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情晴:练就主播的眼睛

时间:2022-08-11 01:43:44

赵情晴:练就主播的眼睛

只有学播音才能当主播?

北京女孩赵情晴从小是个电视迷,看了那么多节目,她很喜欢倪萍,身边也都是喜欢倪萍的人们,于是,赵情晴有了一个想法:长大了,我也要当主持人。上中学的时候,学校的电视台面向全校招募记者、主持人,赵情晴跟着大家一起报名,参加考试。她通过了层层选拔,第一次开始做节目。“虽然只是很窄的校园新闻,但是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很想做个记者,很想做个新闻节目的主持人。”赵情晴说。在校园的实践活动中,小时候的朦胧想法变得具体起来,她确定了自己向往当新闻主播的想法。

赵情晴是个行动派,要当主播就得了解门槛。她查阅了众多电视台主持人的简历,看他们的学历背景;她搜索了电视台的招聘要求,发现会要求主持人拿到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于是,赵情晴跑到书店买来考试书籍,开始练习。“我试着去考试,没想到一次就通过了。”赵情晴笑着说。注意纠正北京话里一些发音、用词习惯,普通话考试对她来说不难。学校里,常常会邀请不同的学者来做讲座,赵情晴总是抓住交流互动的机会问问嘉宾:如果以后我想做个记者、做个主持人,现在需要做哪方面的准备?我是不是一定要去中国传媒大学这样的专业院校,才能进入这个行业?面对这个执着提问的女生,嘉宾们乐于给出建议。于是赵情晴知道了,学习播音主持并不是唯一的选择,选择经济、政治、外交方向的专业,反而对今后进入电视行业更有帮助。

高考选报志愿时,赵情晴和父母商量后决定,报考国际关系学院的国际传媒专业。父母希望她以后考公务员,找份稳定的工作;赵情晴有自己的小算盘,她有兴趣学学外交,而且看过专业学习的介绍,并没有完全脱离传媒方向。

“其实,我并不确定学的专业是不是能帮助自己以后当上记者、当主持人,我也不知道自己学的是不是很专业的内容,但是,我觉得实践特别重要。”赵情晴回想大学生活,她的假期没有轻松过,不是找地方实习就是参加海外短期学习,即使是保研成功,毕业后的那个暑假,她还是在电视台实习。赵情晴想得很简单,时间不能浪费,一定要好好利用。她知道自己的梦想,也知道实现梦想首先得自己够努力。

实习、保研、再实习

说起实习,赵情晴颇有心得:“学校其实是会提供一些实习机会给大家的,但是可能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大单位。有些同学‘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定要去自己梦想的地方实习才可以,我觉得是要一步一步来的。”

大一时,赵情晴总是跟老师说自己喜欢做电视,特别想找地方实习。正好老师手上有个课题的合作方是太原电视台,于是就问她:“暑假推荐你去实习,去吗?”赵情晴没有太犹豫就答应下来了。暑假,她一个人跑到太原电视台实习,在一档社会访谈节目组,跟着跑农村、乡镇,采访老百姓。“实习去做什么?就是跟着去看。”赵情晴对自己的第一次实习认识得很清楚。在节目组,她知道自己能做的东西是零,她就是要不停地看,看节目制作的整个流程、看不同部门的协同工作、看电视人的工作状态。人手不够的时候,她就主动帮忙,拿反光板、举麦克风。那段时间,赵情晴白天跟着外出采访,晚上跟着进棚看录制,她发现自己怎么看都不厌烦,她很喜欢电视台的工作。

后来的假期,赵情晴到一家杂志社实习,写采访提纲,联系采访对象,也完成一些比较短的文章。再后来,她去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实习,“那时候,有很多东西我就可以上手帮忙了。”赵情晴说。在央视实习时,每天要做一个3分钟左右的新闻小专题,因为以国外的新闻为主,赵情晴的必做功课是把英文采访翻译为中文字幕,在这期间她跟着学习选素材、短片剪辑。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的成绩一般。我发现班上的同学都特别优秀,我挺有压力的,就越来越努力地学习。”当获知自己有保研资格后,赵情晴决定去中国传媒大学读研。在准备考试的期间,她恶补了新闻专业知识,每天看书到很晚。赵情晴发现,多年来对电视媒体的向往,成为了最强的动力。

保研考试顺利通过,赵情晴却没有让自己闲下来,她申请了香港一家电视台的假期实习。大四毕业后的暑假,赵情晴在香港实习,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她真正想实习的地方是凤凰卫视。等到凤凰卫视的实习申请通过后,赵情晴高兴地换了实习地方。

假期过后,赵情晴到中国传媒大学上学,她形容坐在教室里听课太好听、太有意思了,这些都是她想学的东西。她有种感觉,是不是自己的愿望真的可以慢慢实现?因为在凤凰卫视香港总部实习过,回到北京后,赵情晴继续在北京记者站实习。只要不上课,她就从北京东五环外的传媒大学出发,赶往西三环外的凤凰会馆,常常顾不上吃午饭。

在凤凰的实习,依旧是从看开始。赵情晴清楚地记得2009年3月开始实习,直到7月前,她都没有做片子的机会。她每天跟着别人跑去新闻现场,做的还是打杂的事情,打份采访申请,拿个设备等,偶尔她会觉得有些尴尬,别人都在忙,自己却只能在一旁干看着。但是,在这些看中,她有意无意地学习着。期间,有的实习生来了几次就不再来了,赵情晴一直坚持着,一方面是她喜欢,一方面是她做事向来是先尽到最大努力再看结果。7月,负责人让赵情晴独立完成一条新闻,她报道的是在卢沟桥的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一次活动。从采访、写稿、剪辑到配音,完整地完成了一条新闻短片。现在再看,她感叹自己的配音真是稚嫩!

一边实习,一边在课堂学习,赵情晴格外开心,实习中遇到的采访困境、觉得没做好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的地方,课堂上、书本里都会有指导,两下里印证,让她很有收获。研究生毕业前,赵情晴得到了凤凰卫视的OFFER,成为香港总部的一名记者。

主播的眼睛

在凤凰当记者,赵情晴距离梦想又进了一步,她却没有想太多,一心一意跑新闻。“工作强度不小,每天至少跑两条新闻。”赵情晴说,“开始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是紧绷绷的,一度觉得体力跟不上。”梦想照进现实,赵情晴跑在新闻路上,体味着记者的辛苦。身在一线,有时候是心急火燎地往现场赶,有时候则是无奈又迫切地守候在新闻现场,苦苦等待可以采访的对象或者新的消息,也许一等就是十几个小时。

2010年10月的一天,晚上11点,赵情晴接到安排,第二天坐最早一班船去珠海采访,有珠海的旅行团在台湾失踪,下落不明。赵情晴和摄像凌晨出发,在路上上网搜索相关资料,下午2点结束一地的采访,火速赶往下一个地点与主持人做连线,传回片子后,她和摄像一人吃一个铜锣烧充饥,等着采访约好的失踪团友的家属。这样的状况时常有,赵情晴笑说:“坚持坚持,坚持得习惯,就好了。”

做新闻,报独家是很多记者追求的。从实习开始,赵情晴就看到记者们为了独家新闻是如何上下求索的,她也一直很卖力,想要做独家新闻。一次,赵情晴参加一个签约仪式,看到参会嘉宾中有中国人民副总参谋长马晓天,在嘉宾离席的时候,她主动上前提问。当时,正是美国的国防部长盖茨推迟访华、美韩海上演习延期、美对售的新闻余波未消,马晓天一一回答了这几方面的问题。赵情晴采访的这条新闻被多家媒体转载,第二天,同事们纷纷夸奖她拿到了很不错的独家新闻。“那天大概只有我上前采访了,没想到他接受了采访,还回答得很全面。”赵情晴把这次拿到独家归功于实习期的积累,让她有了在现场多挖掘一些的意识,而不只是参加一次新闻会。

回看自己采访的新闻,问到了点子上,抓到了要害,赵情晴会有成就感,那是身为记者的乐趣。一年多后,当赵情晴得知她将走上主播台播报时,她笑得更开心了,梦想实现得如此之快,让她意外。

有过跑新闻的经验,当赵情晴坐在主播台上跟记者连线的时候,她想象得到记者在现场的困境和局限,她会更好地处理提问。赵情晴越来越能体会到前辈董嘉耀所说的:“播新闻时,看主播的眼睛就会知道是单纯地读新闻,还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上一篇:寝室诞生最酷发明 下一篇:刘路:野心与中游