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亿美元―再看科技之朝生暮死

时间:2022-08-11 07:41:53

190亿美元―再看科技之朝生暮死

“基业”颠覆,谈何”长青”?

二十世纪,被商业管理奉为圭臬的《基业长青》在全球范围内筛选被其认为符合“基业长青”原则的公司时,使用了著名的六大标准。

最后,《基业长青》的这份列表只剩下了十八家公司,其中就包括摩托罗拉。然而,2011年,摩托罗拉作价125亿美元卖给了Google,在度过了难以止亏的三年之后,Google又以不到收购价的1/4(仅仅29亿美元),将摩托罗拉卖给了中国的科技公司联想。

《基业长青》对于工业革命的频率预估,仍然远低于后者的裂变速度。市值一度超过2 500亿美元的北电网络在十年时间内就遭破产清算,新的巨头苹果公司仅用25亿美元就收购了它的大部分专利;当腾讯在市值上跻身全球第三大互联网公司(仅次于Google和亚马逊)后,马化腾公开“危言耸听”,称自己很害怕,“巨人倒下时,身上还是暖的”。素来以“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著称的腾讯,也开始频频收购,承认自己纵使家大业大,也走不了世界上所有的路。

更多创业者并非企业家

显然,借由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新窗口期,硅谷再次涌动起了恍如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创业热情,来自华尔街的扶持更使这一批电脑天才摆脱了车库的简陋环境,他们一如既往的爆发创意并通过编写代码将之实现,但是他们同时开始懂得资本财务、商业模式和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在与VC会面时也懂得换掉拖鞋。 更重要的是,与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那一代不同,他们没有过于浓厚的企业家情结,只要价码合适,他们并不反对将事业并入互联网巨头的矩阵里,与其说是享乐主义,不如说是性情使然――毕竟,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太多种,将人生独占性地捆绑在事业上被认为是可悲的。WhatsApp的创始人Jan Koum四年前从雅虎离职时求职Facebook被拒,还曾排队领过食物救济券,当他创建WhatsApp并收到Facebook的求购邀约,按照苦大仇深的小说剧情,此时他定然应该轻蔑拒绝然后放出“滚回去等着爷过几年来收购你丫吧”之类的豪言,但是Jan Koum偏偏还就接受了。

他还曾拒绝苹果和Google的会议邀请,却在2013年跑去诺基亚的世界大会,仅仅是因为对诺基亚的铃声有感情,硅谷更多的创业者们,大抵都是如此。

两国巨头投资收购的同与异

当Facebook巨资收购WhatsApp的消息传到中国,在时间上和大众点评宣布接受腾讯参股的会相隔不到十二小时,两起事件虽然各自独立,却颇为巧合的具备些许共同因素。

Facebook和腾讯一样,都是PC网络社交领域的绝对霸主,而且基本都已在用户规模上触到天花板(或称之为“增长可预期”),在将PC资源向移动端进行移植时豁然发现效率太低,而且由于家大业大,整体转型速度远比不上早就在巨头盲区中耕耘生长多年的产品或服务,自己做太慢,又无稳操胜券的把握,只好砸下重金购买被自己荒废掉的时间成本。

但是Facebook和腾讯,或者说中国与美国在近年以来的并购案例上有着较大的趋势差异。中国的BAT皆是成立并领先十年以上的巨头,固然没能罩住整个互联网,但是相对结构稳定,线上的产值几乎已被瓜分完毕,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则成为了新的增长机会。

上一篇:掉队了的百度? 下一篇:从MWC2014看电信行业的愁与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