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2015-发展规划

时间:2022-08-11 10:18:08

村2015-发展规划

__村位于__乡西南部,东靠__村,南与前进古城村相邻,西与三锅镇黄水村接壤,北界大桥村。该村位于105省道沿线,距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

__村属典型的山地,山高坡陡,高山多。

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全村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

__村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

__村由袁家河社、上沟社、雪旦山社、左家湾社组成。行政区域面积:2.4平方公里,总户数:112户,总人口:349 人 ,有建卡贫困户19户78人。年末实有耕地面积: 1183 亩,年末林地面积:9051 亩,茶园面积:411 亩。

目前,__村共有建卡贫困户19户78人,占全村人口22.3%,享受低保32人。通过调查,全村主要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1、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至今全村道路需硬化达5.7公里;有89户村民住的还是旧房,占全村总户数79.4%,没有互联网覆盖。

2、没有产业支撑。全村主要靠务农和外出务工为主,种养殖业均没有规模,没有支柱型产业,农户增收困难。

3、群众综合素质低。劳动技能差,缺乏技术和长远发展的创业眼光和自立精神,长期以传统的种养业为生,在一定程度上有“等、靠、要”思想。

1、__村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纳入了__县综合治贫贫困村项目,有政策和项目支撑。

2、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县地税局挂联帮扶__村,为__村实施扶贫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条件。

3、__乡在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吸取了很多教训,干部和当地群众发展意愿强烈,脱贫致富干劲十足。

__村地处山区,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艰苦,生产生活方式、信息、交通等都制约着全村的经济发展。

1、劳动力紧缺。由于务农收入较低,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在家的绝大多数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造成劳动力紧缺。

2、土地贫瘠,产出降低。__村山高坡陡,石多土少,耕地全部是旱地,大于30度的坡耕地比例大,土壤蓄水保水困难,水土流失严重,养分流失,地力下降,耕种方式较为粗放,土地产出率较低。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一是饮水难。__村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差异大,全村高山社每逢旱季,人畜饮水和生产生活用水方面就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主要靠水泵多级提水,使用、维护成本巨大,不能满足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的需求。二是行路难。虽然已有3个社通砂土路,但路窄坡陡弯急,且雨季经常垮方,路况极差。三是看病难。村级卫生室设施简陋,设备和医务人员缺乏,大病只能到县城医院。四是住房难。部分农户仍居住在老式土墙房中,住房还比较简陋。

4、群众综合素质低。多数村民劳动技能差,没有一技之长,外出务工更多是靠体力吃饭,回乡创业意识缺乏,致富带动作风发挥不充分。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发展产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发展种养殖业投资失败,只有靠政府救济。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农户主体、社会参与、形成合力的工作思路。强化产业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种养结合,逐步构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基本门路。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进一步改善精准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全面促进村域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在政府主导的同时,积极协调社会力量参与__村整村推进发展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2、精准扶持、户户受益原则。准确掌握精准扶贫对象,按照缺啥补啥实行一户一规划,做到户户受益。

3、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原则。要充分发挥__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扬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神,引导干部群众抢抓发展机遇,主动对接各方帮扶,积极参与发展。

4、扶贫扶智、统筹推进原则。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加大智力扶持力度,掌握新的致富技术,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5、真帮实扶、量力而出原则。各帮扶单位和结对帮扶干部,要做到因人制宜、因户制宜、量力而行,出实招、真帮扶、见实效。

6、保护生态、持续发展原则。扶贫开发与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实现资源、人口和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规划期

本规划期为3年,即2015年—2017年。

2、规划目标

——到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0000元;

——人口素质、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有所提升,村民精神风貌有所改观;

——“一业为主、多品共生、种养结合、以短养长”发展格局形成;

——人畜饮水、交通道路、农田

水利、农民住房、文教卫生、人居环境等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改善;——生态建设和全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增强。

——到2015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

——人口素质、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有所提升,村民精神风貌有所改观;

——主导产业类型成为全村贫困农户稳定增收主要来源;

——生态建设和全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增强。

交通是制约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新建雪旦山道路2.8公里;新建左家湾道路4.6公里;硬化入户路1.37公里。

实施雪旦山人畜饮水工程1处,采取“一事一议”,群众投工投劳、财政补贴的方式修建集中式供水设施,彻底解决农户吃水难问题。

1、粮食种植:粮食种植面积为500亩。主要推广种植耐旱高产玉米、小麦等作物,通过地膜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种植新技术,加上套种黄豆、红薯、土豆,提高粮食单产效益,确保粮食稳定供给。

2、魔芋种植:魔芋种植面积为200亩。

3、食用菌种植:种植香姑10000棒、黑木耳20000棒。

4、药材种植:发展中药材100亩。

5、核桃种植:种植高产核桃500亩。

1、养殖生猪:年出栏生猪600头。

2、养殖土鸡:年出栏土鸡:2500只。

3、蜜蜂养殖:养殖蜜蜂80箱。

紧贴市场需求,按照培训一批输出一批的原则,每年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120人。

第三节 环境整治及生态建设

通过“两建三改”等措施对全村人居环境进行整治。改厨1660平方米;改厕672平方米;新建猪圈2240平方米。硬化院坝3360平方米,建连户路1.37公里,美化院落1120平方米,室内地坪硬化1550平方米,建沼气池35口,修建垃圾屋5个。

实施好现有林木管护,严禁毁林伤林,保持水土,保护生态。

第四节 社会事业及基层组织建设

1、义务教育。为改善全民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对困难学生给予救助,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2、劳务输出培训。为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有计划地对45岁以下劳动人员分批进行各类实用劳务技能培训。如电工、焊工、家政等技能培训,促进就业,提高收入水平。

3、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对致富带头人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比如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实现劳动力就地转化就业。

1、扶持村级卫生站发展,改善卫生设施,实现小病不出村,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2、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实现计生达标。

3、50%农户开通有线电视及网络,每社安装广播1台,畅通信息接收渠道。

5、规范运行农家书屋,发挥好文化阵地作用。

1、根据有关扶贫文件精神,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国家政策和县十大救助制度等救助政策落实到位,切实解决群众困难。

2、继续实施好新农合政策,确保全村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3、实施好各类政策性保险政策,确保社会保障到位。

1、管护好村委会活动阵地,促进规范化运行。

2、加大干部培养力度,每年发展党员1名,培养年轻干部2名。

一、2015年度

新建泥结碎石路7.4公里、建人饮雪旦山工程1处、垃圾屋5个、沼气池35口;新建猪圈2240平方米,每个社安装广播一个,建垃圾屋5个。种植魔芋200亩,发展香菇5000棒、黑木耳8000棒,种植中药材30亩,养殖生猪200头,栽植核桃树500亩,养殖土鸡800只,养殖密封20箱,劳务培训40人。

二、2016年度

硬化社道7.4公里;硬化入户路1.37公里;硬化院坝3360平方米,改厨1660平方米,改厕672平方米,美化院落1120平方米,种植高产粮食作物500亩,发展香菇2000棒、黑木耳5000棒,种植中药材30亩,养殖生猪200头,管护核桃树500亩,养殖土鸡800只,养殖密封20箱,劳务培训40人。

三、2017年度

发展香菇3000棒、黑木耳7000棒,种植中药材40亩,养殖生猪200头,管护核桃树500亩,养殖土鸡900只,养殖密封40箱,劳务培训40人。

努力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责任和神圣使命。为落实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20年)》,中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3〕25号),强调加大扶贫力度,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省委办公厅、省办公厅印发了《贯彻<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委厅〔2014〕9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创新机制深入推进六大扶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广委办〔2014〕64号),进一步提出了贯彻落实意见。

一是成立__村扶贫工作队。县地税局、__乡、__村三级联动的帮扶工作队,由__乡党委书记担任队

长;县地税局局长,__乡副乡长、驻__村工作组长担任副组长,段文碧、贺芝成、廖加明、何文英、曹洪良、赵廷斌、蔡玖虹、吴进明等同志为队员,形成有战斗力的工作构架。扶贫工作队全面负责项目规划、组织实施、进度督促、政策宣传等工作。同时,强化__村村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妇女、民兵组织的作用,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两委组织管理体系。二是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按照县级干部联系3户、科级干部联系2户、科级以下干部联系1户的标准,对建卡贫困户实行结对帮扶。组建相关产业的村级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在村委会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做好项目后续服务工作。加大现有合作社如魔芋种植殖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形成品牌效应,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广泛宣传动员,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项目区内群众参与项目工程建设积极性,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大资金整合

坚持“政府投资一点、向上争取一点、部门帮扶一点、农户自筹一点”原则,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坚持“大扶贫”理念,按照“来源不乱、渠道不变、分头实施、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财政、发改、国土、交通、扶贫、畜牧、林业、农业、教育、文广新等部门资金,集中安排、重点投入,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同时,由于项目规划起点高,任务重,投入资金量大,仍需争取国家、省、市、县财政资金向__村倾斜投入。

二、强化资金管理

严格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的通知》(川府发〔2013〕53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实施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位”制度的意见》(川府办发〔2014〕74号)等文件精神,按照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度管理办法以及各级部门资金的管理使用要求,以严密、科学、规范的制度强化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职能部门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四道防线”,严防贪污、挤占、截留、挪用扶贫资金等问题发生,确保规划项目顺利实施。

一、完善“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社会支持、合力帮扶”的扶贫机制

协调和调动各部门、各单位、各行业支持扶贫开发,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采取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举全社会之力,聚全社会之财,形成__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合力。

二、实行帮扶联动责任机制

扶贫工作队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到户。将每个阶段具体工作目标细化,落实到人头,并纳入专项考核,做到“领导、资金、措施”三到位,“对象、任务、目标”三落实,确保各项帮扶措施顺利推进。

三、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

本规划评估通过后,要随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同时,按照《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建设内容,编写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逐年推进,有序推进规划项目内容的实施。

1、本规划涉及的项目技术要求,各业务主管部门都有相应的《技术规范》并提供服务支撑,使项目的实施有了技术质量保障。

2、由于__村技术人才缺乏,劳动力素质偏低,将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办法,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同时,聘请专家、技术员到现场指导。

3、在本规划实施期间,将有计划开展适用技术专业课培训,发放技术资料、播放技术影片等,培养实用型人才,使规划实施和后续发展有较好的技术力量保障。

上一篇:下半年卫生计生医政工作计划 下一篇:全县煤炭产业发展现场会交流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