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引领 丰盈道德灵魂

时间:2022-08-11 11:15:56

以真引领 丰盈道德灵魂

摘 要:真、善、美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真谛是求真、求善、求美,其中,处于是非判断层面的“真”只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真是善与美的基础,没有了真,就不可能善,更不用说美了,可见“真”之重要。因此,我们学校将“真”作为校训,希望通过我们教师以真教人,让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为“说真话,坦真情,练真能,求真理”的“真人”小天使。

关键词:陶行知德育思想; 求真、求善、求美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0-001

现代教育的创始人陶行知先生说:“把我们摆在儿童队伍里,成为小孩子当中的一员,我们加入到儿童队伍里去成为一员,不是敷衍的,不是假冒的,而是要真诚的,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我们要钻进小孩子队伍里,才能有这个新认识与新发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明礼诚信,以真教人,以诚信取人,以真诚育人。

一、教人求真,率先垂范

要做真人,必须是以真待人,感染学生做真人。陶行知说过:“道德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一坏,纵然你有知识和本事,也无其用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实际上是对社会信任的开端,这需要教师有远见卓识,肯说真话,不说谎话,必须以德立教,教人求真,率先垂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身教是一种最现实、最生动、最鲜明、最有力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身教无时无刻不对学生高尚品德和健全个性的形成发展起着意义深远的陶冶、暗示、指向和引导作用,学生在观察教师时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个小小的善举,会使他们感到无比欣喜;教师的一点小小的瑕疵,则会使他们感到莫大的失望;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教育学生不迟到,这是对时间的诚信,让学生学会上课不能迟到,与人相约不能误时;教育学生自己独立认真完成作业,这是对自己的诚信,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育学生与人交往不撒谎,这是对他人的诚信,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让学生远离尔虞我诈,多一份真诚的感情。

二、学做真人,知行合一

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这是古老的话题。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和谐社会需要求真,和谐世界需要真人,这是时展的需要。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学生培养成真人,我觉得要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一说真话。引导学生做一个敢说真话、会说真话的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发扬民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看法,允许和教师辩论。在讨论中,不扣帽子,不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师生共同追求真理。我们要在班里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谁都不许笑话人,不许笑话别人的失误。当孩子犯错误以后,如果能够主动承认错误,老师和同学们一定给予鼓励。这样学生说起话来没有精神负担,大家都敢于说心里话,即使说错了,也知道不会遭到耻笑。这样的集体不仅促使孩子日常行为上很少撒谎,课堂教学也会相当活跃。人说的真话往往更能打动人,这样的课堂不会枯燥,互动氛围肯定很浓。

二坦真情。重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充满爱心有责任感、懂得感恩的有真情的人。培养学生的爱心,仅靠传统的居高临下或空洞说教是难以奏效的。每年春节过后,我们学校都会开展“用好压岁钱,奉献一份爱”的主题教育活动,当孩子们将一份份爱心投进爱心箱时,他们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爱的洗礼。要让学生学会感恩,不仅要让他们懂得珍惜父母之恩,还要让他们懂得并珍惜他人之恩、自然之恩、社会之恩、祖国之恩……要让学生从能感动亲人、老师、同学的小事做起,把谢意送给他人,并逐步学会把这份真情、感动传送给社会上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同学之间有人缺了本子,有人丢了橡皮,下雨天忘带伞了,随之而来的是一双双伸过来的爱心双手,孩子们的心灵在真情面前靠得更近了。

三练真能。每个人的能力有强有弱,不管是学习能力还是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都必须从小培养。因此,作为学校,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作为教师,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必须每时每刻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校里,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亲其师,信其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教师首先要注重自身修养,做学生的榜样,同时,要善于树立学生榜样。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授之以渔,给学生营造一个主动参与的氛围,善于用表扬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力求做到“用放大镜去看学生的优点,用显微镜去看学生的不足”。除了学习能力,还有生活自理能力,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的培养,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培养这些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生生活中逐步练就各项真能。

四求真理。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明辨事理的人。吸收生活教育的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和心灵的体验,关注社会热点,积极思辨与讨论,利用板报、橱窗、红领巾广播等形式,通过氛围的营造、环境的熏陶、文化的引领,实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参与中实现自我体悟,在思辨中明理,在文化的熏染中明辨事理。在净化学生幼小心灵的同时,努力实现“小手牵大手”,使学生成为监督社会不正之风的“小卫士”,从而影响自己的父母和亲属,使求真、求实,做生活中的真人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进而净化整个社会风气。在明真理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而关心他人就是责任感的具体表现。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做万做学做真人。这话道出了教育的本质,“真”是教育的内涵。“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为。”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留下了名训,这就叫“诚信”。因此,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诚实守信的真人,确实永远是我们教师的神圣天职。

学做一个真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只有时时处处教真、做真,引导学生求真学真成真,真正成为求真务实的人,丰盈自己的灵魂,那么在我们每个人的道德灵魂深处,将会开拓出一片广袤的新天地来。

上一篇:利用概念图建立科学探究的思维模型 下一篇:注重课堂启发引导,着力养成学生探究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