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保质期

时间:2022-08-11 01:33:37

专家指出,保质期的定义是“产品在正常条件下的质量保证期限”。在保质期内,商家要对产品的质量负责,所以建议大家在保质期内食用,但保质期不是认定食物是否变质的唯一标准。在保质期内,食物也可能由于存放方式、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过早变质,例如包装开封后,保质期将缩短;超过保质期,食物也不等于肯定变质、不能吃,这还需要自己进行判断。

主食类 面包的保质期一般为3~7天,过了保质期,如果仅仅是发干,可以做成面包渣吃,如果长霉、发酸就不能吃了。馒头的情况和面包相近,如果霉变有灰斑,就应丢弃。饼干含水量少,如果是密封包装,保质期一般一年以上,只要不漏气、受潮,即便过了期,只要味道没变化一般还能吃。

牛奶及奶制品类 过了保质期的牛奶,如果呈现稠而不均匀的溶液状,或有凝块或絮状物,就要扔掉。在夏天,即便看上去正常,也要煮一下试试,如果煮开后产生凝块,说明细菌超标,就不能喝了。奶粉没有水分,保质期较长,过期时间不长,只要没有颜色发暗,肉眼也无可见的杂质或异物,没有出现陈腐味、霉味、哈喇味等,就还可以吃。如果仅仅稍微有些结块,可以拿来做点心或做菜,通过加热继续利用。

干果类 真空包装的干果保质期长达半年到一年,若一旦打开包装,在保质期内出问题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因此,这类食物只要闻着有异味、吃着发苦发酸就该扔。如果口感不脆了,说明吸水了,会很快变质、长霉、氧化酸败,也不能要了。

香肠等肉制品 如果是真空包装,在干燥、冷冻的条件下放置,营养会差一些,保质期可达3年。过了保质期,如果出现异味或发黏,说明微生物繁殖,不能再食用。

饮料类 一般都密闭包装,过了保质期如果外观没明显变化,未出现褪色、浑浊、沉淀等,应以口感为准,有异味就不能喝了。

罐头类 罐头都是密闭包装,因此保质期较长。购买的时候注意不要买胀罐的。如果过了保质期,发生胀罐,往往是食品被细菌污染,这种罐头就必须扔了。如果没胀罐,打开闻一下,如果有酸味和杂味,就不能吃。如果罐内有锈蚀,也不能食用。另外,过了保质期,即便没变味,也应该加热一下再吃。

众所周知,食物是有保质期的,一旦过期便不可再食用。但你知道吗?我们日常家居用品也有保质期,也需要定时地更新换代,以防滋生病菌,损害身体健康,这样才能确保卫生健康。

卫生纸 卫生纸生产全过程都是在高温下完成。包装不及时或储藏得不好,就会使纸张受潮或污染,所以卫生纸也有保质期。一般正规品牌的卫生纸,在外包装上都会注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是国家产品标识明文规定的。一般人们对卫生纸的保质期都没有认真注意过,这也是一个非常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过了保质期的卫生纸容易滋生细菌,很容易变成“不卫生纸”。卫生纸在干燥、通风的条件下保存,一般卫生纸的保质年限是2到3年。

毛巾 毛巾是纤维织物,使用时间长了,深入纤维缝隙内的细菌很难清除,清洗、晾晒、高温蒸煮等方式只能在短时间内控制细菌数量,并不能永久清除细菌。用久了的毛巾又脏又硬,会成为新的污染源,严重影响皮肤健康和使用舒适度。所以,最好3个月左右换一条,不要等破损了再换。

马桶刷 卫生间内最大的污染源是马桶,每次用完后,应及时用清水冲净,然后挂起来,把水沥干。也可以在上面喷洒一些消毒液,比如84消毒液,最后放在通风干燥处。由于刷毛脱落后更容易藏污纳垢,一般来说,使用半年左右,就应该让它“退役”了。

牙膏 不少人在买牙膏时都发现,有的牙膏上注明了保质期,有的没有。专家介绍,牙膏是有保质期的,因为其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存放一定时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尤其是已经开始使用的牙膏,最好在一两个月内用完。另外,一管牙膏使用越久,暴露在空气中的机会就越多,接触细菌的概率也就越大。

上一篇:睡前护肤的4个细节 下一篇:谁是容易发烧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