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肺结节48例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8-11 08:28:41

孤立性肺结节48例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研究与分析48例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患者的CT征像,从而使诊断水平得以提高。 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分析, 48例SPN患者都进行了同层的动态CT增强扫描,通过测量CT值进行系统的临床分析。 结果48例患者中,8例行肺叶切除术,占16.67%;肺楔型切除40例,占83.33%。32例(66.67%)患者为恶性病变,其中,鳞癌17例,腺癌15例;良性病变者为16例(33.33%),其中肺错构瘤11例。其他为纤维化结节、肺结核球、肺支气管囊肿、肺炎性假瘤和非硬化性血管瘤,分别为4例、4例、1例、1例、1例。 结论 孤立性肺结节通过动态增强CT扫描影像学诊断,更能详细、正确的对孤立性肺结节做出详细的结论,这一种判断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临床;孤立性肺结节;分析;肺癌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6(b)-0160-01

随着影像学的创新和发展,孤立性肺结节慢慢的被人们所认知,往往也是肺癌早期的类型。对于该症的治疗一直是胸外科的难点问题,所以一直被广大临床医学者重视和研究。孤立性肺结节一般是指在肺实质内出现单发圆形或者是类圆形致密影,直径小于3 cm,淋巴结肿大或者不伴有肺不张。目前普遍接受以3 cm为划分界限,因为肺癌TNM分期的T1是以3 cm为界,而大于3 cm的病灶则称为肿块。由于发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临床上也不能明确诊断为良性或者恶性的病变,常常导致治疗延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3月~2011年5月诊治的直径小于3 cm的4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采取的治疗。女性23例,占47.92%,男性25例,占52.08%;其中,年龄最小23岁,最大76岁,平均49.5岁。其中,有恶性肿瘤病史者3例,痰中有血者12例,胸痛、不同程度的咳嗽者25例,因其他疾病而通过胸部X线片或者CT发现者8例。

1.2 方法

所有4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通过螺旋CT机对胸部采用增强扫描术前诊断,行手术治疗。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成功后,根据病情分别行肺叶切除术、肺楔型切除手术。所有切除病灶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所有患者均行术前准备后再行手术治疗。48例患者中,5例肺转移及3例老年患者因肺功能不能承受肺叶切除而行肺楔形切除。肺楔型切除共40例,8例行肺叶切除术。计算各辅助检查的准确率、误诊率。

2 结果

4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根据病情8例行肺叶切除术,占16.67%,肺楔型切除40例,占83.33%。所有切除病灶切除后常规病理检查。根据治疗后病理的诊断标准,可以判断其中有32例(66.67%)患者为恶性病变;其中,又以鳞癌和腺癌较多,分别为17例和15例,良性病变者为16例(33.33%),其中肺错构瘤患者占多数,为11例。其他为纤维化结节、肺结核球、肺支气管囊肿、肺炎性假瘤和非硬化性血管瘤,分别为4例、4例、1例、1例、1例。

3 讨论

孤立性肺结节是指肺实质内单发圆形或类圆形致密影,密影直径小于3 cm,淋巴结肿大或者不伴有肺不张。现今都以3 cm为界限,根据肺癌TNM分期的T1是以3 cm为界,所以大于3 cm的病灶者称为肿块。影像学检查也无明显特点、临床几乎无症状的肺内结节改变[1]。由于发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临床上也不能明确的诊断为良性或者恶性的病变,常常导致治疗延误。所以,一旦发现有肺部结节的情况,即使为良性病变的可能性,也应该及早的手术,以免耽误最佳诊治时间。本资料中4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肺叶切除术为16.67%、肺楔型切除为83.33%。所有切除病灶病理检查诊断66.67%为恶性病变。良性病变者为33.33%,其中肺错构瘤患者占多数。大多数学者也认同,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最常见的为恶性肿瘤,手术诊治是非常必要的[2]。此症分为分为两大类,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恶性疾病包括细支气管肺泡癌、肺鳞状细胞癌和肺腺癌。良性疾病包括肺错构瘤、肺硬化性血管瘤、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肺炎性假瘤、肺错构瘤、肺结核球、肺曲霉菌球等。虽然将肺硬化性血管瘤归为良性,但是其经常复发,所以肺硬化性血管瘤也有向恶性转变的趋势。根据文献[3]记载,右肺与左肺发现肿瘤的概率为1∶1.5,而右肺上叶是肺癌的多发部位。良性的孤立性肺结节一般占50%~60%。但是,约50%的良性病变可转化为恶性肿瘤。有文献[4]记载,判断恶性的敏感性为60%~90%。治疗以手术为主。本院对4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通过螺旋CT机对胸部采用增强扫描,为孤立性肺结节提供了一个详细的临床资料,通过增强前后的CT值更能判断症状的类型,对后面的治疗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效公. 胸外科主治医生500问[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259-262.

[2] Guska S. AnMysis of surgical approach to diagnosis and therapy in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J]. Med Arh,2006,60(3):158-161.

[3] 孙耕耘. 肺孤立性结节的影像诊断与处理策略[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2):151-152.

[4] 鲁世千,陶卫平. 胸外科学进展[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122-124.

(收稿日期:2012-03-21 本文编辑:林利利)

上一篇:沟通技巧在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安全管理中... 下一篇:显微支撑喉镜手术致并发症25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