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高等教育对政府角色的重新诠释

时间:2022-08-11 01:49:49

论我国高等教育对政府角色的重新诠释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有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两大主体。这两大主体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同,主要表现为学校规模、在校生数、师资队伍、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等方面。显然,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在以上几个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而这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国政府部门,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的管制越位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打破这种相对的垄断,以解决民办高等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问题。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政府管制;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6(C)-0095-01

中国的大学教育在“教育”、“教育产业化”的冲击下,现在正处在双轨制、三轨制的迷茫期中,在各类办学人的办学理念的多元化背景下,对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大学究竟应该怎么办?尤其是民办大学究竟应该走什么办学之路?这些本来大家认为是不言而喻的问题,反而变得争论不清了。追求扩张规模以完成资本积累;追求硬件上台阶以早日进入计划招生行列;当文凭考试取消,用培训课程代替学历教育课程,轻率发放学院文凭。这些都是在迷茫期中办学行为的“异化”。

一、政府介入民办教育管制的必要

作为公办教育的补充,民办教育可以增加社会选择范围,更好的反映社会偏好,促进教育领域中的效率。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质量参差不齐的民办学校共同存在于一个市场上会导致教育服务购买者的预期下降,不利于该市场的长期发展。因此,政府介入民办教育对其进行管制就显得很有必要。目前,我国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管制基本上以教育行政部门为管制执行机构,管制的内容包括行政审批管制、价格管制、信息披露管制、教育质量管制等。

二、政府管制的越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利益的博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奇特现象: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的供求关系表现为计划性的需求与市场性的供给,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利用行政许可和招生政策限制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民办高校通过市场自主办学,提供教育机会和服务,走“以学养学”之路,导致民办高等教育供求机制错位。而公办高校在得到政府的巨额经费拨款的同时,由于没有政策的限制,可以实施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高等教育,满足个人和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可以顺利地占领和主导着高等教育市场,是一种典型的计划性的供给与市场性的需求关系。很明显,民办高等学校在高等教育市场中处于不公平的竞争地位,违背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游戏规则,导致了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不均衡和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

在我国,政府是高等教育的投资者和管理者,这类似于企业的所有者和经理人不分。政府集多重角色于一身,是高等教育实际上的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这里只想强调的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监管者和体系内具有很强势力的公办高校本身就是一体,这样很容易形成利益集团,影响管制的效果,甚至产生寻租行为。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博士的名言:“企业赖于生存的政策往往是造成企业困境的原因。”这难道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吗?

既然让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市场,就是寄希望民办高校的参与能够带动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但是现在政府干预管制过多,对潜在办学者的自由进入市场(当然对自由退出市场必须实行一定的管制,否则会影响教学秩序的稳定)管制过死,

行政权力的存在导致高等教育市场不具有整体性,形成人为的分割,民间办学力量即使进入这个市场,也无法和体制内已有的公办高校进行平等竞争,只能在“次级市场”上和同质性很强的民办高校竞争,结果导致这个次级市场上竞争激烈,甚至出现无序不正当竞争,而整个高等教育市场上的竞争程度依然不足,仍然属于当前为数极少的几个卖方市场之一。也就是说,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中的垄断并非一种自然垄断,而是政府主导的国家垄断。

三、解决民办高等教育与社会和谐的路径选择

总之,一个有效的政府应该充当的是增进社会公平的“促进剂”,而不是加剧社会不公平的“催化剂”:即不应该“锦上添花”,而是应该“雪中送炭”“。和谐社会的核心是给予社会各方的平等机会。在我国逐渐缩小的生源条件下,必须具有平等的竞争机制,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后,市场会进行选择。通过竞争与合作的机制,市场既能保存下真正优秀的学校,也能使劣质资源通过适当方式予以淘汰和整合。

上一篇:试谈中国教育资助制度与现行经济制度的关系 下一篇: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