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专项点评对持续改进处方质量的影响

时间:2022-08-11 10:17:09

处方专项点评对持续改进处方质量的影响

【摘 要】目的:观察我院实施处方专项点评制度前后处方质量。方法:随机抽取处方专项点评之前和之后的处方各1500张,按照《药品说明书》逐条进行检查,汇总分析,计算处方合格率,归纳不合格原因,对比处方专项点评之前和之后的处方合格率。结果:实施处方专项点评制度后的处方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实施处方专项点评制度提高了我院合理用药水平,为切实保障医疗安全做出贡献。

【关键词】处方专项点评;处方质量;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74-02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医生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我院实施处方专项点评,专项点评包括: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抗肿瘤药物处方专项点评、中药注射剂处方专项点评,本文主要对中药注射剂处方专项点评汇总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分别随机抽取2013年处方专项点评之前处方,每种药品100张,共计1500张,处方专项点评之后每种药品100张,共计1500张。

1.2 方法 分别对15种中药注射剂进行点评,根据药品说明书,查药品的使用计量、溶媒、频次、配伍禁忌。

2 点评结果

2.1 从表1可以看出,处方专项点评之前和之后的不合格处方数有很大改变。

2.2不合格处方分析

2.2.1使用剂量不当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也有其安全范围,随意加大剂量也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1]。根据2005 年版《中国药典》规定,静脉给药的内毒素阈值是5 EU ・kg - 1 。也就是说,人体每千克每小时对内毒素能承受的量是5 EU 。如果随意加大剂量, 使加入的药物浓度过高或输液的速度加快, 使单位时间内进入人体的内毒素超过阈值, 这样个体对细菌内毒素敏感的患者,就会发生输液反应。经过处方点评后,医生接受了建议,按照说明书使用,未再发现剂量不合理现象。

2.2.2溶媒选择不当 中药注射剂由于所含成分复杂,且受液体浓度、pH值及贮存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中药注射液与溶媒配伍后往往会发生变化。

2.2.2.1 只能用葡萄糖做溶媒的中药注射剂 静滴用中药注射剂如血塞通、舒血宁、、血栓通、醒脑静等,应选用葡萄糖注射液混配,稀释后静滴,不宜与生理盐水混配。原因是中草药针剂内含物较为复杂,多含大分子有机物,与生理盐水混配后常可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

2.2.2.2 中药注射剂中只能用0.9%氯化钠做溶媒的品种很少 如:红花黄色素只能用用0.9% 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因为在酸性条件下,药物中酚酸类成分可能游离析出,故静脉滴注时不宜和其他酸性较强的药物配伍[2]。

3 结论

从表1可以看出,处方点评之后,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处方为零,处方专项点评加强了医护人员对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实现对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有效、合理应用。实施处方专项点评制度提高了我院合理用药水平,为切实保障医疗安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力,冯巧巧 .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相关不良事件案例分析与探讨[J] .中国药物警戒,2009, 6(10):599.

[2] 卢海波,杨莲芝.十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常用输液及抗生素配伍的外观变化[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校学报,1999,18(3 ):188

上一篇:海特光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下一篇:骨盆隐匿性骨折的CT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