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统筹城乡发展

时间:2022-08-11 01:36:32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统筹城乡发展

编者按:为切实将党的十七大精神学深学透,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前不久,省委党校专门举办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专家论坛”。会上,郭伟等数十位知名专家、教授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的专题发言,认识深刻,见解精辟。这里,特将部分专家、教授的发言精要编辑整理出来,供读者参考。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际上,在需要统筹兼顾的各个重大关系中,统筹城乡发展无疑处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统筹城乡发展现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和瓶颈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理论表述,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发展观这个重大理论体系中,统筹的关键是谋划全局,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使之与发展相关的几种基本关系保持均衡。这些基本关系包括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等多种重大关系。其中,城乡关系显得十分重要,这是因为城乡发展失衡,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统筹城乡发展不是平行推进,而是要择其重点,有序推进,特别是要将农村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笔者认为,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做到:一是要更新发展观念,把“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三是要探索发展新路,允许和鼓励各地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创造各种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方法。四是要创新发展尺度,以农民利益的实现度、农民需要的满足度、农民内心的支持度作为成败得失的标准。

统筹城乡发展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

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笔者认为,统筹城乡发展至少应从三个方面着力: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长期以来,农民收入少且消费能力低,不仅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进步,还制约着国民经济发展。当前,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业补贴等多渠道、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只有这样,扩大内需才有坚实的基础。

以实现教育公平为突破,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农村落后的重要原因在于农民整体素质不高,这是由于农村教育落后造成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当前,要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从而逐步缩小城乡文化差别。

以维护农民利益为纽带,缩小城乡社会差距。为此,要高度重视农村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从总体上说,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按照城乡一体的思路,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筹划。一是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总目标相协同,以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二是城乡发展要注重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等要素的互相协调,以维护社会公平。三是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以促进城乡之间的各种因素实现有效流动和融合。

(作者系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上一篇:今年养猪有十大利好等19则 下一篇:改善民生必须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