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画家小作品,有漏可捡

时间:2022-08-11 07:56:32

大画家小作品,有漏可捡

画家名作在拍场上历来都是夺人眼球的目标之一。就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12月,保利秋拍“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中,中国写实画派代表画家冷军的油画《肖像之像――小罗》以3136万元拍出。刷新了其个人拍卖纪录。同场拍卖的王沂东的《春袭羽萍沟》也以1456万元成交。而与此同时,记者获悉,同月,中国写实画派首届小幅绘画作品展在北京时代美术馆成功举行。主要展出的作品均不超过100×100厘米的尺寸,大多是作者在创作大型作品之前的写生。在品类上,除常见的油画外还包括了大量的素描、速写和习作。本刊今年第1期的《十价身价&无底价裸拍》一文中也曾报道过2010年秋扦1翰海首次举行了“无底价”专拍在名为“小雅观心”的赵庆伟藏油画插画手稿专场中,不乏一些“博物馆级”的重要作品,如周思聪的《敬爱的总理永远和我们在一起》素描稿、吴冠中的《油画实践甘苦谈》手稿、闻立鹏的油画《大地的女儿》等众多名家的非正式作品。而此次拍卖更是以2200万元成交价、100%成交率的完美战绩收官。

这些系出名门的作品尺寸往往要么尺幅不入,一般不超过一米见方,要么多为素描、速写和习作等“非主流”或“非正式”作品,虽缺少经典创作的精细,但别有质朴清新之格调。从近几年的市场表现来看,可知其价格与画家的经典名作相去甚远,以写实画派为代表的知名画家的正式式作品有可能暗藏巨人的收藏投资潜力,在今日这个人人都想参与的艺术品投资的火背景下,这极有可能是一个有漏可捡的“宝藏”。

作品价格有天壤之别

记者注意到,一方面长期以来学院派经典与写实主义绘画被认为是拍卖场上的“硬通货”,画家精心创作的重要作品一直以来价格在稳中上升。另一方而,写实而派小幅作品展及“无底价”拍卖的举办,使得我们把日光又转向了对作者非重要题材作品及其习作的关注上来。以近年来写实画派在拍卖Jf,场呈现的情况来看,他们作品拍卖价格的高低一般受画作的大小、材质和作品的参展、出版、获奖情况影响。

以2005年至2010年写实画派代表人物王沂尔的绘画作品在拍卖场上的表现来看,画家两类作品在拍卖场上的成交数量由下表可以看出,差别并不明显。

王沂东是一位高产画家,每年创作的不同种类的作品数量小少,而以他的“红色系列”为代表的重要作品价格往往不菲,与画家的素描、风景等写生作品有着明显差别。画家2005年至2010年中,每年两类作品成交总额对比如下:

由此可见,画家的两类作品虽然在成交数量上几乎持平,但是成交总额却有着天壤之别。与价格昂贵甚至动辄就卖儿千万元的作品相比,王沂东的素捕、风景习作作品价格都很低。这些作品可能是画家创作大型作品之前积岽素材或者是外出写生中的随兴之作。王沂东的素描有着扎实的功底和强烈的个人风格,同其油画作品摆在一起一点也不逊色。2010年成交的油画风景习作《欧洲风景》(2005年),价格达到了近37万元,而以《舂袭羽萍沟》(2010年) (纸本素描)来看,价格也达到了41万元,这在王沂东习作作品中也算得上高价。

以近5年来的拍卖成交结果看,王沂东的素描、风景写生等作品已经开始进入市场交易环节,但与画家的重要作品棚比价格往往较低。一方面由于四家的经典作品价格一路走高,从2007年接近千万元的作品《纯真年代》到2010年达到1700万元(20lO年)的《远方的来信》,工沂东在几年时间内成长为千万元级画家,势必会带动画家更多的作品进入艺术市场。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画家的写生、素描形式的作品的收藏价值,还没有得到真正认可。

以写实画派另一个代表人物冷军的作品为例,画家进入拍卖市场的作品数量较少,但是经典与“非主流”两类作品的成交数量,差别并不明显:

从图可知,在2005年至2010年中,冷军作品在拍卖中参与度不高,除2007年以外,拍卖作品数量不多。但成交作品质量和价格却呈现出一种在曲折中变化的趋势。特别是在2010年秋拍中,由《肖像之像――小罗》的高价成交而达到高潮。这种现象表明,带有个人标志性的和突破性的绘画作品还是受到市场的认可的。5年来,每年两类作品成交总额对比如下:

冷军的《肖像之像――小罗》,是一幅带有传奇色彩的超写实主义作品,作品给观者带来的震撼,确实达到了一种似真非真、细而不腻的效果。作品所获奖项、曾经引起的关注都是造成如此高的价格成交的原因。

反观冷军小尺寸的作品,有写生习作,也有超级写实风格的作品,价格都在20万元左右。从我们自身的绘画经验而言,作品含有“创作”的性质,是在艺术经验积累之上的特定的心理状态的表达。作品中所采用的技法、形式都是被设定的。而写生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情境性。写生的最大的优势在于过程要单纯、自然、松弛得多。因此,写生在大多数时候被称为习作。但出自知名画家之手的习作,虽不是精品力作,但也因为其绘画性与个人风格同样具有收藏价值。如果有这种可能性,今天你拥有文艺复兴时期某位大师的一幅素描稿去拍卖,那或许我们现在又可以期待看到艺术拍卖市场上的“灭价”。

名气带动价格水涨船高

在拍卖公司的运作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征集精品。一方面原因在于藏家对于精品的收藏心理,即使不是自己十分钟爱的作品,也愿意等时机成熟时再待价而沽。另一方面,艺术精品本身数量就很少,一个画家能称得上精品或是代表作的毕竟是少数。艺术市场的发展模式就是金字塔形的,越接近塔尖,数量越少价格越高。再有,艺术又具备不可再生,在市场上卖一件少一件,供需矛盾造成了艺术市场的持续火爆。有人说艺术品市场是富人的游戏场。这种观点是否就限制一般投资者参与到市场中来了呢?

在拍卖市场持续升温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艺术品的增值率相当可观。数据显示,艺术品的年均增值率为30%,回报率远远高于房地产与股票市场。艺术品交易不应该只是富人的一种消遣,也应该是具有投资眼光的人实现增值的场所。获得市场认同的知名艺术家的精品力作收藏和投资的价值不可否认,但价格也相对偏高。投资者不妨选择一些知名画家的非主流或非重要作品进行投资。随着艺术家地位的提高,这些作品也会随着经典作品的增值而增值,或许没有画家重要作品的增值空间大,但其潜力不容忽视。从近5年的拍卖数据来看,于沂东和冷军在每一年拍卖的成交额最高经典作品与非重要作品之间的差价十分明显:

由上表可见画家非重要作品所处的价格层次来看,还是偏低的。如2010年秋拍中王沂东的《远方来信》和《春袭羽萍沟》分别以1792万元和1456万元成交,而同年成交的画家的油画《裸女》价格在70万元左右。而冷军分别在2007年和2009年成交的博物馆系列的两幅画作,价格为89.1万元和85.12万元,已经是画家非重要作品的最高值了,与画家在2009年成交的《大柿子》的313.6万元相比,已经是很低,更别说是2010年秋拍成交的《小罗》了。谁能够否认写实画派中的某一个画家将来不会成为影响美术史的赫赫人物呢?因为他们他们中的大多数还年轻,他们还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追求。

挑选“非主流”,要看年代和题材

艺术品投资一般存在两利,形式――捡漏或砸钱。不可否认,很多时候艺术品玩的就是钱;而对于一个并不是拥有很多财富的艺术投资者来说,砸钱又往往显得不现实。那么,如何州堪量少的钱来实现投资利益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藏家无法与大资本进行角逐,但是也不会甘心就这样出局,只能把希望放在“盲点”的寻觅之上,而知名名画家的非主流、非重要作品的投资恰是收藏盲点之所在。

作品的优劣,全靠收减者的眼光,画家的经典是精品力作,小幅作品也不见得就不精致,这点需要购买者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前瞻性的眼光。特别要指出的是,在收藏知名画家的非主流、非重要作品时,还应该把握住作品的创作年代、绘画题材等方面问题,比如画家风格转折期的作品或者画家非擅长题材的创作,都要仔细考察。艺术的评判标准在于作品是否具有审美性,原创性与不可复制性。

上一篇:装饰艺术 美化生活 下一篇:居住中国五十载 收集文物近三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