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一用力就想象过头

时间:2022-08-11 07:37:39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超过150万,热门职位竞争惨烈,有的“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然而,日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的《2012年度中国职场心理健康调研报告》显示,职场个人幸福感排名中,政府机关排名倒数第一。这与公务员报考的热度极不相符。

于是有论者说,“公务员个人幸福感最低”是耸人听闻的习惯性矫情,既然觉得幸福感最低,何不与农民工换换工作?既然做公务员像蹲火坑似的,为什么那么多人挤破脑袋往火坑里跳?

为了搞清问题,我查阅了“幸福感”的规范准确释义: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也就是说,幸福感这个东西,是事实判断,也是价值判断。事实判断相对理性,价值判断相对感性。作为事实判断,公务员无论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养老福利,都优于农民工,理当幸福感要高些。这是我们觉得公务员应该自我感觉更幸福才对的原因。

但是,除非为了炫耀,一般个人对自己的好处往往会视为理所当然,不愿提及,而对坏处却总是耿耿于怀,挂在嘴上。这种自然流露出来的对坏处的不满,往往成为一种价值判断,带有非常感性的,甚至情绪化的倾向,会不顾事实而放大对工作、生活的不满。

我相信,如果让公务员理性地、辩证地分析自己的职业,得出的幸福感是不一样的,至少不是现在这个垫底的名次。“70年代,到城市去,到部队去,到能生活得好一些的地方去;80年代,到大学去,到夜校去,到可以拿到文凭的地方去;……21世纪初,到党政机关去,到公务员队伍中去,到一辈子不失业的地方去。”这里道出的人们基于事实判断的行为选择,应该说还是相当理性的。

我的朋友和同学里也有做公务员的,也有当官的。他们也会偶尔向我抱怨在机关、官场里的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要舍得丢弃人格尊严,才能在领导面前做得“得体”;要脖子上顶一颗极聪明的脑袋,才能在狡猾的反对派面前屹立不倒;要有无比强大的肝功能,才能将酒精化解,千杯不醉……然而,当公务员的好处恐怕也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说清的,否则公务员热我们根本没法解释。

我们永远看不到别人的人生真相,我们只是站在远处想象,想象别人的好或者坏,稍一用力,就想过头了,失真了。因为隔阂,我们永远只能对别人的外在进行事实判断,却很难了解别人的内心,无法知晓别人的主观价值判断,而就在这里,分歧产生了,误解随之而来。我们认为公务员幸福,是并不全面的判断,貌似进行了事实判断,其实在他们关于幸福的价值判断上,夹带很多想象的成分,由此脱离了真实。

幸福永远不只是物质满足那么简单,一定是与人的精神有关系,与快乐的心境有关,与友善的环境有关,与心灵的自由有关,与思想的开放有关。而一些工作,有时与这些精神特质是距离较远的,那些人主观的感觉如何好起来,我真的不知道。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物质越丰富,人对精神的需求越高。倘若精神不能满足,仍然会觉得不幸福,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有钱也不能幸福快乐的原因吧。

(据《西安晚报》廖保平/文)

上一篇:生命里的微感动 下一篇:遇事不钻牛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