大家眼里,她依然是那个天天一起排队打开水、自修占位子的很普通的一个人。

不过,在这次巡回讲演中,陈凤霞却与媒体发生了争拗。当时报告团有来自全国的11人,在预讲训练时,她是最难搞的一个。除了普通话讲得不太好,再就是她坚持要按自己的想法去说。她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不可能要他们像五六十年代那样一辈子怎样怎样,你只能去寻找一些和他们精神上的共同点,他们认同了,就达到了目的,通过做几场报告去说服别人是不太可能的。

首场报告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的,这时,广东的一家报纸报道说陈凤霞要扎根白湾一辈子。陈凤霞不做报告了,她要澄清这件事:这不是我的意愿。此事惊动了带队的领导,他们说尊重她的意愿。后来,南方那家报纸的领导打电话向陈凤霞道歉,那位记者也专门来向她表示歉意,事情才作罢。这件事在广东反响还挺强烈,指责陈凤霞的人不少,但没有对她造成压力,她觉得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不必太在乎别人的议论。

[记者观察]

陈凤霞个性率直,甚至有些任性。所幸的是,她置身于一个张扬个性、尊重个人价值的年代,反而令她赋予时代的色彩与卖点,成为媒体的宠儿。记得当年在她组织白湾的孩子们到新会参加夏令营时,央视一个节目组采访她。说到动情处,陈凤霞竟然会对着话筒说出若干骂人的语句,渲泄内心的委屈。对此,大家反而觉得真实而可爱。

而对于陈凤霞离开白湾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甚至批评她是“下乡镀金”,她的反击也很直接:你怎么就没想到下去吃吃苦镀镀金呢?这表示我比你聪明,比你有眼光!

其实,陈凤霞的走向对后来的青年志愿者接力的方式有着直接的联系。当时,在广东团省委给团中央的汇报材料中,就提到了陈凤霞是否应该扎根山区的问题,认为可以以“接力”的方式来传承这项工作。当时黄金时代参与了材料的起草,并牵线组织了陈敏莉、胡亚军、刘启东等慕名而来的志愿者前往白湾、岩背等地与陈凤霞一起并肩战斗。

当时笔者在参与的一部以陈凤霞为原型的电视剧的编剧中,也没有让主人公继续向更远的深山走去,而是让她重返繁华的都市。

而一直支持陈凤霞的团中央也肯定了这种思路。通过大量调研,1996年4月,团中央作出了一个重大决策:用接力的方式实施扶贫支教。

可以说,陈凤霞是完成了这样一个历史使命,比较完满地解答山区孩子的疑问:“陈老师走了以后怎么办?”

也曾失业过,也曾埋怨过政府

二年的大学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陈凤霞与其他同学一样,开始忙于找工作。她把一封封求职信寄了出去,但都没有回音。

陈凤霞有些沮丧也有些困惑。她把自己困在屋子里,谁都不想见。她想:在白湾我得到了那么多荣誉和掌声,为什么政府不给我安排一个工作呢?这时,男朋友一句尖锐的话敲打了她:“当初是你自己要求去白湾支教的,没有人强迫你也没有人承诺你什么。”陈凤霞想,对啊,社会没有义务回报你。男朋友还要她认清形势:“如果我是老板,都不一定请你,担心你名气太大,难以驾驭。”这盆冷水彻底把她浇醒了。

她鼓励自己继续努力求职,甚至给当时的教育厅厅长江海燕写信求助。对陈凤霞比较了解的江厅长委托人事干部找陈凤霞谈话。就在这时,《羊城晚报》前老总微音把陈凤霞推荐到一家协会工作,陈凤霞兴致勃勃地去上班了。新来乍到,她比别人要表现得更勤快,早到晚归,端茶打水干杂活,都没有丝毫的懈怠。可是一个月后,陈凤霞被叫到领导面前,领导和气地说:“你这个月辛苦了,但我们不能用你的,你明天不用来上班了。”没有理由,陈凤霞至今也不知道为什么被辞退。那天中午,她强装笑脸与同事们吃了一顿送别宴。在回家的路上,她有点失魂落魄,搭错了车。当晚,打电话给微音,刚说了几句,委屈的眼泪就下来了。

“东家不打打西家。”让陈凤霞心情平复下来的是她找到另一份工作,广州市慈善会聘用了她,做慈善募捐工作。她还是当文员,打印、收发、会务、外联,她干得欢,忙的时候一天下来要接几百个电话。助人为乐,慈善活动与她过去的支教一脉相传。

[记者观察]

毕业后找工作受挫和被辞退失业是陈凤霞最灰暗、最低潮的一段日子。记得那时我还带她去找过单位。当时她很委屈,因为她觉得自己的要求很普通,只是想在广州找一份工作,嫁给一个合适的对象,然后过平凡的日子。可愿望屡屡受挫,原来那种荣誉的颠峰感加重了她的失落。

其实,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当陈凤霞意识到别人给的饭碗也不是那么好端的时候,挫折反而令她更加强悍起来,自己去创造一个饭碗。

筹资办学,她能喝两斤白酒

直到一年后,慈善会让她回白湾物色一帮一的受助学生,再度将她抛向一个新的选择当中。因为她发现过去的一些学生在受资助读完小学后,上初中就难以为继了。陈凤霞想:如果我能办一所中学,就可以让这些没钱上中学的孩子受惠。

其实,办学校的想法可以追溯到她在白湾教书的时候,离她所在的中心小学几里地还有一所小学坐落在山边,清溪蜿蜒而过,傍晚村庄炊烟袅袅,鸡鸣狗叫,给人一种田园生活的恬美感觉,她常常被它感动。那时她就想,如果能办一所学校多好啊。

想干就干:调研、做方案、报批、征地,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工作,陈凤霞终于在清新县城郊的一块空地上竖起了凤霞中学筹建处。同时,她向广州市慈善会提出了辞职。同事们都很吃惊,“你要考虑清楚哦,这个工作对你来说很适合,也很有前途。”领导语重心长地找她谈心,但这时陈凤霞深思熟虑去意已决了。

清新县是广东清远市的贫困县之一,县城所在地太和镇只有两所中学,特别是初中学位十分紧缺。当时全县全年的财政收入仅3000多万元,而全县教师全年的“人头费”就要4000多万元,靠本地政府的力量再来增加学位也是无能为力的。县里无偿划拨46.8亩的土地,并将原县中的部分老师转到凤霞中学,管3年的工资,其他的就全靠陈凤霞自己了。

当时,一个企业家计划投资200万,启动学校的一期工程应该是没问题的。但当陈凤霞把地基挖好了,招收了四个初中班的学生和十几位教师的时候,由于意见不合,这位企业家决定撤资。

陈凤霞一下子就懵了,但她没有退路,要为这些老师和学生负责啊。那段时间她很苦,晚上经常一个人偷偷地哭,也不敢告诉别人合作者退了股份,因为学校的老师也不太安心,他们本来是公办老师,现在转来民办,心情也可以理解。陈凤霞拼命鼓励自己:你肯定有办法的,你肯定能找到钱。她想钱都快想疯了,只要听说哪里可能找到钱, 就一遍遍跑上门,运气不好时不仅得不到捐款,有时还被人奚落、赶出门。每次从清远出来,她都要盘算很久:到底坐哪种车才能省钱。在清远,她是有名的“小气鬼”,从来不请人吃饭,倒是那些她求助的人,反过来请她吃饭。

常常是这种情景:陈凤霞这手拿到捐来的钱,那只手就原封不动全数交给工程队,哪怕是5千、1万元。当时董事会定给她每月工资1000多元,她却好多个月都没有去领,而是把钱全数交给工程队。

新校舍终于盖起来了,但空荡荡的房间还等着桌凳、床铺、黑板去填满呢。陈凤霞粗粗算了一下,至少得30万元。没有钱买,她就向华师大、执信中学等求援,拉回了一批淘汰的教学设备。

为了筹资建校,陈凤霞除了犯法的事情不做,什么事情都做了。比如说喝酒,她现在能够喝两斤白酒,很多事情是需要喝酒才可以解决的。跟人家喝酒,人家就觉得陈凤霞爽快,就原意给她掏钱建学校。学校欠包工头很多钱,过春节的时候,她就要请人家喝酒,不要急着要债,她就每个人敬他们三杯酒,一共10个人,喝掉30杯,一点都不能少喝,这些本事都是逼出来的。

于是,在政府没有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陈凤霞硬是把学校的一二期建起来了,总投资1200万元,有一部分是无偿的捐款,有一部分是企业的投资。

[记者观察]

金钱难倒英雄汉,却没有难倒这个小女子。微音老人也为陈凤霞的执着努力而感动,出手相助。2000年,就在陈凤霞办学资金最困难的时候,微音给霍英东先生写信替陈凤霞求助,老人也很爱面子,在信中说若是不答应,就不要见面了。很快,霍英东基金会派人约见陈凤霞。基金会问她要多少钱?她说50万。于是,霍英东基金会捐资50万元。后来,有人说陈凤霞要得太少,怎么不要500万?可陈凤霞喜欢细水长流。果然,基金会继续在凤霞中学设置了奖教奖学计划,每年都会把奖教奖学金送到师生手里。在这一点上,陈凤霞颇有心计。

她是一个神话,但她也是人

也有人说陈凤霞花这么多力气去办这个学校,为什么不把这个钱直接投捐到有需要的人身上。陈凤霞认为要脱贫,首先要接受教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办学校就是提供了这样的帮助与服务。

每年,凤霞中学都会安排一些特困学生就读,实行学费、生活费全免,几年下来,已有100多个学生受惠,减免费用已达四五十万元。而且,由于陈凤霞的影响,志愿者以一对一的形式资助学生的数额也达三十万元。从而使不少品学兼优但家庭贫困的学生得以继续升学。学校还与贫困生签了一个协议,学生被要求用心学习,遵纪守法,每学期期末考试成绩须保持在全年级100名以内,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是让学生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以后走向社会也能主动向贫困者伸出援助之手。

经过五年的努力,凤霞中学已经成了清新县的名校,最近三期完工后,已拥有两幢教学楼、一幢科技楼、两幢学生宿舍楼、一幢师生饭堂、一幢教师综合楼,总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可容纳48个教学班3000名学生和1800名学生住宿。它的总投资已达2500万元。而年年中考,优生人数全县第一,以2003年为例,全县个人总分前10名中,凤霞中学占了9人。

陈凤霞也成了清新县的名人,走在街上,总有无数的人和她打招呼。身为凤霞中学的校长,她也是这所民办中学的执行董事。按照学校董事局的章程规定:她可以拥有学校资产10%的股份。这也引起了另外一种议论:社会捐这么多钱给陈凤霞,谁知道她拿这个钱干什么去了?对此,陈凤霞还是以一贯的风格直截了当地回应:我不会太多考虑别人怎么想,我只是要求自己要清白,问心无愧就行了。

其实,在捐资助学这个敏感问题上,陈凤霞是很注重细节的,每一笔捐款花在了哪里,都有账可查,比如买了课桌,在课桌上都会刻上捐款者的名字。

而陈凤霞现在的工资仍然是1300元,低于学校老师的平均工资水平。

也有人说12年来,陈凤霞都是一个神话。但她否认这种说法,她说自己的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也沮丧过也想过放弃,只是凭着感觉走过来了。而走到了今天,她已经得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如果说有什么成功经验的话,那就是:我帮助了别人,别人也在帮助我。

[记者观察]

记得1994年春天,那天我刚从白湾采访陈凤霞回来,带着3岁多的儿子去游戏乐园玩游戏机,看着儿子幸福的模样,让我不由地想起白湾那一个个看着令人落泪想着让人心疼的故事,于是写下了这样的题记:“所有的孩子都一样,他们是未来的希望,但愿能给他们一个最像天堂的地方。”然后一气呵成地写成了那篇引以自豪的报道。

十多年过去了,我儿子快要上初中了,陈凤霞的女儿也有2岁多了。而当年在白湾岩背的其他支教老师也各奔前程:陈敏莉也经历了结婚、生子、离婚、离开白湾的过程,而最近陈敏莉又再次到了贵州山区支教。胡亚军到广州、武汉当了编辑记者,刘维东仍留在英德教书,只是换了一间小学。他们有的默默无闻,有的命途多舛。相比之下,陈凤霞算是风正帆远,蔚然大观。

采访期间,陈凤霞手机响个不断,她在有条不紊地处理着学校的事情。她显得成熟而干练。我们并不否认陈凤霞会因为办学而成为教育的商人,变成有钱人,但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成就了社会也成就了自我,包括精神与物质的。

为什么陈凤霞能成功跑出呢?我想有几个关键点。一是她把握了“我帮助别人,别人也在帮助我”的人际互动循环效应,用爱心把交易成本降到最低,因而获得较大的回报率;二是她把名人的品牌效应加以很好地运用,她明白捐资助学者都是冲着自己去的,所以很聪明地选择了办学校这条路,从而搭起了施与受沟通的平台;三是她把自己真实的个性表达出来,过去如此,现在也没变,每每说到动情处,会表现得很感性。可谓泪珠如金,一个泪腺发达的人,若情动于衷,所迸发出来的感情力量是巨大的。陈凤霞便具有这样的天赋。最近陈凤霞报读了咨询师课程,看来她是希望继续挖掘自己在这方面的潜能。

而最重要的还在于陈凤霞对于典型的理解,心态决定一切。身为典型,她并没有按照某种标准限定压抑自己,“我觉得有些典型挺难过的,背负的东西太多、太重,因为他们不是人,是神。”陈凤霞是人,活得真实,走得轻松。这是一种颠覆传统典型的人生。

上一篇:爱你要花多少钱? 下一篇:网上开店,我是“淘宝的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